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4月28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拥有两个国家级“书香社区”,近两年开拓阅读空间5000余平方米,日常阅读人数增长2.5倍——

“书香小镇”,何以香飘致远?


“书房管家”正在整理书籍。(厉晓杭 摄)

芦港村图书馆定期举行亲子阅读分享会。(陈冲菊 摄)

高桥社区居民在社区书房里安静地阅读。(厉晓杭 摄)

岐阳村农家书屋一角。
(梁粟丰 厉晓杭 摄)

位于海曙印象城的“印象高桥·觅阅走廊”阅读空间。(厉晓杭 摄)

岐阳村农家书屋建成有声阅读墙。(厉晓杭 摄)

    

    

    

    

    

    记者 厉晓杭 海曙区委报道组 孙勇 通讯员 王微 

    

    宁波是浙江省第一个以立法推进全民阅读的城市。

    今年4月,海曙区高桥镇获评我市首个“书香小镇”。近两年,当地镇、村两级累计投入2亿多元,开拓阅读空间5000余平方米,公共阅读空间藏书量翻番,日常阅读人数增长2.5倍。更让人惊喜的是,一个小镇,还拥有芦港村和岐阳村两个国家级“书香社区”,全省独此一家。

    芳华万卷,阅见春天。“书香小镇”,何以香飘致远,引领全民阅读风尚?为此,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访。

    

    

    打造书香矩阵 形成“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简洁明亮的落地玻璃窗、悠闲舒适的阅读区、琳琅满目的图书、安静品读的读书人……走进高桥镇,现代又温馨的阅读空间散落在镇区和乡村,大街小巷处处弥漫着浓浓书香。

    高桥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向来是尚德崇学之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短短几年间,高桥镇上高楼拔地而起,大批村民脱离田地搬进新居,大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

    “这几年,高桥正全力推进城乡融合,进入快速发展期。高桥书香资源丰富、书香氛围浓厚,我们想发挥既有优势,将城区阅读资源引入高桥,打造书香矩阵,加速形成‘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引导更多居民主动阅读、享受阅读,丰富新老居民的精神生活。”高桥镇党委书记段谟法表示,由镇党委、政府牵头进行顶层设计,结合本地文化特色,探索“机制、载体、品牌”三大重点建设,为打造“书香小镇”凝聚合力、提供支撑,形成可供复制和推广的“书香小镇”建设经验。

    近1400平方米的镇图书馆即将投入使用,独栋设立、造型时尚;28个村(社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其中8个精品图书馆标配全景落地窗和儿童阅读区;建成梁祝爱情书馆、海曙印象城“印象高桥·觅阅走廊”等8个特色阅读空间……如今,高桥镇已形成“一心一圈一群”37个书香馆舍矩阵,以镇图书馆为核心,串起28个村(社区)、2个商圈、1个旅游景点、5个民间博物馆。一本本图书、一个个书房,正逐步构建起“书香小镇”,让浓浓书香融入千家万户。

    在高桥镇芦港村文化礼堂,图书阅览室处于一楼“C位”,300多平方米的开阔空间被分割成借阅区、阅览区、电子阅览区和亲子读书角等,每个区域配有大长桌和阅读椅。记者到访时,不少村民正徜徉于书海,十分惬意。

    芦港村村干部陈冲菊介绍,该村地处宁波西郊,户籍人口3000余人,辖区里有宁波财经学院、高桥中学等,教育资源丰富。“每到周末和寒暑假,附近的老师、学生都喜欢到这里来读书学习,阅览室里人气十足。”

    阅览室旁,一个300平方米的阶梯教室内,各类评书会、图书讲座时常举办,全民“悦读”氛围浓厚,已成为芦港村的精神文化地标。“我上午来文化礼堂上声乐课,下午就在阅览室看看养生书,非常充实!”家住清沁家园的芦港村村民陈翠英告诉记者。

    到文化礼堂阅读、健身、休闲,是周边很多村民的“必修课”,而且是“全家总动员”。“爸爸去健身,妈妈学跳舞,孩子可以安静地在阅览室读书。”陈翠英说。

    “人流到哪里,我们的阅读服务就跟到哪里。”高桥镇党委委员舒沁说,除了芦港村和岐阳村两个村被评为全国“书香社区”,硬件软件都较为完善,其余每个村(社区)及特色阅读空间,镇里都做了充分调研,升级打造的阅读空间,都符合当地的特性。

    

    深度合作共享 推动社会力量共建“书香小镇”

    

    

    

    高桥社区的社区书房,在上一波疫情结束后重新开放了,一切如往常一样安静有序。年轻妈妈带着孩子在榻榻米上进行亲子阅读,退休老人正在借阅保健书籍,“书房管家”王亚琴则忙着整理书籍……

