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8月1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的笃戏”改革:

浙东特色的抗战宣传动员

    

    

    

    

    瞿 霞 

    

    浙东革命根据地所在的嵊州、余姚、上虞、慈溪一带,是中国传统越剧的流行地区,在浙东当地习惯称其为“的笃戏”。因“的笃戏”最初不使用特定的乐器,只有一个皮做的“笃鼓”和两片木板做的“拆板”,唱戏时“的笃的笃”地敲打拍子,故得名“的笃戏”。

    ■改革根植于浙东文化土壤

    在浙东地区,不但人人爱看“的笃戏”,不少人还会唱能演,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全面抗战时期,改革和利用民间艺术的力量,尤其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以此组织和发动群众参加抗战,是党对群众社会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抓手,也是重要的时代命题。

    浙东根据地老百姓对“的笃戏”的喜爱,在一次群众聚会活动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给当时根据地的领导者极大地震撼。1943年7月7日,根据地军民在余姚陆埠镇的袁马村,隆重举行庆祝抗战六周年群众集会,由于突降大雨,集会被迫中断。但是“的笃戏”的锣鼓一响,马上就聚集了许多老百姓,尽管雨时下时停,他们还是津津有味地观看。“的笃戏”吸引力之大,群众面之广,引起了根据地负责人的重视。

    据粗略估计,浙东游击区有两三万艺人在流动演出。这些民间戏班子演出的内容,大多是没有经过整理的传统老戏,上演的剧目无非是“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此类俗套的内容,里面甚至还包含许多封建迷信、悲观消极甚至黄色庸俗的成分。群众为了娱乐,只好欣赏这些旧戏,与当时的抗战形势相去甚远,不能发挥对抗战的宣传动员作用。根据地对传统“的笃戏”进行改革,使其为抗日救亡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是必然选择。

    ■组建社教队,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越剧作品

    要对这样一个有着深厚群众基础、历史悠久、演员队伍庞大且流动性强的传统戏剧进行革新,必须要有一支戏剧改革的专业队伍。根据地成立了由伊兵(周丹虹)任党支部书记兼指导员、高岗(韩秉三)任队长的社教队。社教队成员由会唱家乡戏、有一定的表演才能的南方籍战士作为基干力量,抽调鲁迅艺术学院一些学员作为艺术骨干。此外,伊兵秘密回老家嵊县动员了一批艺人如金桂芳、竺方森、钱天红、邢菊香等及几位乐队师到根据地,吸收并改造一个常年在根据地演出、有较强演员阵容的旧戏班“高升舞台”,以其职业演员作为主体力量充实到社教队。

    根据地对旧戏班“高升舞台”的成功改造,开了新中国华东地区民营戏曲团体改制为国有剧团的先河,意义重大。1944年11月,文教处从社教队把高岗和鲁艺华中分院音乐系毕业的王斯苇调去“高升舞台”,从事时事、政策教育和教唱新歌、指导编排新剧的工作。

    在浙东革命根据地众多优秀的“的笃戏”作品中,除少数是由文艺工作者独立创作之外,大量剧作品是由文艺工作者、民间艺人、革命战士、当地老百姓、地方士绅等集体编创出来的。往往是在文艺工作者的指导下,先由旧剧艺人、战士、群众集体讨论剧本,再由文艺工作者执笔编创。在编创结束之后的巡演中,又会及时根据观众的意见进行修改润色。

    社教队的演员和剧艺人通力合作,凝聚群众的力量,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的笃戏”作品。根据地“的笃戏”剧目,主要分为新创作的剧目和改编的旧题材剧目这两类。第一类是紧扣社会现实,反映抗战风采,为工农兵服务的新现代剧作品。代表性的剧目有:《桥头烽火》《义薄云天》《龙溪风云》《大义灭亲》《血钟记》《生死路》《北撤余音》《赤胆忠心》《陈晓云》《竹岙血案》《反清乡》《筋竹岙之战》《扩大解放区》《保卫秋收》等。第二类是改编旧题材剧作品。如传统越剧《双看相》,原本讲述的是两名女子因家贫进城来看相,遇两名男子,以看相为名,意欲调戏她们,遭到两名看相妇女的拒绝。经过社教队的再创作,《双看相》剧情被改写成:一个伪军与一个国民党顽固派士兵互相看相,你数落我,我讥讽你,其实两人的末日都快到了,极具讽刺和教育意义。

    ■戏剧表演形式改革与演员队伍改造并举

    成功的一部戏剧作品,除了好的剧本,还离不开适宜的表演形式和演员的精彩演绎。因而“的笃戏”的表演形式与演员队伍的改造也是改革的重点,主要进行了四个方面的革新。

    开男女合演的先河。“的笃戏”原是“女子绍兴文戏”,为清一色的女演员。社教队认为,这是在“艺术功能上的欠缺”,新剧中的革命英雄因之而少了“阳刚之气”。因此大胆地废弃了清一色女演员粉墨登场的女班传统,实行男女合演。

    改变传统的音乐唱腔。社教队在排演新戏时,从绍兴大班的武林戏中吸收了部分曲调,还吸收了一些民歌小调,及男班早期比较质朴的音调。在表达革命激情时,也常插入革命歌曲。这些尝试在当时基本能为观众所接受,使人耳目一新。

    改革表演形式。社教队大胆进行越剧表演新尝试,向话剧、歌剧等艺术形式学习,打破幕表戏,实行剧本制,创造了“幕间戏”的方式。对表演中的技术方面有所革新,剧情、任务、剧词等更紧凑、简洁、经济,主题明确,更多采用现代人民的口语,适当掺入新名词;多采纳话剧的优点,包括剧词与表情严格一致、服装和道具必须认真处理、乐器的配奏尤其是大锣大鼓适当运用等。这样,既兼顾群众的艺术欣赏习惯和水平,又保障了“的笃戏”的艺术水准和效果。

    改造演员队伍。文教处多次举办民间艺人训练班,鼓励他们参加革命实践,陶冶革命情操,提高斗争觉悟。同时,为了培养戏剧改革的过硬队伍,文教处要求知识青年、话剧演员要多向民间艺人拜师学艺,扎实提升表演技能;民间艺人则要学政治、学文化,学习新知识。双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浙东革命根据地“的笃戏”改革,是在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对旧戏班、旧艺人进行了彻底改造,将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与现代新戏创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起到了服务抗战大局、启发教育群众的功能,对推动“的笃戏”向现代越剧转型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宁波市红色文化研究中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