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政治纵深·人民政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运动宁波”添动力聚合力

政协委员就“聚力打造‘运动宁波’城市品牌”建言献策

宁波发展滨海运动大有可为。(项烨 何峰 摄)

    

    

    

    

    

    

    

    

    记者 何峰

    

    里约奥运会上,宁波籍运动员石智勇凭借“石破天惊”一举,夺得了宁波体育史上首枚奥运金牌;东京奥运会上,宁波籍运动员杨倩、石智勇、汪顺、管晨辰共夺得5枚金牌。

    竞技体育屡创辉煌,全民健身运动也随之越来越“火热”,中国奥委会9月16日授予宁波市“奥运冠军之城”奖杯,“运动”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名片”。“运动宁波”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是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构成要素和重要标识。随着第19届亚运会的临近,打造“运动宁波”城市品牌迎来了重要“窗口期”。

    10月11日,市政协十六届三次常委会会议举行,着重就“聚力打造‘运动宁波’城市品牌”进行专题协商。今年6月份以来,市政协组织40多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组成4个课题组,围绕后备人才、全民健身、体育产业、滨海运动等开展调研,最终形成4个报告。常委会会议上,4个课题组的代表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为“运动宁波”蓄势待发进一步添动力、聚合力。

    

    科学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运动宁波”需要竞技体育的引领。竞技体育好,全民体育的热情就会高涨,尤其是青少年,会争相体验,迅速形成热潮。

    宁波能否再创竞技体育辉煌,关键是能否培养更多有影响力、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而优秀运动员的培养,需要后备人才基础作支撑。第一课题组将调研方向瞄准了“科学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培养的‘苗源’供给还不够充足,培养的‘摇篮’质地还不够坚实,培养的出路问题还不能解忧。”代表第一课题组发言的徐建成委员开门见山,首先指出在调研中发现的关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三个问题。

    宁波是一座智力育人超强的城市,但体育也能育人成才的观念却一直没有得到普遍认可。课题组发现,“就‘苗源’看,目前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仍以体育系统专训学校、基地为主,‘苗子工程’的量和面难以拓展。引进人才的培养工作制约因素多,体校招生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市区选苗难度更大,体校学生多为农村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路径问题,课题组认为,宁波应坚持走“苗子工程”与“学生运动员”培养并举的道路:打造既能培养本土竞技精英,又能吸引全国体育人才集聚的高地,积极探索以体校发展为核心、学校体育为依托、社会体育为基础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要壮大后备人才‘底盘’的基数。”徐建成委员在发言中建议,坚持“本土培养”和“引进培养”相结合,强化运动员编制保障,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切实改善训练条件,壮大优秀后备人才的选取空间。同时,通过体教融合培育竞技体育“学生运动员”,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学校组建运动队,发挥体育后备人才的乘数效应。着眼未来,重点关注帆船帆板、赛艇、沙滩排球、击剑、射箭等市场化认可度高,又契合宁波滨海大都市气质的竞技体育项目,鼓励扶持社会机构为开辟“奥运战略”新赛道培养后备人才。

    要出现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关键一点是解决体育人才成长成才的“后顾之忧”。

    “发展体育职教,打通后备人才的升学通道;孕育多元化体育职业,拓展后备人才的从业空间。”在发言中,徐建成委员从升学和就业两个方面入手,针对性开出“方子”。

    在运动员最为关注的就业方面,课题组建议通过市场化方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具体来说,有三条路径。”徐建成委员进一步阐述,努力培育新时代涉体领域的各类从业者,为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竞技训练提供体育服务业供给;着力推动全民体育与竞技体育的互动协同,拓宽全民健身消费和参与竞技体育消费的市场供给渠道,构建‘体育+’的产业体系,让后备人才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可充分择业和勇敢创业;系统性地建好体育职业化专业运作模式,以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激发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热情。

    

    推进全民健身运动

    

    

    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厚积方能薄发,只有全民健身成潮涌之势,才会涌现出更多运动健儿拼搏赛场。

    第二课题组将调研方向聚焦于“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持续提升‘运动宁波’城市活力”。

    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42.2%,城乡居民体质合格以上人数比例为94.1%,位列全省前列。但要打响更高水平的“运动宁波”城市品牌,依然存在健身设施还不足、健身氛围还不够浓、健身水平还不够高等短板。

