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5月2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超级电容器撬动百亿大市场

    

    

    

    编者按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近日举行的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批为宁波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科技工作者受表彰。这些获奖的高精尖科技成果、高层次科技人才,无不展现出宁波科创的磅礴力量。宁波日报报网端今起推出“甬创向‘新’力”专栏,解析科技成果背后的痛点难点,展示宁波科技工作者聚力科技创新大进步、做强赶超跨越新引擎的奋进之姿。

    

    记 者 张凯凯 通讯员 王虎羽

    实习生 肖 阳 

    

    储能交通的核心组件、风力发电的备用电源、港口装备的节能助力、电磁弹射的最优选择……超级电容器的“超级”二字,不仅在于其清洁便利,更在于其充放电速度快、功率密度高、工作温限宽、循环寿命长,能够满足更多应用场景和特种需求。

    然而,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碳纳米管的制造难题,一度掣肘我国对这一高新技术的深度应用:椰壳活性炭、石油胶,这两种广泛用于制造碳纳米管的原材料,被牢牢掌握在国外少数企业手中。所幸,在宁波大学与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攻关之下,我国在超高功率超级电容器的关键技术及应用上,取得了革命性突破。

    “为了实现进口替代,我们首创高密度的碳气凝胶,成功完成电极材料的‘换道超车’!”昨天,项目牵头人,宁波大学机械学院院长、中国中车集团首席科学家阮殿波告诉记者。

    与碳纳米管相比,“异军突起”的碳气凝胶优势明显。

    “这种新材料的导电性远强于活性炭。同时,它的孔径可以按照设计进行调整,更有利于离子通过,从而进一步降低电极的离子阻抗。最为重要的是,碳气凝胶的化工原料——间苯二酚是宁波石化产业的副产物之一,绕过了原材料的掣肘,我们才算真正解决了‘卡脖子’问题。”阮殿波说。

    长达十年、投入超过2亿元的研发历程,并非一帆风顺。阮殿波告诉记者,将碳气凝胶制成电极,是研发团队曾面临的一大难题。“碳气凝胶,是一种非常轻,几乎能够飘浮在空气中的物质。如何将其压缩直至符合电极材料的要求?我们足足花了8年时间进行攻关。”通过千百次试验,研发团队在碳气凝胶中加入醛类复合,终于实现了碳气凝胶的树脂化,将其涂抹于铝箔之上,新型电极自此诞生。

    当前,全球超级电容器的市场规模在百亿级以上。巨大的市场需求背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科研之争”。从“卡脖子”到“掰腕子”,研发团队在超级电容器的各项指标上与国际龙头企业暗暗较劲。

    “目前国外超级电容器的功率密度在16kw/kg左右,而我们研发的超级电容器,功率密度达到了75kw/kg,是国际水平的4.69倍。价格方面,特斯拉3000法拉的电容器售价在300元左右,而我们研发的电容器,售价可以降低到100元。”阮殿波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目前中车新能源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超级电容器供应商。

    在超级电容器的超级“加持”下,一尊尊“国之重器”拥有了更强性能。中车集团生产的有轨电车销售至广州、深圳、武汉等多个城市,首创的混合动力高速动车组相较于传统高铁,可节能30%以上。“原本高铁列车进站一次就要消耗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现在都被超级电容器利用起来了。”阮殿波说。

    此外,作为超高功率特种能源,超级电容器还助推了颠覆性国防装备的研发,极大增强了国防硬实力。

    科研的跨越离不开人才“最强大脑”的支撑。目前,中车集团的超级电容器研究所已经拥有50多名研究人员,成立了4个省级研发中心。“下一步,我们将在提升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同时,向‘超快充’等方向聚力攻关,力争着眼高精尖,形成更为完整、更大规模的产业链。”阮殿波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