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国内国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8月04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截至目前

今年高温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第三强

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记者黄垚)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平均高温日数8.7天,较常年同期偏多3.6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今年高温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第三强,仅次于2013年和2017年。

    在中国气象局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介绍,刚刚过去的7月,全国平均气温23.2℃,较常年同期偏高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全国有245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7月历史极值。7月,全国平均高温日数5.6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西南地区东部、华中、华东和华南大部地区以及新疆西南部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5至10天,部分地区偏多10天以上。

    肖潺说,高温是夏季常见的高影响天气,进入21世纪以来,北半球夏季高温热浪事件日渐频繁。全球变暖是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气候大背景,而大气环流异常则是直接原因,高压系统强盛导致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

    入夏后,北半球副热带高压整体较常年同期偏强偏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大西洋高压带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在北半球副热带地区上空形成了大范围的环球暖高压带。暖高压带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地面增温,加之大范围高压带作用下空气较为干燥,不易形成云,也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导致高温频发且强度较强,进而造成北半球多地出现持续高温热浪事件。

    此外,7月全国平均降水量9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0.6%,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少,西藏、四川、云南均为历史同期最少。受温高雨少影响,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出现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

    预计8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华东大部、华中大部、西南东北部、青藏高原大部及新疆北部等地偏高1℃至2℃,东北大部和内蒙古东部气温偏低。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记者黄垚)中国气象局3日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显示,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21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1℃,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七个最暖年份之一。1951年至2021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26℃/10年。

    据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袁佳双介绍,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我国的最暖时期。2021年,我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97℃,为1901年以来最高。蓝皮书指出,1901年以来的10个最暖年份,除1998年,其余9个均出现在21世纪。

    蓝皮书显示,1961年至2021年,我国各区域地表年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升温速率的区域差异明显。青藏地区增温速率最大,平均每10年升高0.37℃,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次之。

    我国地表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在1951年至2021年均呈上升趋势,且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更为显著。2021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最高气温较常年值偏高1.01℃,与2007年并列为1951年以来最高;年平均最低气温较常年值偏高1.2℃,也为1951年以来最高。

    蓝皮书指出,1961年至2021年,我国平均年暖昼日数呈增多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6.0天,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更为明显。2021年,我国平均暖昼日数为81.3天,较常年值偏多37.6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

    1961年至2021年,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明显偏多。2021年,我国共发生极端高温事件810站日,较常年值偏多530站日,其中云南元江、四川富顺等62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