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0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姚“知行合一”,彰显“阳明故里”独特魅力

灯火璀璨的城市夜景(潘一坚 摄)
余姚市公共文化中心(陈仰洲 摄)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时光不语,初心如磐。

    回顾余姚十年发展路,“东南名邑”经济建设更上一层楼,发展步履坚实有序,民生难题次第破解,文化成果花团锦簇。如今,余姚正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杭绍甬一体化等战略机遇,补齐短板、扭转弱势,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断释放发展动能活力,向着建设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的大家王阳明的故里,十年来,余姚始终汲取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坚持把阳明文化浸润到文化强市建设的方方面面,让阳明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滋养四明大地,为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建设注入强大、持久、深远的文化力量,彰显“阳明故里、心学圣地”的独特魅力。

    

    纪念王阳明550周年诞辰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今年中秋假期,余姚举办了“吾心自有光明月”中秋诗会,拉开了纪念王阳明550周年诞辰的序幕。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阳明思想的智慧和内涵,“阳明文化季”期间,阳明文化宣讲师谢建龙、阳明文创设计师李福彬、《少年王阳明》编剧胡畏、《龙泉山下》诵演团的吴昱,将走进宁波市的“一人一艺新空间”,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开放麦”形式进行传播。

    10月12日,作为“阳明文化季”活动之一,“阳明心·书友情”中日书法云上交流会在宁波市阳明文化海外传习基地及日本高岛、京都同时举行。活动现场,近20位中日书法家挥毫泼墨,展示各自书法作品和风采,“云端”交流,解读各自作品寓意及对阳明文化的心得。日本书法家、藤树先生书道会会长西川桂邨书写了“明月清风不用钱”,表达了人与自然共生的境界,借助山水之灵,体悟人生大道。

    “余姚是王阳明先生的诞生地,日本高岛有‘阳明园’,近年来通过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余姚市侨联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是王阳明诞生550周年。从2015年开始,余姚连续7年在王阳明诞生日举办“阳明文化周”系列活动,今年,余姚更是把“阳明文化周”升格为“阳明文化季”,以全新面貌呈现,举办阳明文化论坛、礼贤仪典、交流会等系列活动,持续推进阳明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广大阳明文化爱好者送上一场饕餮盛宴。

    “阳明读书社”是余姚今年成立的一个共悟光明的公共阅读空间和公益阅读平台。为让更多人“听见阳明、看见阳明”,“阳明读书社”在“喜马拉雅”“云听”“抖音号”和“哔哩哔哩”等网络平台开设了《传习录天天读》专栏,通过更现代更便捷的方式,与全球的阳明心学爱好者一起打开《传习录》。

    “刚开始在网上讲阳明故事的时候,担心自己讲不好,还专门请人来配音,后来讲得多了,自己也得心应手了。”余姚市社科联秘书长谢建龙是阳明文化的积极传播者,自2016年以来,他就在手机APP上讲阳明故事,是较早通过互联网传播阳明文化的研究者之一,“在网上能和各个国家地区的人互动,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吸收和学习。”谢建龙说。

    去年5月,位于余姚市中心的阳明古镇府前路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正式开放,行走在古镇内,路边的商铺、书店,随处可见阳明文化的艺术元素。“刚开业时,入驻的商户还比较零散;发展至今,阳明古镇的商业圈已经形成,运营氛围很好,业绩也很稳定。”阳明古镇运营方负责人孙林表示。据悉,自开放以来,阳明古镇府前路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客流量已超过500万人次。今年夏季,单日客流量在1万至1.5万人次,春节单日最高峰客流量为6万至7万人次,古镇已成为当地居民日常休闲的首选之地。

    

    思变求新 讲好阳明文化新故事

    

    

    从文化研究、文化教育到文化产业,余姚积极利用新时代的文化传播规律,讲好阳明文化的本体故事、学术故事和发散故事,同时把价值观的传播作为阳明文化传播的核心,在讲述方式上,注重思维、表达、形式、渠道和体制等多维度的创意创新。

