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麟著经图卷》 陈超群 作 王应麟(1223—1296),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宁波人,居住于月湖附近的尚书街。宋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而遭罢斥,后辞官回乡,专意著述二十年,著述颇富,计有二十余种、六百多卷。所撰《玉海》二百卷,囊括当时科举考试所需的各类知识;考据性笔记《困学纪闻》以考证为特色,居“宋代三大笔记”之首;蒙学著作《三字经》风行700多年,流传海外众多国家。 (图文由天一阁·月湖景区管理办公室提供) |
|
张孝祥 |
|
姚颖 |
|
史浩 |
|
走马塘村 |
|
南宋状元张孝祥所书的《宋故宏智禅师妙光塔铭》碑,现立于古天童碑亭。(崇和 供图) |
编者按 作为中国古代一种以考试选拔官员的基本制度,科举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它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血缘世袭和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拓展了国家选拔人才的社会层面。科举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自古以来描写金榜题名的诗句不胜枚举,“登科”带来的喜悦跃然如见。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在两宋时期科举人才呈“井喷”之势,茂盛而壮观。是怎样的天时地利人和推动了宁波科举文化的发展?探寻“宋韵”历史,为加快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注入文化力量,想必也是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 宋代科举有制举(由皇帝临时决定)、常贡、学选、童子举、武举等门类。常贡分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学究、明经、明法等科,得人最多的为进士科。 贡举程序,先由各道举行“秋试”,及格的称贡士或举人,贡之于礼部。再考,称为“省试”,其第一名称“省元”。省试及格者进入殿试,录取的为进士,其中第一名称“状元”。 宁波历史上共有状元10名,南宋自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至嘉定七年(1214年)的61年中就占了4名。宁波科举人才在两宋时达到鼎盛。本文主要选取当年鄞县的例子加以说明。 进士总数飙升 两宋时期仅鄞县进士就有712人 科举制度始于隋。查阅志书,鄞县五代之前无进士。两宋320年间,鄞县进士总数迅速上升,达到712人,占宋至清进士总数的60.7%。其中南宋近600人。在全国各县州中,鄞县在莆田、闽县(今福州)之后位居第三。 这些进士为仕为官,周游全国,其中涌现了大量的人才,成为中华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有力地促进了宁波与各地的文化交流。如楼氏家族代表人物楼钥,随舅舅汪大猷出使金国,详细记录每日所见所闻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写成《北行日录》一书,保存了12世纪时中国北方的大量史料,极具文献价值。又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传扬千年的诗句,就是鄞县进士王正功在桂林为官时所作。 王正功一生以为官正直清廉而得名,不惧得罪权贵,故虽从20余岁便步入官场,为官几十年,也颇有政绩,始终未能青云直上。嘉泰元年(1201年),王正功以地方官身份,宴请桂林中举的学子,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千古绝唱,使这位耿直的老者跻身文化名人之列。全诗如下: 百嶂千峰古桂州,向来人物固难俦。 峨冠共应贤能诏,策足谁非道艺流。 经济才猷期远器,纵横礼乐封前旒。 三君八俊俱乡秀,稳步天津最上头。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 九关虎豹看勍敌,万里鹍鹏伫剧谈。 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是斗之南。 