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视野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0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劳动教育带有“家乡的温度”

尔仪小学学生展示自己种植的花生。
长江中学学生学习烹饪。
武岭小学学生学习千层饼制作。
古林镇中心小学学生观察他们自己种植的农作物。
专家给小学生讲解农具使用方法。
白峰中学学生在挖番薯。

    

    

    

    

    根据节气安排农事,跟随匠人学习手艺,制作家乡特色小吃……甬城各中小学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发带有乡土气息的劳动课程,让学生扎根沃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深入了解家乡,增进对故乡的感情,让劳动教育带有“家乡的温度”。

    2022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课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课程。根据课程方案,劳动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了让劳动课程更为鲜活,甬城不少中小学校积极探索,给劳动教育打上了鲜明的“家乡印记”。

    

    深耕家乡的土地

    

    

    奉化区班溪小学有10多年的农耕文化建设经验,校内有农耕博物馆、“东篱园”种植区、农作苑、农创园等,校外还有20余亩农耕实践基地。该校每年的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开学第一课等校园活动都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农耕元素相融合。遇到农耕文化节、毕业典礼等“大日子”,校长、副校长就会来到活动场地,摆烧烤摊,炒家常菜,让农耕文化扎根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校长何朝勇说:“家乡土养家乡人,希望有‘家乡味’的劳动教育能促进学生良好品性的形成。”

    今年的劳动课程,该校更是将家乡的土特产“笋”做出了“花”:开启了“竹萌破土缀奇旅”系列“笋事”活动,学生参加“采撷竹笋事”“妆点笋成衣”“撅挖入竹林”“抽剥觅真相”“笋味留舌尖”“厚积待品享”等项目,学着挖笋、辨笋、剥笋、制笋,还进行了“笋的故事”演说,做了“瓶罐标签”电脑设计和“包装盒”的绘画制作。毕业班学生表示,“自己做的笋就是好吃,通过笋了解了家乡的美食文化,同时也对耕种了6年农作物的土地依依不舍。”“今后我们将继续挖掘本地资源,让学生从家乡的土地汲取更多成长的力量。真正实现‘劳动不止、不止劳动’的培育目标。”副校长俞海强表示。

    奉化区莼湖街道尔仪小学也对劳动课程的设置等进行了相应探索。该校601班的孩子们把暑假作业——“盆栽”花生带到课堂,在“秋分正好,‘丰’享幸福”农耕分享会上讲述种植过程。邵博成将花生、玉米从种子开始的生长过程制成视频。他说:“看到它们发芽长高,特别有成就感。”学生蒋钰琪、周心怡暑期尝试种植小青菜,为了给青菜施肥,她们学着筛草木灰、挖小水沟,又邀请有农耕经验的老人做“技术指导”。周心怡还在开学典礼上分享了自己种植花生的“失败教训”和研究失败原因的过程,表示“这不仅仅是种一株花生,更多的是对我心灵的启迪。坦然面对困难,并选择迎难而上——这就是结的果”。周心怡的话语得到了众多师生和家长的点赞。

    在布置农耕暑假作业前,老师们还用农具、年货充当“期末奖励”,鼓励孩子们多参加“接地气”的劳动项目,在农耕中收获劳动成果,锻炼各种能力,也收获成长的喜悦。暑假里,孩子们几乎天天泡在田间地头,顶着烈日给作物浇水,每日记录作物的生长情况,恨不得时刻抱着“盆栽”作物。这种“化整为零”的“沉浸式”劳动课程很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农耕技术,而且跟家人、家乡更亲了。老师们表示,这种综合性强,且有家长协助和参与的劳动课程充分发挥了农村家庭的优势,孩子们在成功与失败的种植实践中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土地的温度。

    春耕成了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小学学生的必修课。在近2亩的田地里,同学们按班级分区域种植。据悉,古林镇中心小学中高年级每个班级能分到大约50平方米的专属农田,由学生全程参与种植、养护、收获,所种农作物的种类也由学生根据喜好自行挑选。记者看到,田里种着茄子、辣椒、大蒜等作物。

    古林镇中心小学校长林群说,今年学校首次开设春耕劳动课程。“劳动期间时不时有孩子问我草为什么要锄掉、马铃薯为什么要斜着种等问题。”学校科学老师胡金伟说,“劳动教育里蕴含了许多科学知识,亲手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孩子们回头都会主动翻书、上网查,这样的学习模式比反复读背效果要好得多。”

    

    弘扬家乡的文化

    

    

    奉化区白杜小学所在的西坞街道白杜村是奉化越窑青瓷的重要产地之一,附近曾有大量越窑遗址被发现。在劳动课程的建设中,该校将家乡的历史文化融入其中,积极打造“草木奉窑”特色课程,新添置了煤气窑、电窑、拉坯机、工具台等制陶器具,开设“草木奉窑”创新实验室,聘请高级工艺师为学生授课,在劳动实践中弘扬家乡的历史文化,希望“草木奉窑”的温度能点燃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

    据介绍,学校已开设陶艺制作、素坯施釉、器皿烧制等多门拓展课程,以三、四、五年级学生为主组建社团,每周开展教学活动,从专业教师示范到学生自己动手,努力让学生全方位、深入地接触“草木奉窑”文化,用双手制作有温度的奉窑作品,让奉窑在现代校园中重现活力。