    “截至2021年年底,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52平方米,青岛人均为3.29平方米;2021年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42.2%,扣除在校学生因素为30.6%,青岛为49.5%;我市传授体育技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目前约占总人口的0.26%,青岛为0.29%。”代表第二课题组发言的崔立琼委员,一一对比宁波和青岛等同类型城市的全民健身运动相关数据,并以PPT形式呈现在会场屏幕上,让大家对“问题和短板”有了直观感受。

    根深才能枝繁叶茂。如何推动宁波全民健身进一步热起来、火起来?课题组就场地设施、文化氛围和健身水平等三方面提供“施工图”。

    “要扩大供给,让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多起来,提高人均场地面积。”崔立琼委员建议,要尽快启动奥体中心二期建设,在2025年实现各区(县、市)“一场两馆”全覆盖。加强乡镇、街道健身场地器材配备,科学规划建设社区全民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等健身场地,增加开敞式智慧化健身设施,利用好屋顶空间等“金角银边”,建设与绿环绿廊绿楔相互嵌套的“嵌入式”体育场地,不断增添市民举步可就的健身场所。

    “扎实管”和“真正放”,也是扩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的有效措施。课题组建议,要完善大中型体育场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由社会力量负责场馆的运行,提高场馆使用效能。在科学预判、严格管理、确保安全前提下,适时开放学校体育设施,而不是简单地“闭门谢客”,提高学校体育设施使用率。

    如何让全民健身文化氛围浓起来?崔立琼委员在发言中建议,加强引导,为全民健身创造有利条件;增强社会体育组织活力,掀起全民健身热潮;打造体育文化地标,彰显“运动宁波”特质。“建议谋划建设融体育人文展示、体育精神弘扬、体育知识传播为一体的体育博物馆,使之成为体育文化标志性场所、研学基地、网红打卡地;在三江口区域、市民广场、鄞州公园等设置体育雕塑雕像,以及体育公益广告、墙体彩绘与宣传标语,开设或命名城市地铁运动主题车厢、体育宣传巴士、体育主题宾馆、冠军大道等。”崔立琼委员说。

    最后,课题组还建议通过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发挥机制、加大培训推广各类运动项目力度、加快建设全民健身数字化平台等,打通科学健身指导“最后一公里”,提升宁波特色健身项目热度,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水平。

    

    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宁波举办过世界女排大奖赛、龙舟世界杯等国际国内赛事,涌现出余姚大丰、慈溪立玄、北仑海伯等一批体育名品制造企业,2020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62%,体育产业发展势头不错,但与厦门、青岛、深圳等城市相比,差距仍不小。

    “体育品牌赛事活动不仅能提升城市的影响力,还能拉动城市经济增长。2020年厦门马拉松赛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1亿元,间接经济效益3.2亿元。”第三课题组的调研重点是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发言的王琦峰委员以群众最有感触的体育赛事入手进行分析,“厦门、深圳等城市成功打造了高端品牌赛事。相比之下,宁波缺少拿得出手、影响力大的品牌赛事活动。急需依托重大品牌赛事提升城市影响力,并通过形成‘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旅游;单人竞赛,多人消费’的新模式带动消费。”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市体育产业发展还存在体育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体育赛事对经济贡献度相对较低、体育产业发展支撑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

    见招拆招,课题组认为,要充分发挥宁波资源、地缘、制造强市、消费试点市等优势,不断激发体育创新活力、市场活力,提高发展效率,加快形成与体育强市相匹配的产业发展格局,使体育产业成为经济绿色发展的新动能。

    “要坚持创新引领,推进体育产品品牌建设、优化体育服务业态、深化产业融合,打造极具辨识度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王琦峰委员进一步展开说,加快体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鼓励企业加快产品技术创新,提升体育产品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发展帆船等水上运动产业和健身休闲、竞赛表演等体育服务业,重点培育年轻人喜爱的冲浪、滑板、壁球、滑雪等时尚项目;推动休闲体育运动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开发吃、住、行、游、购、娱等多要素综合性文旅产品,打响“体育+文旅”“体育+康养”“体育+研学”宁波品牌。

    做大做强赛事品牌,拓展宁波体育产业价值链,是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要加大综合性品牌赛事招引力度。申办全运会等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全力打造国际水上运动目的地,引进国际精品赛事,扩大宁波体育国内外影响力,并通过大赛带动体育服务消费,引领体育服务业升级。”王琦峰委员建议,要重视打造原创IP品牌赛事,利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阳明文化”等城市IP,以“甬马”、滨海运动、山地运动、电竞等一系列自主IP品牌赛事为抓手,提升赛事开发和运营能力,力促规模升级、品牌提升。要构建专业化赛事体系,重点建设排球、篮球、滨海水上运动赛事平台,大力引进职业联赛,发展赛事经济,增强我市赛事规模效应。

