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7月2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建设

    

    

    林 燕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宏观态势下,现代产业学院是实现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应聚焦于精准的人才培养过程、高效的人才供给效率、优质的人才供给质量,以区域产业需求为导向,结合行业产业实际特色,推动教育教学内容革新,建设企业定制化课程群,创新实践教学路径,夯实协同育人体系建设基础,创新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为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打通“最后一公里”。

    一、应用型人才精准培养的新内涵

    探索应用型人才的精准培养,首先要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内涵。“培养什么样的人”决定了“如何培养人”,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组织创新模式,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逻辑起点,以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为使命目标,应及时洞悉用人市场需求的“风向”,审时度势,服务特定产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供给。

    现代产业学院往往由地方龙头企业与地方高校通过优势互补,以“产业呼应人才、人才反哺产业”的思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例如,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公牛学院成立之初衷,就是针对当前大湾区现代智能制造产业中精益管理人才短缺的现状,着力培养服务于企业产销研全价值链的精益管理人才。精益管理人才不但需要具备精益思维、掌握精益方法、能持续推进企业内部精益改革,更需要具备机械制造、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物流营销等跨学科知识背景,是集“跨专业性”“多专多能性”“创新发展性”的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其从事的岗位不仅仅是生产管理,还包括物流、运营、研发、工业化、人力资源等,要求具有跨专业跨岗位的复合型专业背景。

    二、定制课程群跨学科建设的新需求

    精益管理人才的新内涵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新要求,按精益人才成长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进行跨学科融合的定制课程群设计,实行“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按需培养、精准培养,方能真正消除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对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

    精益管理定制课程群,以现代制造业企业精益工程师岗位所需职业胜任力为导向,对应其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心态三部分。知识部分为精益基础,包括精益理论、线体知识、现场5S、QC工具等;能力包括发现项目管理能力、持续改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计划组织能力等;心态包括三现主义、团队和谐、反求诸己等个人特质和情绪素养。新课程体系和内容要更符合岗位适应力和专业技能应用力的培养,适应新时代产业人才培养需求。

    三、校企“共同场”实践教学的新施策

    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其他类型人才非常重要的能力特征。这种能力不仅指专业技能方面的熟练性,还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敏感性及可操作性。现代产业学院能有效发挥合作企业主体能动性优势,以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与生产实际为指导思想,建立校企实践教学“共同场”,通过体验式实践教学,将实际产业环境和岗位氛围潜移默化,形成职业场域行为逻辑。比如,公牛学院建立了“事业部基地、配送访销门店、改善周现场、课内精益创工厂”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共同场,运用橱窗、展板等形式,展现精益管理理念、公牛企业核心价值观等,输出丰富的企业文化。在良好的实习基地文化氛围下,通过参与企业真实改善项目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将职业规范和岗位观念内化为知识结构、演绎成行为习惯,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技术育人、文化育人效果,纠正以往应用型人才实践培养之“道”的偏离。

    四、培养质量“学科+行业”的新标准

    标准是判断质量的重要依据,供给侧结构改革视角下,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需建立“学科+行业”的新标准。现代产业学院是人力资源教育供给侧和人力资源产业需求侧的共同联合体,在基础理论、通识教育教学方面应符合高等教育基本要求,在推演、论证、归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通过实验实训、专业模块培养学生实验应用、实践操作等动手能力和技能。从精益管理人才岗位胜任力要求出发,引入行业标准,对标精益行业人才等级认证路线,瞄准核心职业能力,通过企业真实改善案例,培养学生改善工具使用能力、变革推动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并在项目参与过程中沉浸式养成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毕业时就达到精益人才入门行业标准,提前铺设好职业发展基础阶梯,为后续职业发展提供强大动能支持。

    五、校企协同“四共”管理的新机制

    现代产业学院顺应国家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在高等教育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新发展阶段下,赋予了管理机制创新使命。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独立产业学院,具有独立的财务、人事、运营权力,院领导机构下设校政行企专家指导委员会,融合协同管理。现代产业学院选准具体服务的创新链及产业链,强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功能,通过共建协同实训基地、共建培养方案、共建定制化课程、共建双元评价标准,共管双师团队、共管实习实训、共管学生创新创业、共管人才进口出口关,共育精益素养、共育创新思维、共育精益行业新人、共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共享精益成果转化、共享技术攻关成果、共享人才留甬留慈、共享教学科研成果,形成“共建、共管、共育、共享”的四共管理机制。【本文系2021—2022年度浙江省产教融合“五个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