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理论周刊·社科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4月2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未来社区教育场景功能承载的三个维度

    

    

    郭玮 李婷

    

    2021年6月,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高质量营造未来社区教育场景的实施意见》;8月,省教育厅印发《数字社会未来教育重点场景工作指南(1.0版)》;10月,首批数字社会未来教育重点场景建设单位名单公布。2021年10月至今,宁波已有6个社区名列省未来教育重点场景建设单位名单。

    从社区作为城市基本功能单元的视角,未来社区教育场景建设,是统筹整合社区内外各种公共学习资源,通过数字赋能,融合线上线下社区学习空间,服务社区“全龄段”的教育需求,为社区内的托幼服务、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提供“全链条”支撑。未来社区教育场景构建应立足于未来社区的现代化属性、家园属性、民生属性和普惠属性,以服务社区全人群教育需求为逻辑出发点,政府、企业、社会、居民多元协同,汇聚各类教育资源,依托数字化改革成果,建立一系列保障制度。

    需求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终身学习需求

    未来社区教育场景的服务对象是社区人群,关注其作为“社区人”而不是“单位人”“社会人”的身份,紧扣社区人群从孕育诞生到终身发展全龄段不同群体的需求,进行差异化分析,形成社区人群教育需求图谱。

    譬如,婴幼儿的托育需求、青少年课后学习需求、婚育龄人群对婚恋育儿知识技能的需求、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老年人对知识艺术休闲教育的需求等,具有明显年龄分段特征的教育需求;还包括受到各年龄段、各类人群普遍欢迎的营养保健知识、生活技能技巧、艺术特长传授、运动健身知识、心理健康交流等;同时也应包含具有广泛适用度的理财知识、社交礼仪、沟通技巧、写作技能等综合素养教育需求。

    由此可见,未来社区教育场景提供的教育服务既不能替代学校教育,也不能仅仅视之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而是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新型学习组织形态,同时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

    供给端:主体多元开放共享的终身学习内容

    未来社区教育场景应遵循 “人本化”价值维度,以人的生命成长规律为主线,结合各类学习领域,逐步构建完善面向全年龄段、精准灵活的、开放迭代的终身学习内容,依托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呈现,综合利用“一站式”幸福学堂、“一心多点”学习空间等物理空间开展,为居民就近提供婴幼儿托管服务、青少年四点半课堂、职业乐学课堂、老年常青课堂等多元化的教育服务。

    学习内容以需定供,通过线上点单线下组织等方式,灵活组织相关学习资源。学习形式多样,可以是由优质教育机构提供的小规模培训课程,也可以是技能分享、社团活动、圆桌式讨论、体验式学习等形式。

    未来社区的终身学习体系,应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系统构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拓展是办好未来社区教育的核心关键:中小学、高校、青少年宫、老年大学等具有教学经验和专业背景的教师队伍,需要有相应的兼职授课服务社会的积分机制,鼓励其为未来社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志愿服务;鼓励社区的离退休教师、老干部、行业精英、社工、能工巧匠、大学生等具有一技之长的社区达人,组成兼职教师和志愿者队伍,需要创新社区教育服务积分激励机制,激发社区居民共享知识和技能的热情;要合理有效导入社会力量,即以可持续运营为目标,合理确定普惠公益教育为主、有偿个性教育为辅的分层分类模式,探索公益引流惠及商业、商业造血反哺公益的运转机制。

    支撑端:高质量建设的终身学习软硬件环境

    物理空间的支撑体现在教育场所设施上。未来社区15分钟生活圈范围内有三个必配机构:“幼托一体”幼儿园、“全龄覆盖”幸福学堂、社区共享书房,因地制宜配置个性化的设施和场地。这需要在设计阶段统筹考虑,与未来社区邻里场景、创业场景、服务场景资源叠加,功能复合利用。

    学习环境的支撑体现在数字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上。线上建设知识技能共享、优质资源集成、居民学习管理、学习地图可视化管理四大教育场景数字化模块,通过集成政府、高校、社会已有在线学习资源,对接学分银行,记录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建立全民可信数字学习档案。

    运转可持续的支撑体现在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上。未来社区教育场景要实现良性运转,需要综合利用各方要素。比如,可以与我国现有的社区教育办学网络相结合,该网络由省市两级社区教育机构指导协调,县区级社区学院为龙头、乡镇(街道)成人(社区)学校为主体、村(居)委会学习点为基础,属于传统的依托“学校”办教育,若将之视为纵向的线性形态,未来社区教育场景则属于点状形态,社区教育的发展要紧跟未来社区发展的步伐,未来社区建设也要充分发掘和利用社区教育办学网络的既有成果和基础。促使“线”落在“点”上,需要机制、模式的创新。

    (作者分别为宁波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处处长、副教授,终身教育处副处长、副教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