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7月14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承浙东书风 打造书法篆刻艺术高地

——专访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

陈振濂书学馆外景。(受访者供图)

    

    

    

    

    

    

    记者 林旻

    

    日前,在宁波江北区新马路历史文化街区,发生了一个轰动全国书法界的大事件——以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命名的书学馆正式落成开放。

    “未来的书学馆必须要有这样的能耐:在这里做的大活动,地点是在宁波,但影响力一定是辐射全国。”开馆前日,陈振濂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向大师学习

    让宁波书法家内外兼修

    2016年,陈振濂在杭州接待了几位来自老家宁波的客人。宁波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一行,带来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设立宁波文艺大师工作室的设想和邀约。

    “对于大师工作室,我非常明白我的优势在哪里。而且过去的工作经验告诉我,设立文艺大师工作室,不能为自己办事,要为宁波的书法家办事,提升水平。不是我自己拿点作品来宁波办个展览,印一本画册就完了,这不是我需要的,也不是宁波真正需要的。”

    2017年2月16日,作为宁波首批文艺大师工作室的领头人,陈振濂再一次回到宁波。

    当年6月中旬,李兴祥、蔡毅等18位宁波书法家成为陈振濂文艺大师工作室的首批成员。在初期18位成员的基础上,后又吸收发展了19位学员,体现了传帮带的传统。

    当年7月,陈振濂围绕两个话题开讲——“宁波如何重新成为全国书法高地”和“宁波书法家如何立志”。陈振濂说,当时他决心花几年时间,通过自己在书坛的影响力,锻造一支能代表家乡书法最高水平的甬军团队。而向大师学习,特别是向宁波曾经的书法艺术大师乃至鉴藏大师学习,并从中汲取营养,成了陈振濂开展工作室相关活动的切入点。

    2018年,“大师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陈振濂给宁波的书法家、篆刻家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不要简单地抄写唐诗宋词,而是去关注宁波的前辈乡贤,要去学习、了解宁波的大师们曾经写下的诗文与语录,从中了解他们的艺术追求。

    陈振濂说,要成为一位真正的书法家,除了外在的技法,更要有内在的艺术修养,要将书法艺术和文史哲结合,内外兼修,方有出路。

    宁波书法界三次与大师相关的艺术展,成了陈振濂文艺大师工作室的点睛之笔。

    2018年6月,“大师说——改革开放40周年宁波书法篆刻成果展”在宁波美术馆举办;2020年1月,“大师典范——宁波陈振濂文艺大师工作室书法篆刻北京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展出;2022年1月,“大师鉴藏”——近现代书画鉴藏名家大师·宁波书法篆刻家主题创作展再次回到宁波美术馆。

    传浙东书风

    打造国内书法篆刻高地

    今年7月,宁波陈振濂文艺大师工作室在江北翻开全新的一页:陈振濂书学馆正式落成。

    陈振濂书学馆位于江北区外滩街道的新马路历史文化街区,由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范宅和李宅改建而成,整体区域面积约38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720平方米,院落约2080平方米。书学馆空间功能分展厅区域和培训教学区域,常设展示区域、办公事务区域、图书馆区域、收藏捐献库房区域等。

    “当江北区找到我提出要设立一个陈振濂书学馆的时候,我觉得这也很好。在鄞州,沙老的是书学院;在江北,我的叫书学馆。两者老少有序,相得益彰。”陈振濂笑着说。

    在书学馆的落成仪式上,18位专家学者受聘成为“陈振濂书学馆专家委员会委员”,沙孟海书学院名誉院长李立中名列榜首。“李老师是沙老最信任的,也是专家委员会中最年长的成员。专家委员会的排名以年龄为序,与名气、官职无关。”

    在书学馆建设接洽过程中,陈振濂和江北区有关部门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书学馆定位为一个重要的创作机构特别是研究机构,兼具公共文化的功能,它将立足宁波、辐射全国。书学馆不仅要推动宁波文化发展,更要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艺术活动的集聚点和动力源,作为宁波“书藏古今”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展示窗口之一。

    所以,书学馆正式开放后,“世界图纹与印记:一带一路创作印谱”篆刻艺术创新项目、全国“蒲公英”公益计划、专业书法篆刻和名人手迹图书馆、《百年书画鉴藏·书法篇》展览等项目纷至沓来。

    作为陈振濂书学馆正式落成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当天下午,“世界图纹与印记:一带一路创作印谱”篆刻艺术创新项目实验组宣布成立,并举行了实验组首批实验作品研讨暨课题论证会。

    “用中国传统的篆刻艺术来进行‘一带一路’的艺术创作,这与国家战略相吻合,也是中国书法界的首创。”陈振濂坦言,早在2016年,西泠印社就举办过世界图纹印记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此项目虽被多次提及,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真正实施。去年,陈振濂书学馆筹备期间,实验组正式在宁波组建,阮解、蒋明、孙长明、谢吉昌、孙伟等5位年轻的篆刻艺术家率先加入。

    这次实验,是站在“世界印章史”的史无前例的大视野上,对当代印学史“一带一路”的创新创作实践予以了更系统的细化与构架尝试,为创造世界大背景下中国印学发展进步的“新时代”做出图形印创作的前期试验。

    陈振濂说,宁波是一个有着8000年人类生活史、2500年港口史、1200年中心城市建设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宁波以“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情怀与气度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书法名人和书画鉴藏名家。

    “宁波的书法特别是篆刻力量很强,家乡后生在历次大展中屡获佳绩,我感到很欣慰。当下,宁波书法篆刻人才队伍整齐,梯队也很健全。传承浙东书风,把宁波打造成为国内的书法篆刻艺术高地,这既是我们的企望,更是历史的选择。”陈振濂最后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