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湖 |
|
宁波博物馆恐龙展 |
|
梁祝公园 |
本版撰文 厉晓杭 张 昊 黄银凤 廖惠兰 本版摄影 唐 严 邱文雄 易国庆 制 图 韩立萍 编者按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 宁波,一座文脉浩荡、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海洋文化、阳明文化、藏书文化、宗教文化、商帮文化、慈孝文化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较大影响力。 昨天,市委文化工作会议暨打造全国文明典范之都推进大会召开,为宁波未来文化工作把握新方位、擘画新蓝图。推动港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彰显文明典范新风采新担当,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会议提出,到2026年,“两个维护”全面扎根,人民思想自觉、文化自信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基本建成更加开放、更富活力、更显温度、更有影响力的全国文明典范之都。 到2035年,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形成以精神富有为标志的文化发展新模式,全面构建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全面建成全国文明典范之都。 会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与会者讲述了自己的文化故事,总结了相关经验。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纷纷表示,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强化文化担当、激发文化创造,在守正创新中开拓文化发展的新境界。 文化凝聚力量,典范引领未来。全市上下锚定建设全国文明典范之都的奋斗目标,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塑韵、以文兴业,为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十大热词 畅想港城文化新图景 一 “在宁波,感悟真理伟力”实践解码工程 建设全国文明典范之都,首先是红色根脉传承典范、精神富有引领典范。 我市将深入实施理论铸魂、溯源、走心工程和“在宁波,感悟真理伟力”实践解码工程,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波留下的红色印迹、光辉足迹,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对宁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形成一批有学理深度、学术厚度和宁波辨识度的理论成果。建强市级重大理论宣传平台、新媒体理论宣传矩阵,推出更多内容鲜活、通俗易懂的理论普及成果。 二 擦亮“最宁波”文化名片 宁波将突出活态传承,深入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加强海丝文化、阳明文化、藏书文化、青瓷文化、商帮文化、慈孝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的研究宣传,让“最宁波”的文化在海内外有更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保护体系,传承发展戏曲曲艺、民间艺术、传统医药、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 百里三江文化长廊 宁波将升级打造百里三江文化长廊,突出“甬江科技创新、姚江历史文化、奉化江都市活力”特色,让“三江六岸”成为宁波最具辨识度和文化味的魅力休闲带、城市会客厅。 深入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深度挖掘南宋石刻、宝奎巷等文化群落价值,打造慈湖、月湖、东钱湖“三湖宋韵文旅带”,形成宁波宋韵文化主轴线、大圈层。 加快构建千里滨海生态走廊,实施一批重大滨海旅游项目,推进象山港滨海旅游休闲区、前湾现代文旅产业集聚区、南湾海洋旅游示范区等重点区块建设,打造北纬30°最美海岸带。 四 翠屏山中央公园 宁波立足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空间总体布局,依托枕山滨海、拥江揽湖的自然本底,沿着翠屏山—三江口—东钱湖—象山港主脉络,科学安排文化功能片区,整体布局重大文化项目。 高起点规划建设翠屏山中央公园,整体提升以河姆渡、慈城古县城、上林湖越窑遗址为基点的“金三角”区域,打造“中华海洋文明起源地”的主要承载空间。 五 新时代文化地标建设 宁波大力实施新时代文化地标建设工程,高水平建设天一阁博物院南馆、河姆渡博物院、河海博物馆、宁波博物院主馆、宁波市文化馆新馆、宁波市新音乐厅等重大文化项目,加快建设大运河(宁波段)国家文化公园和诗路文化带,绘就“千年古韵、江南丝路、通达江海、运济天下”的文化图景。 六 海洋文明探源 宁波实施史前文化与海洋文明探源工程,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宁波史迹”保护管理和联合申遗,加快推进“十四五”八大考古计划,精心组织井头山遗址二期发掘,实施渔山列岛等重点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推动“海洋文明探源”向实处求证、往深处拓展。 开展港城发展演变和海丝、海防、海岛遗存研究等重大课题,构建海洋文明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七 培育文旅新业态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宁波深入实施文旅标志性IP和“金名片”培育工程,着力抓好大运河诗路精品线和红色旅游示范带建设,高品质打造一批千万级核心景区和古城古镇古村等文旅精品,大力拓展研学旅行、工业旅游、夜间旅游、海洋旅游、运动休闲旅游、中医康养旅游等文旅新业态,擦亮“顺着运河来看海、伴着书香游宁波”城市旅游品牌,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成为亚洲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八 加快数字化布局 宁波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新势力”成长计划,重点培育发展在线演播、数字创意、数字新媒体、数字艺术展示等新业态新模式,到2026年规上数字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形成3个以上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完善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机制,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智能化、数字化,实现“群众点单”与“政府供应”有效对接,到2026年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移动服务端服务覆盖率在90%以上。 