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行走基层·美丽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9月2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贾玲凤:南北相融,共剪民族情

贾玲凤与外孙女一起剪纸。(杨雯淇 黄程 摄)

    

    

    

    记者 黄程 通讯员 杨雯淇 

    

    “我最新完成的一件作品叫《石榴花开》,灵感来源于我跟慈城镇一群年纪相仿的老人一起交流剪纸技艺的经历。”近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头剪纸”的传承人贾玲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6月,她去江北慈城镇教退休老人剪纸,老人的热情令其动容。“课堂上,他们积极询问我有关北方剪纸的问题,还主动向我展示南方的剪纸技巧,课堂氛围特别温馨。”

    贾玲凤这段因剪纸结缘的经历给她带来了新的创作思路。贾玲凤说,今年7月,她与家人开始了《石榴花开》剪纸作品的创作,创作初衷不仅是为再现与老人们的友谊,也是呼吁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

    贾玲凤是内蒙古包头人,蒙古族,今年65岁。退休前,她是当地一名资深的初中化学老师,退休后她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剪纸艺术中。从报名学习剪纸研习课程,到参加各类剪纸活动和比赛,短短几年,贾玲凤从一名业余的剪纸爱好者成长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头剪纸”的传承人。

    说起自己与剪纸艺术的结缘,贾玲凤表示,剪纸是一门刻进她家族基因里的艺术。“我们家四代人都会剪纸,上至八九十岁的老母亲,下至七八岁的外孙女,个个是剪纸迷。逢年过节,一家人聚在一起进行剪纸创作,并将剪好的作品送给邻里,温馨又喜庆。”贾玲凤说。

    在贾玲凤一家创作的众多剪纸作品中,她最喜欢的是与女儿共同完成的系列作品《国家的孩子——上海孤儿到草原》。该作品讲述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在遥远的内蒙古大草原,一个19岁未婚姑娘都贵玛独自一人照料28个上海孤儿的故事。贾玲凤告诉记者,这套系列作品倾注了她和女儿大把的时光和真挚的情感。

    “从前期创作意图的沟通到后期构图的调整,我们反复修改了很多回,我和女儿的感情也因这套作品的完成而升温。”在贾玲凤看来,这套作品既讲述了一个母亲关爱孩子的“小家”故事,又传达出一份南北方人民相知相融,铸牢民族团结共同体意识的“大家”情怀,立意深刻,意味深长。

    2019年,贾玲凤随女儿来宁波定居,成为一名新宁波人,同时,她将包头的剪纸艺术带进宁波的学校和社区,让不少宁波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北方独特的剪纸文化。

    今年暑期,在庄桥街道的社区托管课堂上,贾玲凤给孩子们上起了剪纸课。看着贾老师一把剪刀在手,一张彩纸在握,随意地“咔嚓”几下,一幅生动形象的剪纸作品便完成了,孩子们也跃跃欲试,纷纷从围观者变成了剪纸“小达人”。

    “在宁波的这几年,我遇到了许多对剪纸感兴趣的人,下至稚嫩的幼儿园孩童,上至退休的老头老太,他们让我这个北方人在陌生的南方寻到了家的感觉。”贾玲凤说,“前半辈子我生活在辽阔的北方,后半辈子我定居在温暖的南方,希望在剪纸艺术的传承上,能发挥出我的优势,将北方剪纸的淳朴浑厚、豪迈奔放与南方剪纸的秀丽柔美、细腻明快相结合,让南北方人能透过这一张红纸的方寸之间,感受到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与各族人民的相知相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