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解融资难题 王琪 绘 |
吴启钱 一 在基层干部的言谈和主流媒体的报道中,“破解”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如破解了什么样的困境、破解了哪方面的难题等。 这表现出基层干部敢于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攻坚克难的勇气与作风,也折射出当下矛盾问题多、解决难,到了不破不解之程度。 难题之所以难,有多方面的原因。客观方面,很多难题是经年累积的沉疴旧疾,在时间的层层包裹之下,各种矛盾叠加变异、各方面因素聚变裂变,不仅使问题的表面粗粝坚硬,顽固无比,其内部亦如养蛊,奇毒无比,很难攻克。 比如经济学家任泽平提出,房地产业“不能涨不能跌也不能不涨不跌的不可能三角形”,可能就属于这一类“非一日之寒”而致的难题。 难题之所以是难题,还有可能是出现了“黑天鹅”,或者遇到了“灰犀牛”,也即客观情况出现了重大变化,发生了“情势变更”,原来不难的问题变难了,原来就难的问题变得更复杂了。 比如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来了一只叫疫情的“拦路虎”,又来了一头全球经济持续衰退的“灰犀牛”。 难题之所以难,更可能是处理问题的人,主观上有短板、弱项,能力不足。比如精力不集中,在“既要、又要、也要、还要”面前,分身乏术,乱弹钢琴;比如功夫欠硬,以豆腐打铁,用鸡蛋碰石头;比如用情不专、诚意不够,不用说金石不开,就是瓷器,也可能不会应声而碎。 更有一种主观上的问题,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本来不是难题的问题,被人为硬生生地“做”成了难题。席慕蓉有一首诗,题目就叫《难题》:“我的难题是/在一生里/如何保有一种/如水又如酒的记忆。”从艺术的角度欣赏,可以说很有哲理,也不缺意境,而换一个角度去读,却有那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作味”。现实中,类似“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难题,为数也不少。 无论是客观上真难,还是主观上“缺计”,遇到绕不开躲不过的难题的时候,就该“破解”上场了。破解,正如这个并列式词语本身,是由“破”和“解”两个动作组成的一套完整程序。 二 “破”是手段。 之所以要用“破”这个手段,主要原因是难题太难,不破不仅无法看清问题本质,更无法找到突破口,“破”的方法,可强攻,更宜智取。 强攻,有如战争中的攻城战,攻方必须集中优势兵力,配足压倒性火力,才能在固若金汤的城防上撕开缺口。这几年,拆迁工作中的“拔钉”、信访积案的“清零”,都是各地利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强破”的成功案例。 但是,一味地抡锤猛砸,霸王硬上弓式的蛮干,用力过猛,就可能变成破损,甚至是破坏。难题未破解,反成一地鸡毛。 所以,更多时候应该以智求破。比如,有的难题可以“施压”求破,也就是在难题上巧妙施加某种或某几种压力,让其露出破绽,自行“破壳”,自我分化,甚至自己瓦解。 有的难题可以用“寻弱”“窥隙”“探穴”等方式寻出薄弱环节,窥出“破相处”,探明突破口。有一首歌唱道:“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任何难题中,都应该会有那道让光进来的裂缝,这就是破解之处。找到找准,破解难题就会又准又快。 有些难题,“破”要做一种价值取舍。比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难度非常之大。但如果作价值取舍,在特殊时期、少数地方,明确“宁可暂时影响一点经济发展,也不能让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伤害”,解题思路就会豁然开朗。 还有一些难题,有时候也只能试试运气去破,但也值得试试。毕竟“试破”也是一种积极的“试错”。不管怎样,最要不得的是难题面前连“破”都不敢,就更别提能“解”了。 三 破解破解,不管怎么“破”,都只是手段,“解”才是目的。 “解”也有几个步骤。 首先是“解开”,看看问题究竟在哪里,“临床表现”有哪些,危害又怎么样。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就有了“君有疾在腠理”的认识,十日后复见,又做出了“君之病在肌肤”的判断,又十日,再做出“君之病在肠胃”的鉴定,再十日,得出了“疾在骨髓”的结论,可以说解得及时又精准,步步深入,步步惊心。无奈,桓侯坚信“寡人无疾”,终致不医遂死。 但无论如何,没有“解开”这一步,前面的“破”就是无用功,更谈不上把难题最终破解掉。这需要专业精神,更需要攻坚克难的决心,不管蔡桓公相信不相信,或者高兴不高兴。 其次,解开之后,“解析”步骤不可少。解析即对问题的因与果、矛盾的主与次、情形的缓与急,进行条分缕析,查出问题症结,还原事实真相,找到解决办法。没有这一步,解开就成了拆“盲盒”,破解也就成了“厚黑学”中的“锯箭法”。 蔡桓公之死,根本原因固然是其本人的讳疾忌医,但也可能与扁鹊一开始没有解析到位有关。如果扁鹊在前面几次见桓公时,当面陈述专业的解析,事情可能还会有挽回的余地。工作中的其他难题也一样,有分析才会有对策,原因分析到位,解决才会精准有效。 不看广告看疗效,解决才是破解的根本目的。无论是“破”,还是破之后的解开、解析,如不解决,都是在做无用功,以表面文章自欺欺人。如果没有解决这一步,前面工作不仅毫无意义,甚至会让问题更复杂,后续解决起来难度更大、成本更高。 比如,信访积案“清零”工作中,如果只是在程序上做终结,信访人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就很有可能导致“反转”与“回流”,再得来一次“清零”,难度和成本会更大。同理,一个晚期癌症患者,如果不动手术,保守治疗,也许能再活几年。但如果把病人送上手术台,打开病灶后,什么都没做,又缝合起来,不仅导致患者再伤元气,而且易使癌细胞转移扩散,“破解”就成了其死亡的“加速器”。 四 如果说“破”的时候,可以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多管齐下,那么到了解决问题的环节,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症下药。是打针吃药,还是手术摘除,或者兼而有之,混而用之,全看治疗的需要。这其中,既要防止刚解决了一个难题又生出一堆事情,剪不断理还乱,也要防止解偏解错,避免上面生病却让基层吃药。 这就要讲大局,重规则,还要有建设性思维,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把个案经验上升为制度化的成果,让“我”的破解之道,成为“大家”解决类似难题的他山之石。 如此,破解就从“破”到“解”到“立”,持之以恒,很多问题就会不破自解。到那个时候,长效机制带来的长治久安,会让担当破解之责的基层干部,更有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