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9月2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士生送外卖给浙大丢人?

背后原因值得关注并予以破解

    

    

    

    

    冯海宁

    

    近日,浙大博士生孟伟发布视频称:“我是浙江大学荣誉学院竺可桢学院本科毕业生,浙江大学自己的博士生。孟伟给浙江大学丢人了,孟伟给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丢人了。”视频的最后他低下头对着镜头说了一句“对不起”(9月21日封面新闻)。

    这条新闻最近登上百度热搜引发全网热议。之所以受到关注,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博士生送外卖本来就有看点,在一些人眼里是“职不配才”或者人才浪费。近年来,一些人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本科生、硕士生等送外卖。二是,送外卖的博士生孟伟本人也认为,自己给母校“丢人”了,这在“博士生送外卖”基础上增加了新看点。

    很多年前,社会上流行一句话,“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只是工作分工不同”。现在,一些人虽然不会用高低贵贱去评价一种职业,但从学历角度去评价从业者与其工作岗位是否合理匹配,实际上也是带着偏见看待一些职业。尤其像浙江大学这种知名高校的博士生送外卖,更会给人以强烈反差感,不仅一些网友认为不匹配,而且从孟伟本人一句“给浙江大学丢人了”,也能看出其内心很难接受这种反差。

    除了“世界一流大学”“竺可桢学院”这样的光环让孟伟觉得自己送外卖“丢人”外,作为有着耀眼履历的优秀学生如今沦落到送外卖的地步,大概也是孟伟觉得“丢人”的原因。其实,孟伟完全没有必要觉得“丢人”,正如网友所言“不用道歉,又没偷又没抢,劳动最光荣”。而且,其送外卖也有特殊原因,即孩子出生后生病要用钱,送外卖既能赚钱也能兼顾学业。浙江大学应该为有这种吃苦自强的学生而自豪。

    笔者以为,尽管“博士生送外卖”及“给浙大丢人了”都有看点,但如果就此观察、评论这件事,未免浅薄,我们更应该关注孟伟送外卖的深层原因及其现实诉求。表面上看,孟伟送外卖是因为孩子生病带来的经济压力,但实际上恐怕与其延迟毕业有关。其原预计毕业时间为2019年,如果能如期毕业然后工作,或许就有较高收入应对2021年出现的经济压力。而其延迟毕业,既有个人原因,也与博士培养制度有关。

    孟伟很快摸清送外卖的门道,缘于有老师傅带他上道。由此联想到学术领域,他认为“在学术道路上更应该有人带,不是简单地指导一两天的事情……只要有人点拨,就比自己去摸索快很多”。也就是说,如果导师更尽职尽责的话,或许孟伟2019年就如期毕业了。这是其个人体验感悟还是博士培养制度存在不足?博士生学术研究需要导师简单点拨还是需要贴心的“带路师傅”?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从孟伟公开表达的诉求来看——既希望“学院或者导师能够提供一些资源或者支持”,也呼吁相关制度得到完善和改进,至少说明博士培养制度和现状与孟伟的期待有差距。应该说,这种诉求关乎整个人才培养,也涉及很多博士生的利益,远比“博士生送外卖‘给浙江大学丢人了’”这个话题更值得关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