    1989年,王阳明故居修缮工程启动,2007年开始对外开放。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阳明故居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约400万人次。故居内展示了阳明先生的家谱世系、生平、足迹、战功、书法、学说、学术传承等内容,游客可以详细了解王阳明的生平事迹。“我是从湖南张家界过来的,这已是第三次带儿子来参观了,想让他更多地了解王阳明的学说。”游客周女士说,她觉得了解阳明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精华,对孩子的学习和未来发展会有所帮助。而故居门口的“阳明书坊”是专门设计、展示、销售相关王阳明文创产品的工作室,向游客展出主题明信片、文化衫、扇子、雨伞等产品。平时,工作室会在此处组织读书会和手作培训课,邀请专家、学者来讲课,让喜爱阳明文化的人聚集在一起交流、分享。

    厚植根基,余姚不断深挖阳明思想,培养了一批本土阳明学研究人才,在国内外崭露头角。多年来,余姚以阳明文化为主题向学术教育界发起征文活动,并将优秀的论文和相关文章编纂成册,进行研读传播。“我们每年都会收到许多学者发过来的文章,每次都有新观点、新收获,这对阳明文化来说也是一种发展。”余姚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黄士杰说。余姚还多次承办阳明文化讲座和研讨活动,邀请吴光、陈来、周月亮等一批知名学者和民间研究者传习分享,“阳明学确立以道德良知为核心的道德人文主义,对于当今某些社会问题来说是一剂对症良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吴光表示。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如何让阳明文化在下一代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是保持其活力的重点。从去年6月开始,余姚市教育局牵头组建了一支由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组成的复合型创作团队,历时一年,分组编写了《图说阳明》《寻迹阳明》《感知阳明》《品读阳明》4本以阳明文化为主题的地方教材,根据不同学龄段学生的特点,各有侧重,循序渐进。“幸福是王阳明思想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阳明心学就是幸福心学。”余姚市教科所所长郑水军说。

    此外,当地教师团队还创作了《良知在我心》《点亮心灯》等5首以阳明文化为主题的歌曲,并由孩子们出镜拍摄了歌曲MV,让孩子们在吟唱中熟记阳明文化、理解阳明文化,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植根于教育。

    

    以文兴业 引领阳明故里新风尚

    

    

    成风化人,明德至善。

    2017年起,余姚大力提倡阳明文化“六进”,即“进机关、进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通过制度建设、文化宣传、教育办学等方式,将阳明文化推向社会,使之转化为城市的精神和气质,启迪思想、涵养品质。

    王阳明曾说:“知善知恶是良知。”知道善恶、明白是非就是一个人具有良知的表现。2012年,余姚在全国率先试点“道德银行”,通过量化村民的道德表现,以无形道德作为信贷资本,帮助有创业需求的村民解决启动资金短缺的问题,让村民明白“做好人有回报、讲道德有回报”的道理。自2012年以余姚临山镇邵家丘村为试点推行以来,“道德银行”这项村民道德表现量化管理制度已在余姚施行了10年,社会反响良好,乡风民俗改善明显。

    绵延千年的文脉浸润着阳明文化的浓厚底蕴,也铸就了余姚人“文明崇德”的优秀品质,近年来余姚涌现了一批批敬业奉献、敢于担当、追求卓越的先进典型,两年一届开展“感动余姚新闻人物”暨道德模范推选活动,产生了425例“余姚好人”、119例“宁波好人”、33例“浙江好人”,1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有9人荣获“最美宁波人”称号、4人荣获“浙江骄傲”称号。

    此外,余姚依托单位、社区、学校等基层阵地,选择热心公益、具有一技之长和一定感召力的道德模范成立工作室,吸纳群众共同参与,向社会大众提供公益服务,进一步拓展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余姚还先后在市区建成24条“道德模范一条街”,通过宣传道德模范事迹、弘扬先进人物品质,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阳明心学不仅是一门“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心灵哲学,更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行动哲学、实践哲学。在余姚,为数不少的本土企业家是阳明文化坚定的拥趸,他们认为:企业的创新,更应从“良知”出发,每一次创新都应着眼于为人类带来福祉、喜乐、效率和便利。如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诚恳做人,踏实做事”为企业精神,始终把“致良知”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管理思路;宁波佳音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人心向善、视人为人”作为企业文化,旨在探索共享发展、公平创业、开放分享的发展之路。

    

    2022宁波(余姚)阳明文化季活动表

    

    

    撰文 郁晶莹 孙吉晶 劳超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