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6月0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爱未成年人 我们还应做得更多

    

    

    记 者 董小芳

    通讯员 俞永梅 蒋杰 

    

    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我市启动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儿童的健康、教育、福利、环境等领域的发展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更全面、更精准地做好“护航”工作?甬上司法实践中案件背后透露出的问题,或许可以给予一些提示。

    早发现、早矫治最为期待

    4岁的小君总爱跟着哥哥在村里到处跑着玩。一次,二人经过村民张三家。张三喊小君进来玩,因为都是同村人,平时也见过,小君便走了进去。不料,张三趁机对小君进行了猥亵。当晚,小君妈妈发现情况并报警。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往往发生在宾馆、娱乐场所、家庭、培训机构等内部场所、封闭环境,且多发在城乡接合部和城中村等地带,侵害行为隐蔽,外人很难发现。”检察官介绍,罪犯利用自己与被害人的特殊身份、地位或者关系,能够自然接近被害人。而很多时候,未成年被害人迫于压力等原因,往往不敢反抗或跟父母反映,致使侵害存在发现难、取证难、指控难等问题。

    同样,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早发现、早矫治的机制也受到期待。

    司法实践来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般经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直至犯罪的发展演变过程。“小过”没有得到及时的提醒和矫治,就很可能酿成“大祸”。

    “推动建立罪错未成年人临界预防机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如鄞州、北仑、奉化等基层检察院结合办案,从高危未成年人社会化、专业化预防帮教着手,积极探索未成年人临界预防、保护处分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期待以后能更加完善。”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亲子关系呼唤更多的爱

    温暖而有爱的家庭,给予孩子的,往往是源源不断向上的力量。那反之呢?

    小华父母离婚后,她跟随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因觉得对女儿有所亏欠,平时连句批评的重话都不敢说,疏于管教。小华渐渐养成了叛逆的性格,初中辍学后结识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最终误入歧途。

    在未成年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涉案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来看,大部分涉案未成年人的家庭,或多或少存在“爱的欠缺”。

    “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人曾在答记者问中提到,涉未成年人案件中,近一半的涉案未成年人未与父母共同生活、脱离家庭监护,近80%的案件存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放任、打骂、体罚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问题。”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监护缺失、监护不当,已经成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家庭结构有缺陷、家教方式不当、缺乏家庭温暖、家庭过于贫困、父母行为不当等因素影响,都容易使未成年人形成畸形心理和人格缺陷,一旦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隐秘角落”更需加强监管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禁止出入网吧、酒吧、KTV等场所。但实践中,仍有个别未成年人出入上述场所,或在场所里务工、或娱乐消费。

    一个冬天的晚上,“00后”肖某、马某和成年人顾某、柴某等人,一起到某娱乐会所喝酒娱乐。其间,因言语不和,肖某、顾某等人与柴某等人发生打斗。

    甬上司法实践中,与娱乐场所有关的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虽然数量不多,但仍需引起警醒。

    “极个别酒吧、KTV等娱乐场所仍旧存在违规招用未成年人现象。这些娱乐场所往往不与未成年人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而是直接招揽未成年人从事陪侍服务或是由未成年人向客人推销抽取提成等方式,代替建立正式劳资关系,或者借用他人的卡片,代替办理未成年人娱乐场所电子监管登记卡等,以规避监管。”检察官介绍,有的酒吧、KTV尽管设置了未成年人禁入标志,但形同虚设;个别娱乐场所为了提高竞争力,甚至免费提供酒水引诱未成年人进入。

    业内人士坦言,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隐秘角落”,是因为各部门对酒吧究竟是属于娱乐场所还是一般的公众聚集场所,以及是否要区分“服务业酒吧”与“娱乐业酒吧”存在分歧,导致酒吧究竟能不能向未成年人敞开大门,成为管理上的难点。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爱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关键在于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保护格局,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