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翔 “秋风起,蟹脚肥”,正值吃大闸蟹的时节,大闸蟹频频出现在各大直播间。消费者购置了蟹卡蟹券,却在兑换时遭遇重重陷阱:高标低售花样多,兑换信息不明;卡券兑换困难,无法正常使用;大闸蟹品控差,质量不佳……本是方便消费者的蟹卡蟹券,俨然成了“一纸空蟹”。 螃蟹是比较特殊的生鲜商品,食用期较长但不易保存。特别是,直接拿来送礼多有不便。早在十几年前,就有聪明的商家“发明”了蟹卡蟹券,让螃蟹以纸质券形式流通,消费者可以凭券随时提取。但是,因为蟹卡蟹券的“发行商”太多,几乎是商家就能发行,泛滥印刷的“纸螃蟹”问题多多。 蟹卡蟹券是在螃蟹尚未上市之时提前印刷,往往存在超发现象,加上并不以自家实际养殖螃蟹的数量为限,不仅螃蟹品控难以保障,提货时动辄缺斤短两,而且对应的螃蟹可能根本不存在。蟹卡蟹券并非预付订金的交易模式,而是消费者直接在购券时付清全款,属于全额预付款交易。提前拿到钱的某些商家,既无尾款制约也无其他制约,大肆缺斤短两、以次充好,有的甚至直接跑路。在法律层面,短斤缺两固然涉嫌消费欺诈,可以适用退一赔三,但消费者举证不易,且维权成本不菲,让某些商家有恃无恐。 倒腾蟹卡蟹券更易套利,以至出现会养螃蟹的不如会倒螃蟹的现象,破坏正常市场交易秩序。由于经销商往往是先赊账拿蟹券,收到客户打款后再支付蟹款,一旦“纸螃蟹”过度证券化,出现类金融风险,可能会误导蟹农生产,导致蟹券畅销、螃蟹滞销。而且,螃蟹市场价格是波动的,一旦消费者提货时螃蟹的实际价格,高于购买“纸螃蟹”时的价格,某些商家就会赖账,给提货设置障碍,让消费者“一券在手,螃蟹难求”。 脱离“螃蟹本位”的“纸螃蟹”泛滥发行必然是变味的,对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螃蟹经济健康发展的潜在伤害显而易见。蟹卡蟹券应该只是预付款交易凭证,不应该成为可以套利的变相有价证券,不应该谁都能发行,更不应该想发多少就发多少,必须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并以其实际养殖的螃蟹数量作为最高额限制。发行所得资金有必要引入类似支付宝交易等形式的第三方监管机制,在消费者正式提货时商家才能真正拿到钱款,既防别有用心者卷款潜逃,也防缺斤短两和以次充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