涌现独占鳌头的5名状元 占宁波历史总数一半 南宋时期,宁波共有状元5名,占宁波历史状元总数的一半。 这5名状元分别为甬上第一状元张孝祥,以及姚颖、傅行简、袁甫、方山京等,他们或刚正不阿、勤政为民、青史留名,或文采飞扬,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故事。 祖籍和州(今安徽和县)的张孝祥,其父张祁为明州观察推官,来鄞定居。张孝祥生于鄞县西乡的方广寺僧舍,在连续取得各级考试第一之后,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赴临安参加廷试,与他同考的还有秦桧的孙子秦埙。秦桧及其党羽暗中谋划,以确保秦埙能中状元。果然,试卷成绩出来,秦埙第一,张孝祥第二,曹冠第三。宋高宗审读三人策文后,认为秦埙之文全套秦桧之语,而张孝祥的策论不但见解独到、议论精辟,而且笔墨精妙、字体遒劲、词翰俱佳,便擢张孝祥为第一(状元),并亲书《皋陶谟》以赐,即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南军节度判官。秦埙退而为第三。 见此结局,秦桧非常懊恼,酸溜溜地问张孝祥:你家学如何?张孝祥义正词严地说:“本杜诗法颜字。”意即学的是杜甫的诗、颜真卿的字。秦桧只得说:天下好事都你占了。 张孝祥考中状元后,即上书要求为岳飞平反。这让秦桧愈加忌恨。又得知张孝祥是自己宿敌胡寅好友张祁的儿子,就更恨张孝祥了。殿试后,曹冠之父曹冰想把女儿嫁给张孝祥,张孝祥未允,因此也怀恨在心。秦桧与曹冠一起诬告张孝祥父亲张祁有谋反之意,将张祁打入牢狱。所幸,一年后,秦桧病死,张孝祥上书为父亲辩诬,张祁得以昭雪出狱,张孝祥也被授予秘书省正字,得到任用,直至进显谟阁直学士,甚有政绩。 张孝祥还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气势雄伟,风格豪放,富有爱国激情。在宋代词风从婉约向豪放转变中,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六州歌头》即是其代表之作: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 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羽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这首词也是民国《鄞县通志》中唯一收录的宋词,可见其影响甚远。 张孝祥的书法亦为当世所重。宋高宗盛赞,认为其书法将名世。宋孝宗也极喜欢他的书法。如今的天童寺仍存其所书《宋故宏智禅师妙光塔铭》碑刻墨迹。 姚颖为淳熙五年(1178年)进士,其始祖姚章迁居慈溪,后子孙多有进士,成为望族。他在对策集贤殿时,讲贯中庸、大学之旨,论敌国事尤为详备,谓当今之务在于振作士气,乘敌之隙以攻之,受孝宗褒奖,擢为第一。 中状元后,姚颖回家乡明州。因为姚家为明州望族,姚颖又是明州本土成长的第一位状元,于是明州知州欲予隆重仪式欢迎庆祝。 当时状元地位、荣誉非常之高。有一则故事说,有位将军带几十万兵马夺回契丹占领的燕云之地,回太庙告捷,其所得到的礼遇犹不如状元之荣耀也。 可是,知州带领一班人马在明州城里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姚颖,只得不了了之。原来姚颖一上岸即改乘小船回家见父母。其淡泊名利,一生如此。 袁甫于嘉定七年(1214年)进士第一,授秘书省正字。入对言五事,皆切中时弊。重修白鹿洞书院、象山书院,为诸生讲贯孝经、诸子百家。官至兵部侍郎,权兼吏部尚书。 兄弟、父子、祖孙、甥舅同为进士 四明史氏成为“科举之家” 两宋时期的宁波更出现了兄弟、父子、祖孙、甥舅同为进士的盛况。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史氏家族,史浩从兄史渐更演绎了五子登科的真实故事。 史渐父亲早逝,由其母王氏抚养成人。史渐年轻时入太学,至四十岁仍未中进士,便回乡教子。史渐共有8个儿子,其中5人进士及第,分别为弥忠、弥悆、弥应、弥巩、弥忞。 孙子辈又出了5个进士,分别为嵩之、岩之、望之、有之、胄之,其中史弥忠的儿子史嵩之还做了丞相,成为典型的科举之家,为史氏最后的辉煌添上浓墨重彩。 在南宋短短百余年间,四明史氏因此从一个普通人家发展成为南宋最大的名门望族、冠簪门第,出现了父子同进士、兄弟同进士、三代同宰相的盛况,至今宁波民间仍有“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满朝文武,半出史家”“一朝紫衣贵,皆是四明人”之谚。