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政治纵深·人民政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7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市法治乡村建设促进条例》实施一年多来——

法治添动力 乡村聚合力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主任会议听取《宁波市法治乡村建设促进条例》实施情况报告。(朱勤锋 摄)
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知识竞赛活动举行。(李煜 摄)
鄞州区云龙镇冠英村通过“掌上治村”平台直播村域封闭式停车管理微协商活动。(林炯 摄)

    

    

    

    

    

    

    记者 张昊 通讯员 张蓓

    

    前言

    

    

    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9个,同时建成县、镇、村三级法治文化示范阵地796个,数量居全省之冠;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村民说事”等宁波基层创新经验走向全省全国……

    日前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主任会议,听取了《宁波市法治乡村建设促进条例》实施情况报告。《条例》去年5月施行以来,宁波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学用结合、多措并举,强优势、补短板,法治乡村建设各项内容基本实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形成了一批既有开拓创新意义又有宁波辨识度的建设成果,为全国法治乡村建设提供了鲜活的宁波样板。

    

    催化基层创新 民主自治更有章法

    

    

    “在宁波的田间地头,《条例》没有停留在法规文本,而是切实成了基层创新的‘催化剂’。”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条例》提升了村民自治创新成果,激发了我市基层在民主自治方面创新实践的积极性。

    为全面准确了解《条例》实施情况,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组织调研组,赴海曙、鄞州、余姚等基层村(社区)开展蹲点调研和实地考察,召开市直相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面对面听取相关部门、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详细了解《条例》的实施情况。

    在宁海,一本巴掌大小的小册子,详细列举了36项村务。每项都有详细的办理流程:会该怎么开,钱该怎么花,便民服务事项该怎么办理等。

    抓住村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宁海在全国首创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标本兼治推进乡村依法治理。2018年,“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今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村务管理3项国家标准,在全国实施。3项标准正是脱胎于在宁海县实施了8年的“36条”。

    在象山,“有事,坐在一起好好说”已然成为农村居民的口头禅。围坐在一起,从说事、议事,到办事、评事,倾听村民呼声,全面回应村民期盼,全方位接受村民监督。这项发源于象山、带着泥土芬芳的“村民说事”制度,成为我市法治乡村建设又一张名片。

    近来,宁波迭代升级“村民说事”制度,打造“村民说事”2.0版,开展线上云说事,并推进“村民说事”规范化进程,形成农村基层村务管理、决策、治理、监督的闭环流程,象山县“村民说事”制度上升为省级标准。

    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的实施,为宁波由点到线到面推进智慧、高效、民主、和谐的法治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宁波,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日益健全。

    

    深化综合改革 行政执法更为规范

    

    

    从小散工程监管,到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执行……今年3月,海曙区集士港镇启动了“一支队伍管执法”试点。整合了经信、教育、公安、城市绿化、市容环境、市政公用、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15条线、219项事项的执法内容,都被纳入最新公布的执法清单。

    今年以来,我市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将行政执法事项、执法力量向镇街、乡村下沉,完善“1+8”行政执法体系,牵头梳理编制乡镇执法事项清单。在高标准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试点基础上,推动综合执法75%的执法人员下沉乡镇(街道)一线,推动执法职权、力量和资源科学有效配置,下沉一线执法力量比例居全省首位。

    “过去,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卫健等部门各查各的,让人应接不暇。如今,改成一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直接对店内的垃圾分类、燃气安全、污水排放、卫生等一次性查完,可以明显感觉到我们在经营上受到的干扰减少了。”在余姚市泗门镇,餐饮店主王先生点赞最近“一支队伍管执法”带来的新变化。

    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在调研中发现,《条例》的实施,不断推动改革工作系统性重塑,促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市司法局负责人说,我们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聚焦行政执法的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推动全市主要行政执法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和《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条例》,加强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普通程序案件全部落实“一案一审”。

    数字赋能执法规范化,我市还完善数字监管平台,推广集指挥协同、智能巡查、执法办案、数据共享于一体的PDA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实现文书、档案、监督的数字化,不断提升执法水平和效率。

    

    优化法律服务 法治基础更加厚实

    

    

    在鄞州区云龙镇前后陈村工业园区,“法治微网格长”蔡晟磊正忙着为村民出谋划策。“小五金厂一些员工超出法定退休年龄,如何保障他们合法权益?”面对村民现实问题,蔡晟磊逐个支招。今年3月,蔡晟磊等9位“法治微网格长”走马上任。他们分别结对荻江、顿岙等9个村(社区),下沉到全镇3个工业园区,上门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为群众和企业撑起一片“法治晴天”。