    此外,第三课题组还建议,要加强要素保障,创新体育场馆设施运营模式,加大体育产业投融资力度,完善体育产业人才政策,持续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

    

    大力发展滨海运动

    

    

    我市正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大力发展滨海运动,对于充分发挥我市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第四课题组把目光聚焦在“大力发展滨海运动”方面。

    宁波发展滨海运动有条件有基础,尤其是去年以来,中国皮划艇协会、中国赛艇协会总部基地和中国皮划艇、中国赛艇国家训练中心,以及萨马兰奇航海运动基金先后落户宁波,为我市滨海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宁波发展滨海运动总的来说起步较迟,存在管理体制不顺、发展水平不高、参与人群不广等问题,与青岛等同类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代表第四课题组发言的徐健委员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

    课题组认为,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完善制度,创新举措,在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要素支撑的同时,突出产业重点,彰显发展特色,使滨海运动成为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硬核”力量。

    “岛上、岸上、海上”联动发展,课题组的建议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要做大滨海运动休闲业。充分利用江湖湾海等资源,在发展传统滨海运动项目的同时,注重发展滑水、潜水、摩托艇、风筝冲浪等新兴时尚运动项目及滨海拓展训练、海岛度假探险、海洋航空、深海体验等活动。引导有条件的景区拓展滨海运动休闲项目,鼓励旅行社结合赛事活动设计开发文旅产品和线路,建成近千公里沿岸慢道,实现‘岛上、岸上、海上’联动发展。”徐健委员建议,要做精赛事表演业。完善滨海运动赛事体系,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形成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办赛形式,以专业竞技赛事带动普及型群众赛事,“重点培育打造帆船、帆板、沙滩足球、沙滩排球、皮划艇、赛艇、龙舟等赛事,打造地域特色品牌项目,加强与相关协会组织的合作,谋划申办国际性赛事;借助‘中国宁波一号’帆船队的国际影响力,引入世界级帆船赛事;继续申办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积极谋划世界龙舟联赛。在世界海洋日期间举办宁波‘一带一路’海洋节活动。”

    课题组还建议,充分利用宁波智能制造的优势,整合宁波滨海运动装备制造特色企业资源,延伸宁波的体育健身用品制造产业链。鼓励企业开发适合国内海域条件、运动喜好的产品,从目前的以运动服装、钓竿等产品为主向皮划艇、游钓艇、龙舟等产品拓展。

    鲜明的主题、详实的数据、具体的对策……这次协商建言,交流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有助于推动体育运动成为时尚宁波的靓丽风景。

    市政协主席徐宇宁指出,体育运动始终与经济发展、人民富裕、民生福祉、美好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市委把“运动宁波”作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共同富裕先行市的重要内容。市政协将在协商建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优势,持续聚焦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名城,为宁波体育运动事业添薪加柴,共同擦亮“运动宁波”金字招牌。

    

    久久为功,打造“运动宁波”城市品牌

    

    

    “运动宁波”是宁波展现城市活力、塑造城市品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新抓手,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运动”是不变的潮流,尤其是奥运会、世界杯之后,茶余饭后人们热衷谈论赛事,运动场上人满为患,迅速掀起一个关注高潮。在交流中,委员们一再提到,打造“运动宁波”城市品牌,要加强顶层设计,要注重久久为功。

    要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市民追求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打造“天天能健身、处处可健身、人人会健身”的生动局面,让体育运动成为市民健康生活的新风尚。这既是“运动宁波”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内涵和标志,更是托起“奥运冠军之城”这颗明珠的坚实地基。

    要定期开展群众体育赛事,选取群众参与度高、具备商业价值、带动效应强的比赛项目,“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天天有健身”,打造市、县、乡三级赛事体系,定期开展覆盖全市的比赛和活动。鼓励群众围绕品牌赛事组建社区运动队、俱乐部,鼓励社会力量主办、协办群众赛事活动,通过多层次、广覆盖的体育赛事活动,不断激活全民运动热情。

    要引进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帆船、帆板、赛艇等赛事,结合宁波资源特色、群众体育基础,因地制宜办好“一地一品”特色体育赛事,助力打造具有宁波辨识度的赛事品牌,扩大宁波体育国内外影响力,提升宁波城市知名度。

    多管齐下,久久为功,推动体育运动成为时尚宁波的靓丽风景,真正成为“全民健康的基石、产业发展的支柱、奋斗精神的动力”。(何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