可以说,史氏家族历史就是南宋历史的一个缩影。现如今,东钱湖畔蔚为壮观的南宋石刻群即多为史氏墓葬石刻遗迹。《史家祖宗画像、传记、题跋》为宁波市唯一一件国宝级档案,对研究当时的社会和历史具有十分宝贵的参考价值。 史氏家族第一位宰相史浩,家贫苦读,绍兴十五年(1145年)中进士,后为太子师。他竭力举荐人才,著名的有陆游、朱熹、杨简、陆九渊、张浚等人,并为民族英雄岳飞平反昭雪。史浩制定的《忠定王家训》,即著名的史氏家族八行垂训:孝、友、睦、姻、任、恤、中、和。 王应麟兄弟连连折桂“最难考试” 科举佳话传千年 在最检验学问见识的考试中,宁波学子折桂问鼎,笑傲群儒,成为宁波科举文化的另一个鲜明特点。 两宋时期有很多种考试,如贤良方正科、五经科、三史科、进士科等,最难的是博学宏词科,是选拔为皇帝起草诏书等重要文件的人才而设。南宋时参考博学宏词科的大多为考中进士已为官之人,但每次考试少有人考中,其中就有《三字经》作者王应麟父亲王[扌+为],数次参考均铩羽而归。屡败屡战的他立志要让儿子考上。王[扌+为]有两个儿子,王应麟是大儿子,弟弟王应凤小王应麟4岁。两兄弟都勤奋好学,生日十分凑巧,为同一天。 王[扌+为]到处寻访书籍。在参政知事余天锡家做家庭教师时,王[扌+为]精心而教,成效显著,主人甚为满意,年终时欲给予丰厚报酬,但王[扌+为]坚辞不取,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希望余天锡能帮忙借来曾考中博学宏词科的周必大、洪适、洪迈等人用过的书籍,余天锡慨然答应。此后,王[扌+为]发力训练儿子写文章。他端坐于太师椅上,两儿子坐下面,点燃一支蜡烛。蜡烛刻数以计时,如不能及时完成,则大声斥责。在父亲的严格训练下,淳祐元年(1241年),王应麟中进士,又在15年后的宝祐四年(1256年),考中博学宏词科。此前,博学宏词科空缺了整整48年。王应麟后来所著《三字经》,成为我国古代长期沿用的蒙学读物。上世纪80年代,此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儿童道德教育启蒙教材。 4年后,其弟王应凤也考中博学宏词科。王[扌+为]终于如愿以偿。 宝祐四年,还发生了一件历史巧事。王应麟考中博学宏词科后没多久,殿试举行,成绩最好的10份试卷送到宋理宗面前。理宗看到第7份试卷,见文章写得精彩,甚是高兴,但比较之前几篇,又有些犹豫。于是,宋理宗命人叫来王应麟审阅。阅毕,王应麟连忙向理宗道喜,称此文“古谊若龟镜,忠肝如铁石”,特向理宗“臣贺陛下得士!”于是理宗将此卷擢为第一。此文作者即是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垂青史。换一句话说,王应麟为文天祥考中状元襄助了重要的一臂之力。 宋代宁波的科举文化为何如此发达 为何两宋时期宁波科举文化如此发达?笔者认为,其中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 从客观上来讲,两宋时期,全国科技、文化、艺术迅猛发展,甚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对人才需求空前高涨,每科录取人数大幅度增加,宋代是中国科举史上录取进士最多的朝代。南宋建都临安后,其疆域主要是南方地区,这为南方人科举入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条件。特别是浙江和福建两省更是如此,成为全国考中进士和状元最多的两个省份。 从主观上来讲,北宋庆历年间,王安石知鄞县,为了倡导重教好学的风气,专门请来五位大儒办学,分别是:杨适、杜醇、楼郁、王致、王说,史称“庆历五先生”。他们聚鄞县妙音书院,立孔子像,讲贯经史,学者尊为宗主,开四明讲学风气。其后5人又各创书院,收聚生徒,历30余年,弟子甚众,宁波教育由此而蓬勃发展,世人学习风气高涨,宁波文化的真正形成由此开始。南宋以来,北方及其他省市高素质士族纷纷南迁,定居宁波,如王氏家族、赵氏家族、张氏家族等,也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学术素养,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宁波科举人才迅速成长,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科举文化,在宁波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本文作者系宁波地方文史专家,内容由俞珠飞记录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