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肖 通讯员胡倩菁)“2165万元!这是今年1月到9月,我们‘五彩梁弄’平台线上全部商户的销售额。”梁弄镇镇政府工作人员张伟东表示,在平台的“共富梁弄”板块中,已打通线上用户体系,引进大糕店、民宿、农家乐、果园等商户和农户,不仅在线下方便了来镇里游客的体验感,更带动了线上相关产品的交易量。昨日,“数字赋能乡村,探访共富路线”媒体采风活动第三站走进余姚梁弄镇和慈溪桥头镇,探访数字平台如何助力乡村共同富裕的实例。 余姚市梁弄镇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有“浙东小延安”的美誉。“五彩梁弄”平台是该镇的一个数字乡村平台。自平台开通以来,已设立梁弄之旅、百姓之窗等功能板块,集“便民、惠农、优政”于一体,致力于推动梁弄镇实现农旅商圈“一体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和农村金融“普惠化”等功能。 今年9月,该平台还推出三个“创新”功能,包括线上惠农贷款新功能、金融课堂新模块及数字人民币的新应用,实现对平台原有功能的迭代优化的同时,也为村民的共同富裕打好了坚实的数字化应用基础。 “只要点一点、扫一扫,桥头居民登录‘桥治分’即可参与民主评议、志愿服务、在线学习等活动,获得积分和信用分。”“桥治分”专班工作人员陈静表示,“桥治分”平台上的数字积分可以到村里的小卖部直接兑换米油盐等生活日用品,积分兑换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 截至目前,“桥治分”已覆盖桥头8个村,用户总数超过3.5万人。依托该平台,村里大小事让村民们都能“看得见、管得着”。 据了解,慈溪是宁波唯一的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县、市)。慈溪市桥头镇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基层治理的同时还推出了金融惠农产品“桥信贷”助力当地农户。“桥治分”抽取用户的部分行为和身份数据,建立了信用分模型,在自愿授权的基础上动态更新个人信用分。依托信用分机制,桥头慈溪农村商业银行合作开通金融惠农产品“桥信贷”,首批完成农户授信1200余万元,用信780余万元。在市金融办的统筹下,“桥治分”又引入中国农业银行慈溪支行、宁波银行、中国人民保险,为群众提供了更多金融惠农服务。 本次媒体采风活动由市委网信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联合主办,除了媒体团外,市委网信办和市农业农村局联合组建的数字乡村专家服务团也参与其中,深入了解乡村数字化建设情况,望闻问切为乡村把脉问诊,把数字知识、数字技能和数字经验送到田间地头。 “数字化乡村建设要结合村子本身的特色,如余姚梁弄镇怎么发挥其红色文化基因、慈溪桥头堡镇如何发挥好当地的乡村经济。”数字乡村专家服务团成员、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晓东教授给出了现场建议,发展数字乡村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的特色找到优势产业,发挥因地制宜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