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70年代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地膜覆盖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低洼和盐碱、寒冷地区农作物增产、节水与保温的重要措施。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增温保墒、抑制杂草和增产作用,促使我国蔬菜、玉米、花生等农作物亩产量普遍增产30%以上,对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农业上的“白色革命”。 然而,随着地膜覆盖技术应用区域和面积的不断增大,投入量不断增加,大量脱标超薄地膜的使用,以及传统PE地膜使用废弃后难以彻底回收,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农田地膜残留污染呈现不断恶化趋势。同时,残膜污染阻碍土壤毛管水和自然水的渗透,降低土壤通透性,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广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是解决残留地膜污染问题的必由之路。但降解地膜产业发展仍面临多个“拦路虎”,最大的难题在于推广成本较高。 为此,余姚在全市率先出台全生物降解地膜示范应用补助政策。在政策的引导下,当地一些生产主体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替代普通地膜的积极性提升了。 在宁波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以减少普通地膜的使用量,从源头上控制农田“白色污染”,迫在眉睫。大力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契合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目标。(孙吉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