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7月27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经济:迎难而上韧性强,回稳向好再前行


图为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作业场景。(汪舒婷 摄)

    

    

    

    记者 俞永均 

    

    今年以来,宁波经济迎难而上,企稳回升。根据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6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9%,高于全国、全省0.4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6.6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544.3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工业3257.5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3559.4亿元,同比增长2.0%。三次产业之比为2.2∶48.8∶49.0。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61.5%和35.3%。

    “上半年,宁波经济虽然受到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冲击,增速有所放缓,但半年度经济总量仍然跨上7000亿元台阶,稳居全国城市第12位;经济增量为620亿元,领先国内多个GDP万亿城市。”市统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许婷娅认为,这充分反映出宁波经济具有较强的韧性,成绩来之不易。

    从GDP增量看宁波经济韧性

    进入二季度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特别是4月份疫情对我市供应链、产业链等冲击巨大,主要经济指标深度下跌。随着宁波打出一系列经济稳进提质“组合拳”,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回稳,6月份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二季度当季经济同比增长0.7%,比全国、全省分别高出0.3和0.6个百分点。

    据市统计局分析,上半年宁波经济增长的支撑因素主要有三点:

    一是工业大盘稳。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1592.9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内销产值9490.9亿元,同比增长11.9%,内销占比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从规模以上工业重点行业来看,前十大行业共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14%,计算机通信、化学原料、石油加工、烟草制品和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累计增速分别达到20.3%、11.9%、8.5%、8.5%和5.6%,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速。

    二是服务业主要行业贡献突出。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3%。金融业、交通运输业、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四个行业同比分别增长7.3%、6.3%、5.8%和3.6%,均高于GDP增速,合计拉动GDP1.7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同比增长2.3%,拉动GDP0.3个百分点。同时,消费市场逐步恢复,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163.6%。网络零售加快增长,全市限额以上贸易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226.7亿元,同比增长32.2%。

    三是农业稳中有进。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比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拉动GDP0.1个百分点。

    上半年,宁波经济增长速度不慢,增量也十分可观。

    根据目前各地发布的经济数据,上半年GDP增量天津为311亿元,北京为124亿元,上海-754亿元,重庆609亿元。也就是说,上半年宁波GDP增量已经超过了四个直辖市,体现出经济较强的韧性。

    从CPI涨幅和居民收入看民生

    CPI涨幅,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一个经济指标,也代表着民生温度。上半年,宁波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较一季度扩大0.6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这主要是受到国内市场需求复苏和国际通胀压力传导所致。从居民消费价格的三大构成部分来看,食品烟酒价格止跌回升,工业消费品价格加速上涨,服务价格仍然保持上涨态势,是CPI涨幅扩大的主因。”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副队长、新闻发言人金小天说。

    先来看食品烟酒价格,由一季度的同比下降0.5%,到上半年同比上涨1.4%。二季度开始,猪肉和鲜菜等商品价格反弹走高。比如猪肉,随着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持续开展,4月份猪肉价格出现反弹,当月环比上涨0.3%。5月份、6月份,受疫情趋稳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继续上涨,环比分别上涨3.6%和3.4%。还有鲜菜,二季度以来,随着多地散发疫情对蔬菜采收、运输造成不同程度干扰,带动鲜菜价格持续上涨。

    再来看工业消费品价格,在一季度上涨3.7%的基础上,涨幅进一步扩大。上半年,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4.3%,拉动CPI总水平上涨约1.4个百分点,是CPI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量。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受到俄乌冲突影响,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不断上涨。另一方面,受主要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今年以来交通工具价格普涨。上半年,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上涨2.4%和2.3%,自行车价格上涨2.9%,电动自行车价格上涨1.4%。

    第三看服务价格,虽然涨幅较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但上半年总体仍然保持上涨趋势。由于人工成本不断增加,生活性服务价格持续上涨,比如家政服务、家庭维修服务和母婴护理服务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6%、3.9%和1.4%。受疫情多点散发影响,网络文娱消费及近郊游需求增加,不少文旅消费价格也保持上涨。另外,受去年下半年教育服务价格明显上涨的翘尾因素影响,教育服务价格上涨。

    虽然CPI涨幅扩大令人心烦,但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却是一个好消息。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54元,同比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239元,同比名义增长4.6%,实际增长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92元,同比名义增长5.7%,实际增长3.6%。从收入来源看,人均工资性收入21628元,同比名义增长2.8%;经营净收入7005元,同比增长3.0%;财产净收入4224元,同比增长4.6%;转移净收入5397元,同比增长18.2%。

    “稳”“进”之中看下半年走势

    “尽管宁波经济半年报表现不错,但与正常年份或者一季度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总体上处于恢复期。”在昨天举行的2022年上半年宁波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

    首先,从GDP核算10个行业门类来看,以2019年正常年份为基准,农林牧渔、建筑、交通、金融等4个行业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工业等其余6个行业尚未完全恢复。以规模以上工业为例,虽然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月回升,但二季度同比增长1.7%,与一季度8.5%的增速仍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诸多困难。企业尤其是大量中小企业受原材料价格、用工成本、要素价格等上涨影响,面临增收慢、盈利难困境。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增速倒挂,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9%,高于营业收入3.8个百分点。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79.1%,低于正常水平3~4个百分点。

    第三,市场主体预期仍处于收缩区间。制造业PMI指数已连续3个月低于荣枯线,特别是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7个月低于50%。

    第四,房地产持续低迷并逐步传导至关联行业。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仅增长3.0%,拖累全市投资。以水泥、混凝土为主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下降17.4%,拉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4个百分点。

    此外,疫情对文旅、住宿等接触性行业的影响仍在持续。

    不过,专家普遍认为,尽管目前全市经济仍未恢复到一季度水平,但“稳”的基础在夯实,“进”的因素在累积,“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值得期待。投资方面,在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的带动下,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增速与全省持平,扭转了落后态势。消费方面,随着疫情逐步好转和多轮消费券的刺激拉动,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比4月份提高27.7个百分点。外贸方面,在稳外贸专项行动的推动下,4月、5月、6月进出口单月增速分别为0.5%、7.4%和13.2%,逐月提升明显。

    宁波经济发展动能也在持续累积。上半年,全市新增入库企业527家,同比增长52.3%,保持去年以来全省第一的良好态势,有力支撑了经济增长。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9.6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5%,增速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

    “随着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专项行动和稳链保供、稳岗就业等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的持续推进,特别是我市‘47+16’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的从快落实,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有望进一步巩固,预计经济运行三季度好于二季度,下半年好于上半年。”许婷娅表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