    该校“草木奉窑”课程负责教师蒋维给社团孩子上的第一课就是介绍“奉化越窑青瓷”的历史,以图文形式展示学校附近的越窑遗址和其中出土的越窑青瓷文物。“每次讲到越窑青瓷的历史和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孩子们的眼睛总是亮亮的。连教室墙上挂的文物照片他们也能看很久。”蒋维说。

    “我最满意的作品就是模仿东汉熹平四年越窑青釉瓷熏炉制作的,为了做好它,我查了很多资料,也因此看到了很多白杜出土的文物的图片。我的家乡有这么悠久的历史,真的很自豪!”学生胡爱李说。

    “‘居敬桥’是孩子们烧制的第一个青瓷‘大件’,全长0.6米,6名师生花费二十几天制作完成。”校长邬建军介绍了“居敬桥”的制作过程,制作方案是师生们商量后定的,他们实地考察了居敬桥这一家乡的文化地标,成品已被学校大队部收存。“每一堂‘草木奉窑’课,都是一堂‘家乡课’,亲自查找资料、亲手制作奉窑作品让孩子们的心与家乡贴得更紧。”邬建军说。

    制作灰雕、古法造纸、制作皮影戏等等,追寻当地文化的足迹,在甬城其他学校也很常见。灰雕又叫墙身画,过去常用于墙面、檐下、门楣等处,上色后看起来像陶塑,有吉祥喜庆之意,老宁波人特别喜欢,但随着现代装修的兴起,几近失传。如今,这项老手艺被海曙区冯家小学的一群孩子玩活了。学校不仅建了灰雕操作室、展览室、工具室等,还请来灰雕传承人长期教授。课程还融合了宁波本土雕塑文化,不断更新迭代。

    

    做出家乡的味道

    

    

    每周总有一天,奉化区武岭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内会飘出阵阵古法烘烤的饼香味,这是该校今年刚开出的全新劳动课程“五灵手作”的课堂。

    今年6月,武岭小学、蒋家龙门千层饼非遗传承暨劳动实践共建基地揭牌,学校邀请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溪口千层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蒋家龙门千层饼负责人蒋定君为孩子们授课,讲述溪口千层饼的发展历史,传授揉粉、搓馅、擀皮、烘烤等制饼手艺。学校面向4年级学生开设“五灵手作”劳动课程,把“溪口千层饼制作技艺”非遗传承暨劳动实践课程常规化,让学生们尝试亲手做出家乡的味道。

    学生们很珍惜每周一次的劳动课程。学生马莉涵在第一堂手作课后,兴致勃勃地介绍了跟着师傅学习千层饼制作第一道工序——搓馅的过程。“馅料要搓成长条,均匀分成若干小块,最后要搓成一个小圆球。”蒋宇琪说,“我学得很认真,就想看看自己做的千层饼跟蒋师傅做的是不是同一个味。”负责教师王娜介绍,这门“学做家乡手艺”的课程在学生中很有人气,大家都把学会师傅的手艺作为目标,约定等学会全部流程后,要请师傅尝一尝、评一评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想把这份“家乡的味道”带给更多人品尝。

    海曙、鄞州的一些学校则将学会做家乡菜肴列入孩子们的劳动必修课。广济中心小学有一堂传统美食课,每个学生每年需学会做1道到2道宁波特色美食。这堂劳动课已坚持了六七年。葱油饼、烧麦、腐皮包肉、汤圆、粽子、灰汁团、冬至汤果……通过这些美食的制作,师生们完成了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承。

    

    

    无论孩子走到哪里 家乡是记忆中的乐土和牵挂

    

    

    

    劳动教育怎么开展?一直是教育界思考的一个问题。之前,由于学业负担过重,培训过度,孩子们几乎鲜有时间去干些与学业无关的事情。随着“双减”政策的持续推进,留给孩子们的自主空间和时间多了起来。

    在校园内开辟农田,每个班级分上一小块田地春种秋收;在校内开展立体种植,推出丰收节;让孩子们领养领种学校农场里的小动物和农作物;校园内开出上千平方米的劳动场所,用于农作物种植、美食制作等;将一些无土栽培、自动灌溉等科学元素融入农耕中……甬城不少学校可谓动足了脑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们的劳动不是机械的简单重复,而是蕴含不少的创新元素,赋予劳动新的含义。

    在实践中,老师们发现,孩子们说起外面的世界来头头是道,见多识广,却对脚下这片土地知之甚少。比如说,家乡熟视无睹的小吃到底有多大名气,这片土地上先人哪些技艺曾名噪一时。很多农家子弟对家中的农作物十分陌生,对土豆、花生等是怎么种出来的,基本无感。在孩子们的心中,家乡只是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记。

    怎样让孩子们脚踏实地,深度感知脚下这片土地的习俗和文化,从而内心与故乡紧紧相连。记者欣喜地发现,今年甬城各学校的劳动教育很好地补上了这一课!越来越多的学校推行与一方水土相关的本土化劳动教育。这些基于当地自然资源、地域特色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学生兴趣所在的课程,让孩子们与自己生活的一方水土重新发生连接,从而增进对家乡和自我的认同。

    经历一番劳动,孩子们对于家乡不再模糊,家乡变得具体可感,可寄托情感,是记忆中的乐土和心底的牵挂。这样,将来,无论这些学生走到哪儿,他们都会是有“根”的人。(蒋炜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