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撰村志期间,童中人老人拄着拐棍踏遍村里的角角落落。 (王博 戴庆来 郑煊洋 摄) |
本报讯(记者王博 通讯员戴庆来 郑煊洋)记者昨天从鄞州区塘溪镇获悉,在当地,有这样一位97岁高龄的老教师,义务编撰村志《雁村志》。他的这本村志,因对浙东古村研究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已于近日被宁波市档案馆收藏,这也是今年该档案馆收藏的第一本地方村志书籍。 老教师名叫童中人,是土生土长的塘溪镇童夏家村人。村志中所说的雁村,是塘溪镇童夏家村的一个自然村。2003年,童中人受村里委托编撰《雁村志》;2004年春,用工笔小楷手写的《雁村志》完成创作。这本4万余字的村志,介绍了雁村(包括部分夏家自然村)自20世纪初以来的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卫生建设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童夏家村凭借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善良淳朴的民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了市民眼中的“宁波香格里拉”,且频频获得各级荣誉:2015年,被评为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2017年,被评为浙江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童夏家村的逐年建设与发展,童中人看在眼里,在此后的15年里,他反复修改、补充、完善《雁村志》。2019年12月,童中人将《雁村志》扩写至10万余字,内容涵盖地理环境、村落氏族、基础设施、组织机构、村落经济、教育文化、古村开发、乡土习俗、历史大事、名人乡贤和文献辑录等,共11章33节,并将夏家自然村单独编成村志。 据介绍,童中人毕业于慈溪锦堂师范学校,曾在蜜岩小学、樟村中学任教,当过章水区校校长,业余时间为当地编写过《蜜岩村志》《章水区简史》。退休后,童中人回到家乡,自发为童夏家村童氏宗族编写了《孝思堂童氏宗谱》,还参与编纂了《堇山塘溪》,主编了《邹溪庙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