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5月02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滩涂之上,别样青春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6号至10号集装箱码头工程假日不停歇

    

    

    

    

    记者 单玉紫枫 江涛

    

    清晨的东海,云层还没有散开,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6号至10号集装箱码头工程,400多名工人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浇筑混凝土、摊铺水稳层……各区块施工有条不紊。

    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刘军和往常一样,昨天一大早来到了工地。“集装箱码头是个系统工程,不光要配引桥,还对应着后方的重箱堆场。”刘军说,现在12号引桥已经进入最后收尾阶段,同步推进的还有10号重箱堆场建设以及道路工程施工。

    “‘五一’期间,工地将不间断施工,确保12号引桥尽早收尾、10号重箱堆场在6月底前完工。”刘军说,在建的是目前国内设计等级最高的集装箱码头,可以靠泊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运输船舶。

    工程建成投用后,将使梅山港区成为宁波舟山港第二个“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对进一步提升宁波舟山港对国际中转集装箱的吸引力、推进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和长江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和更高水平开放,有着重要意义。

    “硬核力量”将再添新动能。背后,青春活力则始终激荡。在引桥的延伸处,重箱堆场的建设正如火如荼。

    “90后”的陕西娃刘伟爬上5号变电所的二层平台,逐个检查钢筋绑扎得是否规范。“大部分同学毕业后,都选择了城里的工作,可我觉得远离城市的工程,同样需要年轻的力量。”刘伟平静地说。

    7年前,大学毕业的他来到宁波舟山港,成了一名工程现场管理人员。从此,“面朝东海,风吹日晒”。几年下来,除了有一张与年龄不符的脸庞,也让他有了一份对港口工程独有的敏感。

    今年4月,在一次巡查中,他发现工程的一处侧堤设计方案有改进的空间。单靠优化施工工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要对侧堤进行重新优化布置。

    他的想法得到了项目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在与小伙伴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下,他们大胆提出变更方案,指出侧堤应在K2+657处向内陆转折并向北延伸至K2+740处,如此一来,不仅陆域使用面积可增加4000平方米,还能减少开挖拆除回填的工作量,并且节约投资,缩短工期约3个月。

    建议经项目部层层把关后,目前已上报到上级建设开发部门,获得批复认可。而在刘伟的工作生涯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现场管理人员是工地的‘灵魂人物’,他们工作任务重、强度大,承担的责任也大。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份‘挑战性’,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加入。”负责人刘军告诉记者,项目管理人员平均年龄34岁,“85后”“90后”是主流人群。在他看来,不怕吃苦、敢于尝试是这代人的标志。为此,项目也专门安排了师傅,创造机会为年轻员工的成长提供空间。

    结束采访,中午回到市区,记者收到了一张滩涂的照片。“这就是我们今天站的地方,5年前的样子。”刘伟说,见证着一座座码头从无到有,一个个堆场迸发活力。“我觉得这样的青春,同样精彩!”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