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6月04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颠覆延续500年的劳作方式

甬产机器人 挑战“割胶大王”

    编者按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一批宁波企业依旧坚定信心,加速逆流而上,凭借一个个新产品勇闯新赛道,抢抓新机遇。他们依靠顽强的拼搏精神,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逐渐成为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新力量。今起,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推出宁波“智”造新拼图系列报道,一同探寻这些新拼图背后拔节生长的新故事。

    

    

    

    

    

    

    

    记者 殷聪

    镇海区委报道组 房晓暾 

    

    凌晨2点,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农场五分场一队的橡胶树上,1640台头顶“小雨帽”的全自动割胶机器人同一时间接收到了来自宁波的后台指令。吱吱几声后,割胶机顶端的刀具缓缓启动,沿着指定路线,划开树皮,一气呵成。

    “你别小看这一看似简单的动作。割胶机器人以及管理系统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延续500年的采胶方式,不仅让割胶工成功告别了昼伏夜出的高强度劳作,还将大幅提高乳胶的产量。”作为勐腊农场首个智慧胶园的技术支持单位,宁波中创瀚维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宗英告诉记者,橡胶树产量与环境中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有密切关系。温度过高,水分蒸发快,胶乳凝固快,排胶时间短,产量就低;温度过低,乳胶流速变慢。因此,为了保证产胶量,割胶通常在凌晨进行。

    昼伏夜出的高强度劳作,加上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让现代胶工不断从胶园中流失,部分胶园甚至一度遭遇弃割、弃管的境况。作为国家四大战略储备物资之一,橡胶的生产意义重大。如何降低人工割胶的劳动强度,提高割胶效率,已经成了天然橡胶行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何不用制造业企业“机器换人”的方式,替代割胶工?当这一想法冒出后,中创瀚维便开启了长达12年的研发。但理论与实践的偏差曾让中创瀚维步履维艰。一代产品上树后,受树形、湿度、高温等因素影响,产品明显水土不服;二代产品成功攻克环境难题,但价格偏高,无法打入市场……12年来,上万次的磨合以及近亿元的研发费用投入并未让中创瀚维放弃。

    “最难的时候,企业八九个月发不出工资。直至2019年全球橡胶大会上,我们的产品成功亮相,打开了割胶行业新的想象空间。”王宗英告诉记者,3年来,迎来曙光的中创瀚维迅速发展。截至目前,该企业的6万套产品已试点应用于海南、云南、广东三大国内橡胶产区以及东南亚、非洲等地。

    就在几天前,泰国刚刚定下了1200万套割胶机器人。加纳、科特迪瓦等非洲国家也已签下了800万套的订单。“尽管已步入摘果期,但现在的订单体量与全球60亿株橡胶树相比,仍是九牛一毛。预计下半年,我们的订单将迎来爆棚式增长。”王宗英说,目前中创瀚维已与宁波3家企业签订代工协议,以期进一步扩大产能。

    记者注意到,割胶机器人的构造其实并不复杂。但对于产品“护城河”的打造,王宗英并没有太多的担忧,“我们产品能以不变的机器,应对万变的树形,没有多年的技术沉淀,根本无法做出既能适应不同环境、不同树形,又能满足市场价格需求的产品。”

    

    王宗英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割胶机器人刀具的切割力度也有讲究。橡胶树的割胶产能最长能维持近40年,作为橡胶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割胶技术的好坏,不仅影响橡胶树的产量,甚至影响橡胶树产胶寿命,一旦割破水囊皮伤到树,一株橡胶树就只有10年左右的产能。因此,割胶工必须在0.1毫米之间找感觉。

    目前,只有熟练的一级割胶工,才能较为精准地控制割胶的力度。但由于人工负责的橡胶树较多,割胶耗时较长,无法像机器人一样,在橡胶树乳管最为发达的黄金时段统一割胶,让割胶机器人挑战并超越一级割胶工这类“割胶大王”成为现实。

    “不仅如此,通过物联网、云传输、大数据等智慧胶园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我们还能实时掌握每株橡胶树的产胶量、树种等数据以及胶园土壤、病虫害、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让科学提高橡胶产量,精准管理胶园成为现实。”王宗英说,随着订单不断增加,中创瀚维将在今年实现设计年产能2000万台割胶机器人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产能,掀起一场天然橡胶行业机器换人的“产业革命”。

    企业家感言

    创业源于激情,敬于专注,忠于使命,成于执着,就如同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一次没有顶峰的攀登,比的不仅是速度,更是百折不挠的耐力与毅力。很多人有勇气开始,但缺少毅力坚持。中创瀚维已踩在行业颠覆者的起跑线上,作行业的引跑者将是该企业的终极目标。

    (宁波中创瀚维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宗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