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7月15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断擦亮“两个先行”的生态底色

    

    

    陆 仁 

    

    7月8日,我省召开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推进会暨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部署落实“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具体任务。同日,我市召开续会,推动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美丽宁波。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后,如此密集地聚焦“生态”“美丽”“生物多样性”,足见这项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

    浙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早、工作实,成效也比较明显。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谋划部署“八八战略”时就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此指引下,全省范围内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接力赛”。“腾笼换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交出了一份份生态环境改善、提升的高分报表,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了更多的“生态红利”。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回望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历程,我们确实也曾走过一些弯路。其中,既有思想观念层面的问题,也有粗放式发展带来的问题。比如,有的地方在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增长指标是上去了,但河道和地下水被破坏了,空气中的污染物倍增,土壤中的重金属严重超标,等等。“先污染,再治理”,让有的地方至今仍在偿还环境旧账。这些教训,是深刻的,也是惨痛的。我们再也不能走这样的老路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新时代的觉醒。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老百姓的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观念也在迭代升级,用一些专家学者的话说,过去大家“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这些变化,道出了新时代发展的要义——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决定着民生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民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就是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所想、所盼和所急。

    此次我省召开的大会,聚焦“生态文明高地”打造,把“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要求,融入美丽浙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过程各方面,从理念、思路、方法、手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推动系统性变革重塑。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浙江的又一生动实践,是生态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强烈信号。美丽浙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成效,必将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增色添彩,成为向世界展示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我市象山县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象山县瞄准打造全国首个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地,自2020年启动实施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目前已建立5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该县“数字鸟岛”智慧监测体系建设、水生生物资源恢复、优势种质资源品种改良等六大工程,目标直指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现了生态保护先行的责任担当。

    从大局和长远看,美丽宁波是美丽浙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争当“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先行者,宁波全域应有态度、有行动、有担当。必须像市委主要领导强调的那样,“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整体大美,勇于变革重塑,守牢安全底线,注重共建共享,让绿色成为宁波最动人的色彩”“巩固拓展生态质量持续向好态势,狠抓环境问题整改,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组合拳,让宁波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海更美”。这些,既是“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所期盼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