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6月09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北“代表夜聊”:

将看得见的民主落细落实

“代表夜聊”直播模式助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本版照片由江北区人大常委会提供

“代表夜聊”助力打通桃源小区西门,图为居民刷卡通过小区西门。

人大代表与居民代表现场视察“夜聊”问题落实情况。

    

    

    

    

    

    

    记者 黄合 通讯员 周寅

    

    有句老话,“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在江北,有个运行了将近5年的基层人大工作品牌——“代表夜聊”,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党委政府满意,人大代表满意,人民群众也满意——借助“代表夜聊”这个小支点,轻松撬动了基层民主、基层治理的大杠杆。

    这背后,究竟是抓住了哪个环节?关键是做对了哪一步?是不是有一些可供复制推广的成功秘诀?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三个“问与答”,看看这一“小切口”是如何步步为营、深入人心的。

    

    问:“小场景”为啥能有大作为? 答:紧盯急难愁盼,从关键小事入手

    

    

    

    今年1月到5月,江北区组织开展了“代表夜聊”接待活动52次,各级人大代表共160人次参与,累计接待选民1830人。

    算一算,平均每个月开展“代表夜聊”10余次,每次活动至少接待35位选民,收集“民生小事”5件以上。这还是疫情影响下较常年减少的数据。

    “从单体来看,体量不大。但要知道,这件事情江北区已坚持了将近5年,帮助8000多名群众解决了3000多件‘民生小事’和急难愁盼问题。”原人大白沙街道工委主任顾亚娣说。

    白沙街道,正是“代表夜聊”这一基层人大工作品牌的发轫地。

    2017年9月,甬城暑热未消,即使到了夜晚,室外依旧热浪逼人。桃源小区会议室里,江北区人大代表、浙江导司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单莹正在接待来自选区的群众,一对一交流、面对面沟通。

    在那以前,代表联络站经常“铁将军”把门,门可罗雀;那一晚,提前看到公告的周边群众,一个挨着一个排好队,陆续走进联络站,一个晚上就向代表反映了10多个身边的问题。

    一些问题向街道、部门反馈,由他们直接“打包”带走;还有一些问题,因受客观条件制约,人大代表承诺将跟踪监督政府部门适时落实。

    “我们的初衷,是让换届后的代表有履职的平台,没想到施行之后立马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一些‘民生小事’快速得到反馈,一下子涌向了综合执法、交警、住建等部门。”顾亚娣说。

    晚上聊、进选区、开放式、小事项、短流程——“代表夜聊”模式在江北快速得到推广,打破了代表接待选民的常规模式,由街道(镇)人大组织代表,把接待时间安排在晚上,接待地点则选择在人群密度、活跃度高的村(社区)、企业、学校等群众“家门口”。

    一开始,部分人大代表以为,受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群众可能缺乏对公共议题参与讨论的热情。但一段时间之后,人大代表们明显感觉到,对于自己的身边事,群众不仅有话聊、愿意聊,还很想聊。

    便民通道设置、村庄路灯提升改造、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棚安装、农村停车场建设……一个个事关公共设施、社区服务、交通出行、市政管理、生态环境的“民生小事”被提出来,通过代表的穿针引线,逐个得到解决。

    据统计,自2017年9月开始试点,到今年5月底,江北区已经组织开展“代表夜聊”接待活动704次,各级人大代表共2153人次参与,累计接待选民8072人。空间距离近了,心理距离也近了,自然会换来老百姓真心实意的欢迎。

    

    问:“小平台”为啥能焕发新活力? 答:紧跟时代脉搏,寻求最大同心圆

    

    

    

    “湾头未来社区建设目前正在推进中,这一次就提前‘剧透’给各位,希望大家都提提意见。有什么想说的、想提的,不用顾虑,敞开来说……”5月12日晚上,恰逢暴雨,湾头社区服务中心二楼,“代表夜聊”如期而至。

    出行大闸路绕行问题、邻里场景搭建问题、附近道路清洁环保问题……来自各个楼层的网格员和居民代表畅所欲言。只是,和平时的“代表夜聊”不同,这一次的“夜聊”,通过微信直播平台进行了公开直播,其他因为暴雨无法来到现场的社区居民在家也可收看、提问。

    不拘泥于形式载体,不束缚于时空界限,江北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杨建荣表示,“代表夜聊”直播模式,是“代表夜聊”的2.0版本。通过直播模式,不仅仅是社区里热心的老人,还有商圈里的年轻人,也可以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

