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4月2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 思政课改革的创新路向

    

    

    

    鲍怡君 解红晖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阵地作用。进入新时代,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和发展困境,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理论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要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上下功夫,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一、政治上守正创新,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守正”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思政课教师要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教学内容的政治性内含于教学目标之中。为此,要以政治为导向,结合新时代国家政策和方针,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政课教师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立足党和人民立场,对社会主义自觉认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信心,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始终确保思政课正确方向。“创新”则要求在传承历史和胸怀大局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与时俱进,大力推行思政课改革。要革新办学定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拓宽教育视角,强化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功,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产生同向共振效应。创新思政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构建多层次的立体化的培养体系,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功能的发挥提供多元化渠道。

    二、学理上坚持以学生为本,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思政课教师需要花足功夫研读经典,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梳理教材的逻辑体系,增强教学知识点的逻辑自洽性和系统思辨性,提高理论的透彻力和说服力,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其次,创新教学语言。关注当下学生通用的时代话语,将学生们喜爱的话语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以“接地气”的“生活话语”生动呈现教学内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思政课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以学生感兴趣的社会事件作为教学载体,利用信息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内化,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不断增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高校是社会思潮的前沿阵地,思政课教师要具备正确认识和应对社会思潮的责任,不断提高社会思潮引导能力,帮助学生辨析社会思潮的本质,消除课堂上出现的“杂音”和“噪音”。总之,应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关切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怎么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学生,提高学生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分析以及解决的能力,帮助学生建构起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付诸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地以实际行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三、价值上加大育人力度,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对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成长成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社会上出现了过度重视物质、精致利己主义等不良现象,网络时代又加剧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价值观对中国社会的侵蚀,这些对青年一代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在价值塑造上加大育人力度,推动教学评价机制改革。首先要摒弃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建立多维度的教学评价模式。进一步丰富教学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评价,还要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是否将内在的价值观念转化成实际行动进行评价。关注大学生思想观念和精神需要的变化,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提升、辩证的思维、对社会问题的剖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其次要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实现教学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建立和完善以学生和实践效果为中心的动态评价体系,明确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估和管理,其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最后要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引导教师以人格力量和美好情操感召和教育学生,成为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示范者和引导者,形塑学生的价值判断力与价值选择能力,达致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