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湘陵 数据成为生产要素是数字化改革的核心因素 进入数字化社会,大数据时代中的每位个体无时无刻不在生成数据、传递数据、处理数据、应用数据,同时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也无不依赖数据的集成与利用,数据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这一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又存在诸多区别,其中之一便是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物要素,其价值体现主要在于数据本身的场景融入,也就是数据从产生到处理再到利用的全过程化价值体现。这一新型生产要素带来的挑战不仅与传统要素配置的市场基础不同,同时价值体现也存在区别。 根据马克思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始终。数字技术促进了数据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由此对原有生产关系也带来调整。那么科学认识数据要素带来的生产关系变化,并对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进行改革,就必须遵循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使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和发展。当前数字化改革便是基于数据要素对生产组织关系、市场交换方式、分配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等带来的变革,科学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而采取的必然措施。 数字化改革是社会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手段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发展与广泛运用,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社会各领域和全过程。我们已经进入数字化社会,由数字技术带来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社会治理结构的重塑、改革开放格局的调整等都要求改革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壁垒、组织壁垒、要素壁垒以及市场壁垒。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同时对社会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也带来重大影响。 在数字技术及其多场景融入的发展趋势下,数字化改革已成为社会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手段。通过数字化改革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实现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一方面在于通过打破数字利用壁垒,弥合“数字鸿沟”,实现数字技术发展红利共享。另一方面在于规范与充分利用好数字技术,高效实现全民、全时及全域精准治理。在依靠数字技术发展的同时,有效推进数字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手段,加快了社会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数字化改革的价值起点 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主要依靠数字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各类数字化场景,已在生活中无处不见。“数”融百业,“智”兴万物,数字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各场景融入,正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体现与实现方式。数字技术优化与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不仅让我们体验了高效与便利,同时让我们有更多机会从线下走向线上,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活动空间。而数字化改革则是破除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影响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种种壁垒,这是数字化改革的价值起点。 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融入广度与深度的提升,使得数字化改革不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必答题”。科学理解数字化改革,不能简单秉持实用主义,仅停留在数字技术发展与赋能的器物层面,更应关注的是数字赋能带来的思维、理念及制度变革。数字技术带来的变革是有迹可循的。 其一是作为社会主体的我们,活动空间已发生极大变化,线下与线上的高频度切换,社会思维与制度空间边界也同步扩大。这要求在数字化改革中,注重技术发展及应用的同时必须创新思维与制度供给,这是数据化改革亟须推进的核心内容。其二是信息化、智能化以及云端化的数字技术促使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成本已近为零,这时构建信息的安全网以及数据综合利用平台,保障数字信息流通的安全性与利用的时效性则是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竞争力。三是数据要素以其独特的属性进入社会生产生活,其利用价值与价值体现方式对我们思考如何组织生产、有效分配、促进消费以及社会治理等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根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带来的影响,必须对组织运作机制、市场管理机制、社会工作机制进行有效重塑。 总而言之,深入理解数字化改革的逻辑机理,在把握其大力发展数字技术,最大化器物层面价值的同时,更要科学理解这一改革背后的社会基本矛盾,变革生产关系中不符合生产力发展因素,并回归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来,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标。(本文为省哲社规划课题“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招标课题“数字赋能推动共同富裕的普惠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为宁波大学商学院讲师、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