    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在调研中发现,在《条例》的实施过程中,我市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公益性、均等性、普惠性、便利性的公共法律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各地各部门聚力提供优质公共法律服务,建立综合性一站式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站,完善“一村一顾问”制度,选优配强法律顾问队伍,深入农村网格开展“法治坐诊”“法治巡诊”“法治会诊”,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法院系统创建余姚梁弄“红村法官工作室”、宁海深甽“山里人法庭”品牌,检察机关深入开展“司法救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公安机关积极创建“枫桥式派出所”……我市还加大司法救助力度,重点关注农村地区贫困当事人,切实做到“应救尽救”“救早救急”,发力提高涉农法律援助质量,对农村特殊群体提供“四优”服务,让受援人“少跑腿、零跑腿”,保障法治乡村“最后一公里”得到畅通。

    “去浒山办公证太远,可能还要排好长的队。万一漏拿了什么材料,更是得来回折腾。现在好了,在我们龙山本地就能办,太方便了。”在“家门口”办好农房继承公证的虞师傅,提起“公证E通”赞不绝口。

    为推动公证服务便利化,我市全面推广“公证E通”应用,全市已建立“公证E通”服务点位178个,实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截至4月底,“公证E通”乡镇服务点办证总量3615件,占“公证E通”办件总量的15.13%。

    

    强化示范引领 建设成果更有亮色

    

    

    让法治的种子在乡村扎根,要做好普法工作。除了因地制宜建设法治辅导站、法律图书角、法治宣传栏等特色宣传阵地外,我市花大力气建设法治公园。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县、镇、村三级法治文化示范阵地796个,数量居全省之冠。

    农家法治有声阅读馆、主题访谈会、法律知识比武竞赛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公园、广场、步行道等群众日常活动区域成为法治文化宣传阵地,以短视频、网红剧、法治歌曲等形式创作的法治文艺精品,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市人大代表、江北区甬江街道河西村党支部书记林继军深有感触:“《条例》实施以来,普法内容、形式和载体更加多样,村干部和村民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

    我市还加强典型引领,以法治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引导文明乡风养成,在全国率先开展法治乡镇(街道)建设示范创建,加大法治示范村建设力度,农村文化礼堂、家庭文明建设、“美丽庭院”创建等作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的重要内容,有力引导文明乡风的培育和养成。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29个国家级、461个省级、1612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鄞州区云龙镇等15个地区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第一、二批名单。

    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相关负责人指出,《条例》的落实取得显著成效,但目前依旧存在配套制度有待压实、工作合力有待增强、保障力度有待加大、法治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有关部门要继续抓牢制度落实,完善法治乡村建设责任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法治乡村建设整体合力;强化供给保障,提供法治乡村建设有力支撑;厚植法治文化,不断激活法治乡村建设新活力。

    

    慈溪市:

    探索“带法”进站 切实问法于民

    

    

    

    

    不久前,全国首部公筷立法——《宁波市公筷使用规定》获表决通过。法规出台前,慈溪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带法”进站,主动问法于民,助力宁波市“小切口”立法。

    代表联络站既是代表联系选民的桥梁,也是问法于民的前沿阵地。慈溪市人大依托现有27家代表联络站,不断拓展联络功能,“带法”进站与部门进站、领导进站、建议督办等形成一套人大基层单元建设的特色项目。为配合公筷使用规定前期立法调研,慈溪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带着公筷调查问卷先后走进龙山、观海卫、周巷等6个代表联络站,问法于民、问计于民。结合“六访六促”“学楷模·促共富”等代表主题活动,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广泛听取代表及选民的法治需求。

    慈溪市人大精心推荐具有慈溪经济和地方特色的代表性机构作为宁波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促使其在地方立法中发挥最大辐射效能。如慈溪市工商联联系在慈的82家各级商会,通过“亲清直通车”征集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相关意见建议35条。北京盈科(慈溪)律师事务所利用拥有全国各地103家分所的法律服务网络优势,将公筷使用问卷调查合成二维码予以投放,得到各地律所的积极响应。为发挥立法联系点集聚规模效应,成立了基层立法联系点慈溪工作室,7名律师担任工作室的志愿者,为立法联系点提供全方位法律支撑。

    

    海曙区鼓楼街道:

    打造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新窗口”

    

    

    

    

    “《宁波市电梯安全条例》实施情况如何?我们乘坐的电梯安全吗?在实施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在海曙区鼓楼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依托媒体平台打造的“阳光热线·92民生”节目,行业专家、政府部门领导干部、专业律师做客直播室现场说法,激发群众参与立法活动热情。这也是鼓楼街道全力打造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提升群众法治素养的“新窗口”。

    鼓楼街道着眼助力完善立法工作基本职能,提高法规动态维护质量,借助说法节目倾听民意,助推立法信息采集,打通基层立法“最后一公里”。

    小小基层立法联系点,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背后折射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开门立法、广纳民意的大气象。为此,鼓楼街道全面排摸辖区人力资源,着力组建3支队伍推动基层立法,包括由专业律师组成的一个“专精尖”立法咨询团队,由居民代表、网格长、社会组织负责人等组成的一支立法民意群众队伍,以及由群众、网格员和居民议事员为主力的关注法规实施民情动态队伍。积极参与地方立法,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民意直通车”作用,配合做好《宁波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宁波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等50余部法律法规的立法调研工作,收集反馈意见建议120余条。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