    第一个吃到“螃蟹”的是洪塘街道。去年5月,洪塘街道5个老小区都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改造方案,争取在当年第三季度改造完成。怎么改造?怎么建设?可能会遇到哪些不便?欣欣家园小区“代表夜聊”的公告一经发布,立马引来七八十个居民报名,希望能到场参与。

    “一方面,这个问题老百姓非常关心,每家每户都想知道;另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也希望借此广而告之,尽可能争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于是我们决定采取直播的方式,让更多人可以同步参与。”人大洪塘街道工委原主任朱建国回忆。

    直播当天,累计有1.5万居民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与。一些问题直接由街道城建部门予以专业回答,一些政策信息和规划细节第一时间被居民知晓,更多的意见建议则被传送到政府相关部门。

    有位住在一楼的老人,本来对“改造后要增加车位”这件事表示不满。经过“代表夜聊”,他知道了前因后果,听到了权威发声,欣然同意了改造方案。后来,他被社区聘为项目督导员。

    “我们也没想到效果会这么

    

    好,大家提问很踊跃,参与热情也很高。有了这个成功的先例,相关部门主动联系我们,其他4个需要改造的老旧小区也邀请人大代表进行‘代表夜聊’,助推改造工作顺利进行。”朱建国说。

    如今,江北区已经连续举办了10多场主题式“代表夜聊”直播活动,涵盖老旧小区改造、文明城市创建等阶段性热点主题。“代表夜聊”直播模式正在江北区推广。

    在人大甬江街道工委主任汪荣秋看来,政府工作完全不必遮遮掩掩,打开门敞开聊,反而可以得到更多百姓的配合和支持,“在引导他们参与民主进程、自我管理的同时,从过去‘干部做、群众看’向着‘干部带着群众一起做’悄然转变”。

    民主不是装饰品。只要紧跟时代脉搏,寻求最大同心圆,“小平台”同样可以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在推陈出新的社会变革中,在数字赋能的时代浪潮中,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贡献看得见的人大力量。

    

    问:“小品牌”为啥能“活”起来? 答:事事有回应,行动见真章

    

    

    

    在宁波最年轻的街道——前江街道,有个特别的“代表夜聊”微站。主人公戴杰是宁波银行科技研发部高级经理,今年刚刚当选为江北区人大代表。今年3月,他建立了个人微信公众号,为选区4000余名年轻的IT工作者服务。

    3月下旬,有人反映附近两座楼宇间的道路狭窄,还分了双向车道,高峰期车辆交会时,很容易发生拥堵和碰撞。举行座谈、提出方案、短暂施行、修改方案、调整整改、再听取建议……这个解决楼宇之间交通拥堵的小小建议,已经过3次修改和调整,目前该路段正在施工。

    “选民告诉我,之前觉得这件事反映了也没用,要彻底解决更是遥遥无期。没想到,人大代表这么高效靠谱,还这么用心细心,因此迅速被人大代表圈粉了。”戴杰说。

    “情系百姓 事暖人心”“心连百姓解忧难 情系人民谋幸福”“为民解忧 心系百姓”……在江北区各级人大机构和代表联络站里,经常能看到群众送来的锦旗。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就是通过一些质朴的语言来表达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以后的谢意。

    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诉求,江北区人大还专门开发了数字化应用系统,将老百姓反映的每一项“民生小事”记录在案,每一个事项,负责代表、联系方式、解决时间、相应金额全程留痕;对一些容易办的事项,由参加接待的区、街道(镇)两级政府工作人员当场承诺解决;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诉求,在接待后以督办件的形式函告政府部门,7日内答复,并设定期限办理。

    与此同时,江北区人大每隔一段时间开展“民生小事”办理“回头看”,对一段时间以来办理的“民生小事”逐一梳理分析。至今年5月底,江北区收集“民生小事”3098件,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有2937件,解决率为94.8%。

    “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回应”——这或许就是“代表夜聊”模式能够在基层生根、真正得到老百姓口碑的原因之一。为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句承诺,人大代表全程监督参与,争取每一件“民生小事”都能落地落实。

    考虑到人大代表的积极作为和“代表夜聊”的社会效应,2019年,在江北区委的支持下,《江北区“民生小事”专项资金补助办法》出炉,设立区级“民生小事”专项资金,有关街道(镇)也相继设立专项资金。去年,区级“民生小事”专项资金更是增加至600万元。

    江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费伟华表示,“代表夜聊”是基层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秀模板,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切入点,抓住群众“天天有感的小事”,较好地弥补了人大闭会期间部分代表联系群众不够紧密、代表建议办理法定期限较长、一些群众急需解决的“民生小事”解决不迅速、代表监督力度不够大等不足,进一步密切了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提升了人大权力机关的权威和人民代表的公信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