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8月1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术赋能”的宁波路径

    

    

    艺术赋能振兴乡村是宁波“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创举。2019年,从宁海葛家村起步,我市探索艺术赋能激发村民内生动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出一条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之路。艺术赋能振兴乡村由点到面、从盆景到风景,在四明大地开枝散叶。

    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下5种类型:

    主题依托型,突出主题创建与艺术赋能结合。如余姚横坎头村的“红色”主题、鄞州走马塘村的“清廉”主题、象山中岙村的“橘”主题、宁海下枫槎村的“茶文化”主题、慈溪万安庄村的“归乡人”主题等。鄞州区围绕“书画”主题,挖掘特色优势资源,把沙孟海、沙耆、马友友等艺术名家故居串联起来,打造了“清奇嵩江·蓝色海湾”美丽乡村风景线。

    产业导入型,突出乡村产业发展与艺术赋能结合。江北外漕村与宁波重庆商会合作,以田园观光、农耕体验为主导,以巴蜀文化为核心,打造农文旅综合体,年吸引游客70万人次。鄞州城杨村经过艺术化改造,吸引9家农文旅项目入驻经营,去年带动村民增收5万元、村经营性收入增加20万元。

    技艺传承型,突出传统技艺与艺术赋能结合。宁海龙宫村漆匠艺人陈杰荣主动请缨参与村庄壁画修缮,木匠艺人陈永祥绘制龙宫古建筑《九进十明堂》复原图,带动20多名村民参与艺术振兴乡村。宁海涨坑村开发10余种“涨坑功夫”IP系列文创产品,带动乡村传统文化价值转化,村集体经济增收100多万元。

    资源挖掘型,突出本地资源利用与艺术赋能结合。村民自发用竹子编织的“帽子”“酒瓶”成为村中新景观,废弃的猪舍变身为咖啡馆、酒吧,不起眼的瓦缸变成溪畔灯箱,乡村多了一股“文艺范”,山水间增添了一分灵气。奉化后畈村在村口、路旁、湖边、房屋角落点缀缸瓦艺术小品,成为小有名气的“缸瓦艺术村”。

    文化深耕型,突出乡村文化与艺术赋能结合。北仑杨岙村以3D彩绘墙描绘村史,传递杨家将后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劳作不辍的创业精神。海曙茂新村以“御史家风,研学传承”为载体,以“未来游园、未来田园、未来故园”为场景,提升村庄内在美。余姚袁马村重现往昔“洪山汽配之乡”景象,打造“中国乡村小工业记忆”旅游村。

    (孙吉晶 整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