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体霓 不久前,收到家乡寄来的由宁波出版社出版的《寻找与守望:鄞州区业余文保员风采录》一书,十分欣喜。 翻读之际,犹如见到家乡的山山水水,感受到鄞州大地那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似遇见朝夕相处的邻里乡亲。尤其萦绕于心的是业余文保员那执着的背影与铿锵的足音,这里稍提一些他们辛勤耕耘获得的丰硕果实:鄞州区文管办获评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文物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先进集体;鄞州区在2004年荣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区称号,在2020年度浙江省文博事业发展水平评估中名列全省第一。 整整45个春秋,从7人成团发展到200多人的一支队伍,他们中,有家庭传承的,有好友接力的,有师徒帮带的,有的文保员已是第三代,日积月累使文化自觉蔚然成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保工作在鄞州大地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亦可见敦厚、善良、纯朴、向美的乡情。 书中不但记述业余文保员的足迹所到之处,还配有史话与图片,引起阅读的兴致。《唤得春来百花开——记守护蔡氏宗祠的文保团队》一文,先讲了一段潘火桥村的来历,富有传奇色彩:宋代时,广东省雷州海康县有个知县名叫蔡楷,因放养白鸽一路追踪行至鄞县,与潘火桥童王王氏结为夫妻,遂选择定居潘火桥,发族建村,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至明万历年间,蔡氏子孙已繁衍众多,村落成一定规模,修谱建祠势在必行。于是,就在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建造蔡氏宗祠。清同治年间,族人蔡砚台在潘火桥北岸扩建宗祠,分设男女二祠,在当时十分罕见。 岁月如流,许多年以后,潘火桥宗祠做了粮站。在潘火桥村旧村改造时,已有400多年历史的蔡氏宗祠面临被拆迁的窘境。闻讯,业余文保员蔡如良等心急如焚,为保住宗祠、修缮宗祠殚精竭虑,奔走多方,终将蔡氏宗祠就地保护。文保团队之辛劳,过程之曲折,可嘉可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上海《新民晚报》上刊登《鄞东潘火桥“蔡氏宗祠”修缮启动告海内外蔡氏后裔书》,激起一波波的反响。现上海南京东路上的“蔡同德堂”,1882年从汉口迁至上海,创始人蔡楣卿即是潘火桥蔡氏族人。2017年1月3日,潘火桥蔡氏宗祠被定为浙江省文保单位。 书中随处可见业余文保员对于家乡文化根脉的探究与呵护。《横泾古村领头雁》一文,记载的是横泾业余文保员陈海伟,从三个方面分而述之:跨泾古桥的守护人;陈氏宗祠的守望者;古村建设的领头雁。其中提及1926年11月,中共横泾支部在陈氏宗祠内成立,现此地辟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说起横泾桥,大约在明代后期,陈氏族人将其建造成一座供四乡人看戏的戏台桥,戏台铺设移动木板。这座桥我是见过的,横泾村是我的外婆家。见书上照片,令我感怀,母亲小时候肯定在那桥上走过、玩过的吧。 本书主编为金琪军,上述两文拟稿人均为鲍贤昌先生。鲍先生70多岁了,多年来笔耕不辍,撰写宁波地方文史类文章200余篇,先后参与编写《鲍家村志》《探寻古鄞》《四明风韵》等20余部著作,共计百余万字。他编写的《鲍家村志》,先后被国家图书馆、上海通志馆和浙江省档案馆收藏。阅读胡金富撰写的《踏遍青山情未老——记首南街道业余文保员鲍贤昌》一文,能对鲍先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其中有一张照片,表现的是鲍贤昌身背书包,右手拄着木棍,在山区湍急的溪流中涉水迎面而来。看图如见其人。 书中所有的业余文保员风采惜未道尽,不过43篇文章的题目均为七字,如诗句,连起来念,朗朗上口。有句话叫“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想,这远方,就是家乡的文保事业自有后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