九 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 宁波构建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体系,着力解决“有中心、缺实践”“硬件强、软件弱”等问题,真正将其打造成为学习理论政策的学校、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倡导移风易俗的平台,到2026年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线100条,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实现全覆盖。 深化志愿服务精准触达机制改革,着力打造千支品牌化志愿服务组织、千个标准化公共场所志愿服务站点,到2026年注册志愿者超过230万人,让“随手志愿”成为甬城新风尚。 十 构建立体传播体系 宁波加快构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更好运用国际语言、群众语言、网络语言,全面展现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美好图景。 深化市级新型主流媒体和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聚力打造与宁波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新型传播平台。大力实施“感知宁波”精准传播工程,完善城市形象视觉符号体系。做大做强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市级外宣平台和“Insight Ningbo”海外社交媒体矩阵,加快提升国际传播能级。 会议精神在宣传文化系统和社科界引起热烈反响—— 争当建设新时代 文化高地排头兵 昨天,市委文化工作会议暨打造全国文明典范之都推进大会召开。会议精神在我市宣传文化系统和社科界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努力成为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的排头兵,推动港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彰显文明典范新风采新担当。 “这次大会吹响文化进军令,擂响了冲锋的鼓点,宁波文艺界深受鼓舞,必将迎着鼓点坚定地、充满自信地走下去。”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劲认为,首先,要发挥全市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加强“文艺两新”团结引领,用好数字创新武器,为其创作搭建更高质量的平台和舞台。其次,出作品出人才,力争创作一批符合宁波城市气质、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精品。第三,要扛起文化惠民的责任,在“艺术乡建”、“一人一艺”普及、农村文化礼堂、十五分钟文化圈建设等大场景中贡献文联力量。 “这次会议富有开创性,将文化发展提升到宁波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同时对打造全国文明典范之都进行部署,谋划了一大批支撑性文化项目,把文化发展变成全社会的行动,意义非同寻常。”市社科院(市社科联)院长(主席)、党组书记傅晓表示,市社科院将推进“古、今、人、文”为主题的宁波文化研究工程,打造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高地,加强现代港城文化内涵研究,促进地方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将继续创作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加快推进新演艺中心建设,将‘宁波演艺’打造成为近悦远来的亮丽名片。”宁波市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红表示,市演艺集团将进一步打造舞台艺术精品生产高地,重点推出《东方大港》等一批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创新演绎形式、打造新空间,持续推出以“入戏”品牌为核心的沉浸式演艺文旅剧场;推动传统戏剧的创新性发展,形成宁波舞台艺术的多样性矩阵;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推进“演艺+”的数字文旅模式。 “会议提到高水平建设天一阁博物院南馆,加强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活态传承藏书文化等内容,我们深受鼓舞,也对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和信心。”天一阁博物院院长庄立臻表示,天一阁要做好“优、高、低、深、广”五个方面的文章,高水平建设天一阁南馆,不断强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致力于文化的广泛传播,让更多人感受文化的魅力,并一起加入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 宁波市文化馆党总支副书记、副馆长孔燕表示,宁波市文化馆新馆被列入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令他们倍感振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支生力军,市文化馆始终坚持创新引领、示范担当。接下来,他们将以“一人一艺”八大计划的推进实施为抓手,着力在促进地方立法、推进数字化改革、实施乡村计划、完善标准体系、拓展新型空间等方面出创意、出成效、出样板。同时,高质量创新提升文艺精品、品牌团队、非遗传承保护等传统优势项目,在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和共同富裕先行市中彰显文化活力。 如何推动港城文化 大繁荣大发展? 