第B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4月2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鲤朵书店:

为读者提供更多自由选择

林 旻


山水间的鲤朵书店(受访者供图)

    

    

    

    “开书店是很多人的梦想,也是我从小的梦想。在山水之间开一家书店,更是令很多人羡慕。”80后宁波小伙吴东日,把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

    走在东钱湖韩岭老街,白墙黑瓦之间,有一抹深邃的蓝——“鲤朵书店·韩岭”。2019年年底,随着韩岭老街正式开放,鲤朵书店入驻了老街。

    “我一直很喜欢在乡村生活,韩岭古村没开发之前也来过多次。有机会在韩岭开一家书店,这好像变成了顺其自然的事。”鲤朵,是吴东日和妻子共同创立的摄影工作室的名字,在宁波小有名气。两年多来,他专心打理小书店,几乎“荒废”了主业。

    吴东日说,社会对实体书店存在着一种“共情”,实体书店的优势在于“恋旧”,网络再发达,很多人依然热爱纸质书带来的独特感受。“就算同样一本《月亮与六便士》,也会因为出版社的不同,而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2019年下半年开始,大家对复合型书店有点审美疲劳了,很多网红书店面临倒闭。其实大部分网红书店的功能仅限于拍照打卡而已,并不能真正用于买书或者阅读,本应该是主角的书成了摆设。那时,国内又刮起了小书店潮,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去书店买书看书,而不是做其他的事情。”

    一开始,吴东日对鲤朵书店的定位也倾向于多元融合的探索,想集咖啡馆、民宿、书店等功能于一体,特地留出了其他的空间。两年下来,店里的书越堆越多,吴东日的想法却变得越来越简单,相比“贩卖生活方式”,他更希望让书友在鲤朵书店买到便宜的好书。于是索性把大部分空间留给书,只在入口处辟出一小块地方,摆了几张桌椅,有咖啡,可以让书友停下来歇歇脚。

    网上书店和线下书店的差价,是很多人选择网购的原因。鲤朵书店从开业之初就打出了全场5.8折的口号,有时甚至更低,低于网上书店的价格。

    “什么时候活动截止?”

    “卖光再说。”

    “除非你自己有明确的书目要买,不然你打开购书网站,会发现选来选去都是那些书,被大数据引导得太厉害了,反而找不到真正的好书。”吴东日认为,尽管网络浩瀚,但网上购书反而只能看到“有限的书单”。鲤朵书店和国内其他城市的20多家小书店“抱团”,分享出版社和中间商的资源,不仅让选好书、找好书这件事变得更为便捷,降低书店的运营成本,也可以让读者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喜欢的书籍。

    选品独特,价格适宜,是很多人专程赶来鲤朵书店的理由。一位外地网红博主在社交软件上这样分享在宁波的购书体验——

    “这家店的书品真的很不错!毛姆、马尔克斯、卡尔维诺、博尔赫斯、波拉尼奥、纳博科夫……这些高产又深受大众喜爱的作家的书目很齐全;稍小众一些的作家如赫拉巴尔、莫迪亚诺、奥康纳、威廉·巴勒斯的书也都有。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短经典/中经典全套、上海文艺的企鹅经典系列、理想国M系列、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系列……更何况全场5.8折的价格,比好多二手书店的标价还低,属实羡慕宁波的朋友。”

    两年来,吴东日也从书店的销售数据里感受到宁波人对阅读的偏爱。“一开始,以为景区书店只要专注于浅阅读就行,但这两年发现,冷门的深阅读类书籍,也有很多人购买。尤其是宁波的中小学生阅读量超乎想象,常常有学生和老师专门跑到店里买艺术类、哲学类书籍,或者给我们留言想要的一些冷门的书目。”

    在书店,也能偶遇特别的书友。“有一次碰到一个顾客来买书,最后知道,店里的好几本书是她翻译的,被我拉住签了好几本。”她是译者何雨珈,译作有《喀布尔女孩》《再会,老北京》《纸牌屋》《我的另一种人生》等。

    实体书店的经营,痛苦而充实,疫情之下,实体书店更是多了几分艰难。吴东日说,所幸自己还在坚持,就像坚持开这家书店的初衷一样,“希望能在宁波城市的某个角落,为热爱读书的人,提供更多自由的选择。”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