    “社区书房是去年4月开放的,在册图书2000余册。”高桥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小菲说,社区共有常住人口1.5万人,其中三分之一是拆迁居民,三分之一是新宁波人。对于读书,尤其是亲子阅读,居民的需求非常强烈。毫不夸张地说,每到节假日,社区书房总是“一位难求”。

    家住盛世郦都的居民林洁萍平时习惯带着孩子来社区书房读书,她告诉记者:“我家里有两个孩子,社区书房有很多小学生必读书,在市图书馆借阅的图书也可以在社区书房还,我觉得非常方便。”

    在她看来,读书是探索自我的过程,不仅能带来愉悦的心情,更能让自身气质得到升华。而当整个社区有阅读氛围时,则能凝聚起精神力量,“大家都争相来做志愿者”。

    志愿共管逐步成为共识。王小菲介绍,现在社区书房有15名“书房管家”,在晚间、假日引入社区居民自治共管模式,不仅缓解了社区管理人手不足的问题,也圆了不少居民“开一家书店、做一日店长”的梦想,在组织活动、运营管理方面形成了良性循环。“我们社区搞一个读书活动,名额马上被‘秒光’。”她说。

    2018年,海曙区把“书香海曙”建设列入全区深化改革的重点项目,并成立“书香海曙”建设领导小组。如今,推进“书香海曙”建设已被纳入该区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打造千年书香文化品牌。

    “书香小镇”建设得到海曙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高桥镇聘任海曙区政协委员、文学协会会员、教师学者、青年干部等作为“领读人”,走进阅读点推荐图书、分享感悟;联合在校师生与所在村(社区)共建“校地书香文化线”;将阅读元素融入政府各条线主办的活动,全领域营造“书香小镇”氛围。

    在海曙印象城四楼,“印象高桥·觅阅走廊”里人来人往,行人或驻足打卡拍照,或坐下来读一本书。这是高桥镇和天一书房、印象城联合打造的一个开放式阅读走廊,设计风格现代前卫,颇具文艺范。“拍拍照、读读书,这个阅读空间让人感觉很自在。”市民陈小姐表示。

    高桥镇与书店、景区、商业广场等深度合作,相继打造了高桥商会大厦瑞幸咖啡轻阅读等“觅阅走廊”,实现商业和文化的共赢。

    舒沁告诉记者,高桥镇联合天一书房、印象城共同发布“印象高桥·觅阅同行”十大活动,借助社会力量持续开展“觅阅四季”读书活动。与此同时,倡导村(社区)与书店共建,如芦港村连续4年与枫林晚书店合作,建立“遇见你”读书会、线上盲盒阅享会、溯水寻根读书会等品牌,以优质活动让书香馆舍有品质、有氛围、有人气。

    

    加快数字赋能 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

    

    

    

    走进岐阳村的农家书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数字化有声阅读墙。只需用手机扫一扫,村民就可以在手机上听书,把高质量的有声阅读资源免费带回家。

    去年4月,我市与央视云听合作,推出“阅读驿站·云听宁波”全民阅读数字化升级计划,120个农家书屋建成有声阅读墙,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岐阳村就是这个计划的受益者。

    农家书屋是重要的基层文化阵地,新时代正面临转型升级。如何更好地利用农家书屋及乡村阅读资源,并将城市的优质阅读资源引入乡村,是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

    舒沁介绍,去年开始,区、镇、村三级联合推动农家书屋转型

    

    升级,打造了9个便民、舒适、暖心的阅读空间,累计建成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农家书屋还同步引入了喜马拉雅等数字阅读平台。

    通过数字赋能,高桥镇推出了掌上“觅阅”地图,线上提供阅读场馆名称、定位,书籍查询、预约,以及阅读积分兑换等功能,智能推荐最优的借阅点、路线图。

    同时,全域布局“数智随手阅”书香点阵,在公交场站、公园广场等人流密集处,设置“随手阅”二维码小景观,填补场馆矩阵间片段化阅读的空白,逐步推动高桥成为全市数字阅读点位最密集的乡镇。

    来自江苏的硕士研究生卢园园,毕业后来宁波就业,比较选择后,最终把家安在了高桥镇。她说:“实体阅读、数字阅读、行走阅读……在高桥出门就有书读,无论你到村(社区),还是进商圈和景区,都能找到书馆书舍。”

    未来,高桥镇还将创新书香激励机制,依托掌上“觅阅”地图,进行注册、打卡、积分累计,以参与活动、撰写书评、志愿服务等获得积分,用于兑换文体中心正式投运后的演出门票、场馆使用时长等福利;聘请“书香使者”,评选“书香达人”,讲好书香故事,引导更多的人参与阅读、爱上阅读,培育全民阅读风尚。

    从加强顶层设计保障“有书读”,到增加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读好书”,再到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引导“爱读书”,全民阅读在高桥镇蔚然成风。随着城乡融合的大步迈进,相信在未来,宁波将诞生更多“书香小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