听听四位与会者的心声 打造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鄞州品牌 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 沈敏 近年来,鄞州区不断擦亮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金名片”,积极推进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区(县、市)创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走出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鄞州路径。 一、坚持“硬件+软件”,做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聚焦实体覆盖、政策引导,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体验感。大力扶持民办博物馆建设,提高“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美誉度,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0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本近20亿元,建成民办博物馆美术馆25座、占总数的66%,平均每4万多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二、坚持“专业+业余”,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主体。聚焦雅俗共赏、雅俗同化,多渠道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壮大参与主体。目前,拥有业余文体团队2000余支、成员5万余人,共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20项。壮大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天天文化志愿者协会”有23个分会、380多个小组、7800多名注册成员,成为鄞州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三、坚持“主办+共办”,放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依托社会渠道和专业优势,探索走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打造的“鄞州路径”。 为滨海大都市赢得舆论主动 为时代新画卷铺就人心底色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徐方 市委宣传部迅速行动,积极构建新格局、拓展新渠道、展示新形象,努力打造内外网宣融通、真实立体可感的对外传播新态势,通过城市形象软实力促进城市发展竞争力,通过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促进城市优质营商环境,全力提升“滨海宁波”的辨识度、能见度和美誉度。 构建新格局,增强“滨海宁波”辨识度,就是全方位强化“滨海宁波”城市个性特征。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吸引了156家中外媒体来访,“滨海宁波、扬帆世界”融媒传播行动触达人群超2.2亿人次。 拓展新渠道,提高“滨海宁波”能见度,就是提升宁波在各级各类媒体上的曝光率,打响城市对外传播组合拳。甬派、宁聚、甬上三大客户端总用户近700万,新闻发布绩效全省第一,打造以“Insight Ningbo”为龙头的海外社交媒体矩阵,培育了25家国际人文交流基地。 展现新形象,提升“滨海宁波”美誉度,增强媒体和公众对宁波的好感度,努力展现更加全面、更加立体的“滨海宁波”新图景。上半年,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刊播涉甬报道8650篇(条),同比增长近三成;组织舞剧《花木兰》、话剧《守护》和宁波交响乐团全国巡演,用文化力量传播形象、传递价值、打动人心。 推动文化项目建设跨越发展 市文广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詹荣胜 近年来,我们持续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文化项目初具规模,文化品牌影响深远,文化服务日趋完善。聚焦“港产城文”融合发展,依托“枕山滨海、拥江揽湖”文旅资源,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谋划推进一批富有宁波辨识度的文旅项目。 我们提出“北绘、东绣、南擎、西拓、中优”的文旅发展新布局:北绘翠屏山“银心金角”,打造翠屏山中央公园“都市绿心”,构建河姆渡—上林湖—慈城“文旅金三角”;东绣泛钱湖“碧湖蓝海”,依托城市东部湖江山海自然景观,做强宋韵文化圈、福泉山生态片区和滨海景观带;南擎滨海带“醉美港湾”,以沿海中线、南线提升工程为主轴,建设北纬30°最美海岸线;西拓四明山“秀丽诗路”,以浙东唐诗之路、霞客古道为主脉,打造海上诗路启航地、浙东山水文化胜地;中优三江六岸“珍珠文廊”,沿三江打造都市文化地标,展现百里文化长廊风貌。 为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贡献大丰力量 浙江大丰集团董事长 丰华 大丰实业是中国演艺装备第一股、集文体旅创新科技和服务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有幸参与了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宁波大剧院、奥体中心等我市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还为央视春晚、G20、建党百年《伟大征程》、北京冬奥会等国家重大活动提供核心产品与服务,运营超过10个文化中心,打造了全球3000多个经典文体旅项目。 30多年来,大丰始终坚持以文体旅核心科技产品集成供应为中心,创意设计和运营等文体旅赋能服务为两大支撑,重点做好“四个依托”:一是依托文体旅业态融合发展的专业经验,为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品质、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推进重大文化项目实施提供智力支持;二是依托业内最硬核的产品技术、建设交付能力以及最完备的维保服务,高标准建设城市泛文体旅场馆,保障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助推高品质公共文化供给;三是依托业内唯一集策划、设计、创作、投资、智造、建设及运营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能力,真正打通内容和载体、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连接,创新委外模式,活化城市各类资源,实现各业态融合共生;四是依托公司丰富的实践场景,打造“文体旅+科技”的应用高地,助力城市科技智造能级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