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冶萍公司(资料图) |
顾科明 一个家族的命运,需要由多代积累的资源、文化和家风所构成。经历过风光,也经历过坎坷,却不向命运屈服,这样的家族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 镇海贵驷有陈氏家族,明正统间(1436年-1439年)自鄞县姜山迁居慈溪青林渡,转迁镇海沙河头村。至清末,家族里有个陈建杬,幼孤而贫,与母亲接续经营一家小店,十余年后家资渐裕。陈建杬不幸中年去世,妻子周氏以一身主持家政近40年,年逾古稀依然天亮起、半夜睡;同时严格督促五个儿子课读,终于培养出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陈曰稔。 陈曰稔登科时37岁,年富力强的他,顺利在山西当上知县,历任灵丘、河曲、和顺、阳城,后转任介休。但一帆风顺从来就不是完整的人生,55岁那年,他被命运狠狠地撞了一下腰。 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光绪出逃,10月4日行至介休县义安村时,一名叫郭敦源的义和团头领冲撞仪仗,被就地正法。介休知县陈曰稔“著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其实按照上司——山西布政使赵尔巽的看法,陈曰稔的去职是个悲剧,要共济时艰,缺的就是这些有能力、敢担当、肯干事的下属。后来陈曰稔和夫人六十双寿时,赵尔巽还特地发来贺词,赞扬他在山西的十八年体用俱举,既亲民,办事又有主见,堪称循吏。 仕宦之路戛然而止,陈曰稔内心自然备受煎熬,晚年他回顾此事,称“此中或有因果,殊不可解”。好在他并没有顺势“躺平”,而是殚精竭虑培养下一代。 他将长子陈居综推荐给赵尔巽做幕僚,让次子陈居绂纳粟当县丞,将三子陈居纪、四子陈居绚、五子陈居维相继送入大学读书。儿子们个个争气,成长为国家需要的人才:次子历任南昌、奉天大清分银行经理;三子从山西大学毕业,后游学英国,得工学博士,民国时任扬子机器制造厂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任马鞍山钢铁公司总工程师,从事钢铁行业30年;四子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土木系毕业;五子北洋大学矿科毕业,终身服务于煤炭工业。 二 五个儿子中,长子陈居综出道最早,经历也最丰富。他25岁考中顺天府举人,干练有才。赵尔巽见辄大喜,倚为膀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出任湖南巡抚时,特地携其同行,让他署武陵县知县,后来又代理四川宁远府知府。在任有功,奏保二品衔、候补道员。民国初年到云南边陲任军职,修举新政,倡导科学教育不遗余力。简任两浙盐运使,充本省海宁塘工局局长。后脱离官场,主张实业救国,振兴民族工业,曾先后投资创办丝厂、银行和汉冶萍公司(是当时中国最大也是最早的钢铁煤联合企业)。出资培养子弟上大学和出国留学,俱各有成就。 1912年2月,上海有报纸刊登消息,称清朝遗老溥伟、铁良等跑到奉天,拟借外国军队,与时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在东三省谋独立。时任湖南共和协会会长熊希龄阅此消息后大惊,与陈居综等5人联名发电质询赵尔巽。当日,熊希龄又与陈居综联名给奉天都统张作霖发电。两电发出后,迅即得到赵和张的回应,所谓“借外兵”“谋独立”纯属子虚乌有。事虽“乌龙”,但也看得出陈居综的爱国热情。 陈居综字瀛珠,号理卿,官名廷绪。后定居杭州,兄弟子女济济一堂。陈曰稔、陈居综父子均享高寿,分别活过80岁和95岁。他们的自强不息、刚正不阿、知难而进的精神,对儿孙影响极大。 三 由此回溯至光绪七年(1881年),陈曰稔为离世25年的父亲撰写墓志,倾情回忆其筚路蓝缕的一生,既百感交集,又不无自豪:“生平俭于自奉而好施乐善”“拯人患难,汤水必赴;规其过失,针砭尤切”“惟本实心行实事,故当时无赫赫名,而懿德纯行身后弥令人思”;特别是父亲“好读书,有义足劝惩者,则诏儿辈于前,口讲指画,谆谆不倦”,让陈曰稔感受到“今儿辈粗解文义而克自树立者,盖得之庭训为多焉”。 1925年,陈居综等编撰《蛟川灵绪乡沙河陈氏西宅宗谱》,卷首特地收入《陈氏新增宗约》。开宗明义第一条,就要求宗长为一族瞻仰,房长为一房表率,必须品行端方,心地光明,精神充足。以此衡量,陈建杬、陈曰稔、陈居综三代领头人均当之无愧。 《陈氏新增宗约》的一系列规定,让族人长幼有序、行动有规、申告有门,但不提倡无理由抱团和护短:“子姓中如有人素柔懦、家仅孤寡被外人欺陷者,各贤达务须力为昭雪。其自取祸害者,不得偏护以长恶习”;游手好闲,不安本分,征逐赌博,勾引匪恶的,除将之出族,还要请究不贷。 这些都是来自生活的真知灼见,约束子女树立良好品行和规范人生。这其实也是陈氏家族虽经百年时代洪流涤荡,却依然枝繁叶茂的传承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