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品《桂馥兰香》。(通讯员供图) |
本报讯(记者廖惠兰 通讯员陈可伟)用铁器零件拼起来的“猫头鹰”,陶艺制成的摆件,通过传统印染技艺做成的布包……在日前举行的“民艺·融”浙江省民间工艺融创作品展上,宁波共有13件作品参展。 据了解,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近阶段我省民间工艺师的创新成果,展出的81件优秀作品,工艺技法上跨界融合,创作理念上标新立异,呈现出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独特而开放的时代气息。 胡成的作品《秋意》,孙文聪的作品《休息》,卢伟清、王欢儿的作品《凝》……宁波参展的13件作品来自9位民间工艺家之手,涵盖泥金彩漆、发绣、面(粉)塑、陶艺、印染等十余种。 “传统工艺的复兴,需要持续探索与创新,宁波的民间艺人做到了。”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陈可伟表示,纵观我市此次参展的作品,在保留延续千百年的传统民间工艺的基础上,探索了新工艺之间的跨界融合。 据介绍,潘垒的作品《桂馥兰香(综合材料)》,将大漆、紫砂、竹、银、铜、麻布等材料工艺融合;李明霁的作品《飘》,将泥金彩漆工艺与宜兴紫砂工艺融合,不仅在形式上得到突破,更符合现代审美情趣,推动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据悉,该作品展将在慈溪与龙泉巡展,慈溪为首站,展期持续至7月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