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晓燕 老宁波个个都会念十二月岁时歌。十二月岁时歌里,应时的吃食特别多。从“正月嗑瓜子”开始,到“五月白糖揾粽子”,再到“七月西瓜吃心子,八月月饼嵌馅子,九月吊红夹柿子,十月沙泥炒栗子”。 现在正是“七月西瓜吃心子”的季节。西瓜是所有水果中果汁含量最丰富的,甜美爽口,消暑解渴,是我国广大“吃瓜群众”夏季最欢迎的水果。据联合国农业组织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西瓜产量,在全球100多个西瓜生产国中,位居榜首,且遥遥领先。我国“吃瓜群众”的口福勿要太好哦! 西瓜为什么叫西瓜?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说得很清楚:“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学术界认为,西瓜的原产地在非洲。那么它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至今说法不一,有“汉代说”“南北朝说”和“五代说”等。其中“五代说”为主流观点,其依据来自正史。在北宋欧阳修主编的《新五代史》中,第一次出现了“西瓜”一词,并描述了西瓜的性状特点,叙说了五代后晋的华阳人胡峤,将西瓜从契丹带入中原的曲折过程。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 不管哪一种说法,有一点是肯定的:西瓜姓西,来自西域,它是蔬果中的老外。和它一样姓西的,还有西芹、西蓝花、西葫芦、西番莲、西生菜等等。 外来户除了姓西的一家子,还有姓胡的、姓番的、姓洋的大家族。它们的命名是有规律的。大致上来说,两汉、两晋直至隋唐,从陆路引入的境外作物,多姓胡。“胡”字始见于战国时期文字,泛指中国古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和西域诸国。那里的人就叫做“胡人”,女子也可以叫做“胡姬”。唐李白有诗曰:“风吹柳花满店香,胡姬压酒唤客尝……”长安城里有外来“长飘”的胡姬,是一个很开放的大都市。 今天我们熟悉的核桃、青瓜、豌豆、芝麻,原来都是从“胡国”引进的,都有个“胡名”,分别叫胡桃、胡瓜、胡豆、胡麻。还有胡椒、胡萝卜,也是胡姓家族的重要成员。 大家知道,汉武帝是一个开放进取的皇帝。他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从西汉首都长安经今宁夏、甘肃、新疆,到达中亚细亚内陆的丝绸之路,开启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进程。张骞使团返回汉朝时,带来了大量的西域特产。例如《博物志》记载:“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其中的大蒜,原名胡蒜。胡荽就是现在所说的香菜,是人类种植历史上最古老的芳香蔬菜之一。 除了姓胡的,通过丝绸之路带来的,还有葡萄、石榴、茄子、蚕豆、菠菜和紫花苜蓿等。中原带给西域的,有精美绝伦的丝绸,巧夺天工的瓷器,沁人心脾的茶叶…… 到了宋元至明清时期,“番”字基本上取代了“胡”字。京剧《四郎探母》中,杨四郎一句“站在宫门叫小番”,叫的就是“番邦”的小兵。那时候,域外传入的特产,也多由“番舶”(外国海船)运来,所以多姓番。如番薯、番茄、番石榴、番木瓜等。您想得到吗?花生原来叫番豆,南瓜原来叫番瓜,向日葵原来叫西番菊。它们都是乘“番舶”入境,后来改名的。就像一个老外,到了中国,起一个中文名。 有清一代尤其是清代中晚期,中国人称呼西方国家为“西洋”,东面的日本为“东洋”。不管东洋西洋,反正外国人就是“洋人”。所以洋人带来的外来物品,有不少便姓了洋。例如洋葱、洋芋、洋白菜、洋葡萄酒等,还有小孩子爱看的西洋镜。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上充满生机的驼铃声,让我们的餐桌中西荟萃、无比丰富,让我们能够“七月西瓜吃心子”。无论古今中外,国家的开放,文明的交流,永远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进步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