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9月01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化挑战为机遇,“甬家军”逆势而上

从企业百强榜窥见宁波经济发展韧性


极氪001的量产,拉开了宁波量产纯电新能源汽车的序幕。(殷聪 摄)

激智科技在宁波迅速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转变。(企业供图)

甬矽微电子近年来成长速度迅猛。(殷聪 摄)

    

    

    

    

    

    

    

    

    记者 殷聪 成良田 

    

    千亿级企业再扩容,镇海炼化、中基宁波、吉利汽车成功迈过千亿门槛;雅戈尔年营收从1048.1亿元增至1439.38亿元,增幅达37.33%,连续两年登顶;百亿级企业新增5家,总数已达51家;综合企业百强门槛从27亿元提升至33亿元;综合企业百强总营收首次超过2万亿元……

    昨天,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发布2022宁波企业百强榜单。从宁波市综合企业百强、宁波市制造业企业百强、宁波市服务业企业百强及宁波竞争力企业百强4份榜单来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宁波企业通过锐意创新、攻坚克难,新旧动能转换动力强劲,释放出不少值得关注的信号。

    

    规模体量持续攀升 千亿级企业增至5家

    

    

    

    走进前湾新区的极氪“未来工厂”,这里的自动化程度让人眼前一亮。焊装车间内,450台柔性机器人同步工作,让焊接的自动化率成功达到100%;冲压车间拥有全封闭自动化五序生产线,全线自动化率超过90%,一键自动换模时间缩短至180秒以内。

    凭借自动化的良好表现,吉利汽车去年在宁波的产量达到46.8万辆。“可以说,纯电汽车的布局打开了吉利汽车的新视野。”吉利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正是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布局及新项目的加速落地,吉利汽车去年的营收从666.88亿元飙升至1020.55亿元,同比增长53%。

    今年8月,吉利汽车在宁波再次发布了新车型“博越L”。“博越L”搭载着吉利汽车研究院研发的吉利雷神智擎Hi·X混动系统,已在梅山实现量产。按照计划,5年内,吉利汽车将推出25款以上的全新智能新能源产品。其中,吉利10款以上、极氪5款以上,助力吉利汽车迈上新的台阶。

    在去年加速发力的不光是吉利汽车,从综合企业百强来看,宁波千亿级企业已有5家。连续2年荣登榜首的雅戈尔,去年营收从1048.1亿元增至1439.38亿元,同比增长37.33%。排名第二的金田集团,年营收也从1038.2亿元增至1228.57亿元,同比增长18.34%。

    同样是新晋千亿级企业的镇海炼化及中基宁波,年营收也实现了大幅度跃升。其中,镇海炼化从847.5亿元增至1178.16亿元,同比增长39%。中基宁波从791.32亿元增至1095.44亿元,同比增长38.43%。

    但从申报材料分析,去年宁波企业营收大增的背后,原油、矿石等大宗基础商品价格的上涨是重要原因。雅戈尔、金田集团、镇海炼化等企业的营收再创新高,或多或少受益于大宗商品交易业务的拓展。要继续做大做强,宁波企业仍需要苦练内功,做长长板,补齐短板,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

    

    新生力量加速涌现 综合百强总营收首破2万亿元

    

    

    

    不光是龙头企业,在2022宁波企业百强榜单中,一批百亿级企业的不断追赶,也让市民看到了宁波企业逆势突围的韧性。

    以综合企业百强榜为例,宁波百亿级企业数量已达51家,较上一年增加5家;综合企业百强的入围门槛从27亿元提升至33亿元,增幅达20.9%;综合企业百强的总营收更是首次突破2万亿元。

    这背后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记者从榜单上看到,今年新入围综合企业百强的企业达到了6家,包括继峰汽车、拓普集团、亚洲浆纸业、卓立电器、麦博韦尔及锦浪科技。其中,继峰汽车以年营收168.32亿元排名第33位,拓普集团以114.63亿元排名第47位,亚洲浆纸业以114.16亿元排名第48位,麦博韦尔以36.21亿元排名第91位,卓立电器以33.86亿元排名第97位,锦浪科技以33.12亿元排名第100位。这些企业将成为今后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除此之外,爱柯迪、大丰实业、乐歌股份等企业凭借模式及业态上的创新,距离综合企业百强的门槛只有一步之遥。

    在净利润方面,综合百强企业顶住了压力,整体净利润呈稳步增长态势。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间的分化在不断加剧:净利润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从21家增至26家,净利润5亿元以上的38家企业占百强企业净利润总额的比重从87.3%提升至93.0%,剩余62家企业仅占总额的7%,净利润不足1亿元的企业仍有29家。

    二三产的效益差异也较为明显。综合百强中,有32家制造业企业净利润在5亿元以上,服务业企业仅有5家。服务业百强净利润下降至116亿元,同比下降13.8%。显然,在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下,服务业企业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从结构看,宁波民营企业发展承压。作为民营经济大市,宁波民营企业一向是百强榜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复杂多变的大环境让宁波民营企业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此次入围榜单的民营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营收、净利润,都呈下滑状态。而国企在数量略微减少的情况下,营收和净利润的占比都实现了提升,特别是净利润占比,从20.8%增至27.4%。

    

    扶大育强稳步推进 力争实现世界500强零的突破

    

    

    

    在宁波百强企业榜单揭晓前不久,《财富》杂志发布了本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榜单,遗憾的是,今年仍未有宁波企业入围世界500强。

    而其他城市,深圳、杭州、广州分别有10家、8家、4家入围,成都、济南、厦门均有3家入围,西安、青岛、武汉、长春等城市也有企业入围。

    缺少航母型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是宁波亟待补上的一块短板。为打破这一局面,去年5月,我市发布“四上”行动方案,旨在鼓励企业争先进位。其中,力争到2025年实现世界500强零的突破就是“四上”行动方案列出的重要目标之一。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同样提出,宁波要加快制造业“大优强、绿新高”发展,推动“更多领军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方阵”。

    从榜单来看,在不断地引导与支持下,今年宁波企业距离世界500强的门槛更接近了。数据显示,今年世界500强的入围门槛从240亿美元升至286亿美元,宁波头部企业与其差距(分别按2020年、2021年平均汇率计算)已从600多亿元人民币缩小至400亿元左右。

    “若能持续保持这样的上升势头,宁波有望在几年内实现世界500强零的突破。”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宁波营收在500亿元以上的近10家企业,是宁波企业冲击世界500强的“主力军”与“排头兵”。

    在这位业内人士看来,针对这些“主力军”与“排头兵”,宁波应提供更全面、更细致的要素保障。比如,产能扩张所需的土地资源、优化升级所需的高端人才、并购重组所需的资金支持等。

    同时,打造世界500强企业,不但要支持成熟行业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而且应重视新产业领域的高成长企业。尤其是在市场形势飞速变幻、新兴领域迅猛崛起的当下,要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猎豹”企业等成长性较高的企业予以重点关注。

    比如,宁波的力勤股份,该企业在动力电池所必需的金属镍领域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去年营收暴增60.7%;再如光伏逆变器领域的国内龙头企业锦浪科技,随着“双碳”目标下光伏产业规模急速膨胀,去年该企业的营收增长近60%。

    “若力勤、锦浪这样的企业能伴随所在行业同步快速成长,其未来发展空间不可小觑。”市企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宁波要高度关注相关企业的发展动向,在助力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争取将这些世界500强“候补选手”的总部长期留在宁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