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督学行署 (图片由作者提供) |
周东旭 督学行署位于海曙府桥街66号,“在府治西南,旧为察院行台”(《鄞县通志》)。据《敬止录》云:“元平准库在清澜池西,明永乐末,已废不用。嘉靖二十四年,知府魏良贵建察院,并其址改为之。本朝不设察院,改为校士馆。”或是老城中留下的唯一旧时代官署,所谓督学,按现在的说法,意思是上面派官员来检查监督教育。 科举时代,读取功名是一件头等大事,科考更是人生翻天覆地的一场争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只要读过古典小说《儒林外史》,就知道明清时代科举对人的影响之巨大。所以考试的时候一定会派人来监督。 官员来宁波就在此办公,称督学行署,且是清政府浙江学政在宁波驻地,边上有校士馆(考棚)。所以,《鄞县通志》亦称督学行署为校士馆,是一幢五开间的门房,中间是朱红漆的大门,门后一个小院,迎面就是“澂鑑堂”,这是单檐歇山顶的建筑,前廊置轩棚。据文献记载,厅后内衙有优学轩、省过亭、涤心亭等古迹。不过这些古迹都已消失。 雍正九年,督学李清植、知府曹秉仁,建考棚屋。雍正《宁波府志》收录一篇李卫写的《校士馆碑》,详细地叙述了修建校士馆的经过。文章开头说,每个地方都有固定的官员管理,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只有督学使者和巡按御史才能全国各地跑。为了接待这些人,每个地方都设了行署,但上面派遣的官员,来了也住不了多少时间就走,平时就空着。 到了考试的时候,地方官员就让人粉刷一下,看看样子还行,但考生就比较惨,这些考棚只能避风雨,因为环境实在太差,坐下来答卷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对于地方官员来说这也无所谓,不是特别急的事,一般就拖一拖了。 碰上一些负责任的官员,就不一样了。 曹秉仁上任以后,就开始关注督学行署的事,嘉庆十八年(1813年),绅士水云等出资增建,因为他获得了意外的五百贯钱,加上众绅士一起捐助,新增东边十余间房子。管理这件事的叫郑九韶,考桌换成厚板、石脚,这样就不易损坏,这部分钱是林廷鳌捐助,林廷鳌也是著名乡绅,近性楼的主人。 这里能看出,宁波的一些乡绅,历来重视教育,愿意花钱投入。与修葺督学行署,改善考生条件类似,古代宁波的很多书院,大多由私人创办,经费主要由创办者捐赠的田产维系。 如元朝至大二年(1309年),童金在杜湖之畔创办杜洲书院,就“割田四百亩以赡学”。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的宁海缑城书院,由当时的知县王演畴创办,由于没有经费,他利用“职务便利”,拨田产作为师生“修脯膏火”之资。这座书院在此后的300多年间起起落落,多次修建。 据史料记载,清同治五年(1866年),知府刘璈决定每年从提府公款中截留100千文“加给赏资”。月湖书院最早为常平义田书院,清顺治十年(1653年)由浙江按察副使王尔禄创建,置田百余亩。慈湖书院在元代拥有学田117亩,地4亩,还有渡口6处。田地一般交给无地的百姓耕种,收获后向书院缴纳钱粮,作为书院的经费。 1826年,慈湖书院破败不堪,知县建议重修书院,乡贤冯云濠、冯云祥、冯汝霖、冯汝震捐资白银1.5万两。 咸丰十一年(1861年),督学行署在太平军入城后被焚毁,同治二年(1863年)修复。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因科举制度废止,其建筑日渐衰败、破损,知府喻兆蕃把督学行署建筑出售给百姓为业,所获经费用于筹办郡校。除“澂鑑堂”作为民居尚存外,其余建筑陆续被拆除或改建。 1997年,该地块按宁波市政建设规划进行改造,其中将公园路建成步行街区,值此鼎新除旧之际,“澂鑑堂”上自栋宇,下迄台阶,均按旧制更换构件,恢复原貌,并于1999年9月8日被列为第二批市文保点。 2012年起,鼓楼历史文化街区又有了新动作,把督学行署打造成为宁波的国学馆,莘莘学子学习传统文化艺术,成为举行国学文化讲座、学术论坛的文化交流活动场所。在这浓浓的文化氛围背后,是重视教育的传统得以传承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