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邬凯波准备将收获的葡萄运送至冷库。 |
殷聪 文/摄 眼下正是阳光玫瑰葡萄批量上市的旺季,慈溪果蔬种植户邬凯波却选择在这时将部分阳光玫瑰葡萄贮存在坎墩街道绿琴果蔬农场的共享冷库中。“由于品质的特性,阳光玫瑰葡萄能在冷库中放置更长时间。错峰销售时,出售的价格会高不少。”邬凯波解释道。 邬凯波口中的共享冷库,是原先慈溪当地果蔬农场主自建的冷库。得益于数字化平台“共享冰爽爽”的建立,实时的冷库信息及精准的数据分析,让慈溪当地冷库的综合利用率提升了15%以上。 慈溪是果蔬大县,水果和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0万亩和48万亩,年产各类瓜果、蔬菜120万吨左右。周巷、庵东的蜜梨,逍林、新浦的葡萄,横河的杨梅及龙山、周巷的蔬菜都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其中,当地葡萄、蔬菜种植数量较大,仅单体规模在10亩以下的葡萄种植户就超过万户。大量的瓜果、蔬菜在进入市场流通之前,需要进入冷库冷藏保鲜。按照慈溪瓜果、蔬菜总产量测算,当地需要冷库库容150万立方米。而实际情况是,慈溪现有冷库212个,库容37.2万立方米。也就是说,现有冷库库容只能满足实际需求的四分之一左右。 但与供给端供给不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慈溪当地冷库季节空置率长期居高不下。212个冷库中竟有60%的冷库存在季节性空置的情况,资源综合利用率并不高。 一边是种植户苦于找不到冷库,另一边又是冷库长期“吃不饱”。慈溪下定决心破题。种植户盼望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瓜果、蔬菜都能卖上好价钱,要实现这一目标,冷链物流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慈溪要建好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以满足种植户的刚性需求。另外,如何高效用好现有冷库设施并延伸拓展服务,也是慈溪作为国家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慈溪锁定共享冷库这一小切口,围绕“好用易用、服务群众”的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手段,用“共享冰爽爽”应用成功构建了“我享冷库”“我享交易”“我享预警”“我享检测”“我享政策”五大场景。 其中,“我享冷库”场景可通过冷库设施上云入库、一图共享,进一步盘活当地的冷库资源,提高冷链设施利用率,实现有机组网。 “我享交易”场景通过交易时使用的PAD,可自动采集产销数据,精准推送市场信息,帮助农户优化产业结构、科学生产经营。 “我享预警”场景可发挥协会组织作用,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设施运行监测和运维服务,减少风险损失。 “我享检测”场景可通过检测数据实时上传,使农户能够客观判定农产品的成熟度和采摘期,自动生成合格证码,实现优质优价、信用背书。 “我享政策”场景,提供多部门惠农政策信息和农事服务查询,搭建互动交流桥梁,提升政策精准性和服务高效性。 去年,台风“烟花”到来前,慈溪种植户就利用该应用,一键查找周边闲置冷库,将灾前抢收的3000余吨葡萄、蜜梨等水果及时地储存到冷库中。待台风过后,这批提前储存的水果及时投放市场,成功弥补了市场空缺,价格上涨明显。 不仅如此,共建共享让冷库受益面成功扩展的同时,种植户通过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实现错峰、跨季销售,平均的果蔬价上涨了50%以上。闲置的冷库资源也得到了有效的激活,库主赚租金,租户涨收益,户均增收超5000元,可谓一举多得。 “小切口让‘共享冰爽爽’迅速走红。”慈溪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共享冰爽爽”已纳入省农业农村厅“浙农优品”“产销一体化”应用,覆盖全省1537个产地冷库。一个“好用易用,服务群众”的小切口应用由此走向全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