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9月11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不足50只到超过150只

“神话之鸟”种群数量实现里程碑式回升,两项全球纪录今年在宁波诞生

    

    

    

    

    记者 黄程 通讯员 丁鹏 

    

    昨日是中秋佳节,一个团圆的日子。结束两个月驻岛监测任务的四川小伙何既白和广东小伙陈培涛,依然在回家的路上。

    “中铁墩屿已经连续三天没有观测到中华凤头燕鸥,可以判定它们已经全部离开。”9日晚,与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系确认后,他们离岛登陆,“我们在岛上经历了高温、台风,有幸见证、参与两项全球纪录的诞生,非常值得!”

    两名志愿者口中的两项“全球纪录”分别是:一次性观测到中华凤头燕鸥成鸟93只,一年一地成功孵化中华凤头燕鸥雏鸟36只。同期,舟山五峙山列岛成功孵化中华凤头燕鸥雏鸟21只。至此,在浙江两地的中华凤头燕鸥种群数量已经超过150只。

    “从不足50只到超过150只,这是里程碑式的回升,已经初步阻止了这一极度濒危物种滑向灭绝的深渊!”投身保护和研究中华凤头燕鸥事业20年的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陈水华激动地说,珍稀鸟类数量的回升,标志着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提升,将形成良性循环。

    被称为“神话之鸟”的中华凤头燕鸥,是我国最珍稀的鸟类之一,在世界鸟类红色名录上被列为极危物种,曾销声匿迹60多年。2004年,陈水华团队寻遍3000多个海岛之后,在象山发现其身影。此后几年,“神话之鸟”在韭山列岛附近时隐时现,历经波折。

    2013年,象山联合中外权威机构在国内首次开展“神话之鸟”人工监测与招引项目。今年是项目实施的第十个年头,已累计孵化出雏鸟180多只,占全球繁殖总量的85%以上。

    4月底,“神话之鸟”开始回到象山。在人类的悉心守护下,它们安心地求偶、产卵、孵化、育雏……8月中下旬陆续踏上北上旅途,到胶州湾一带与同伴们汇合休整。据当地最新观测,数量创下历年之最。

    成绩来之不易,有目共睹。在上月底举行的“中国这十年·浙江”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华凤头燕鸥的名字出现在浙江十年奋进和变革成绩单上。

    近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田成川在象山调研时表示,象山为极危物种中华凤头燕鸥营造了良好栖息环境,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地管理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为中国濒危动物保护提供了新模式。

    “依托‘象山模式’,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建立一个新的繁殖地。未来将继续利用鸟岛数字孪生平台,逐步建立起一个严格监测保护网络,进一步恢复和扩大中华凤头燕鸥繁殖种群和区域。”浙江自然博物院中华凤头燕鸥保护研究团队负责人范忠勇说,“如果哪一天,‘神话之鸟’不再‘神’,我们就成功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