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治前(左)后(右)的慈溪某河道。 (冯瑄 摄) 整治前(左)后(右)的慈溪某河道。 (冯瑄 摄) |
|
整治前(左)后(右)的慈溪某河道。 (冯瑄 摄) |
|
宁波加快污染水体治理,守护一方碧水。 (冯瑄 摄) |
10月13日,根据群众投诉反映,余姚市华润五彩城某餐饮店门前有污水外溢现象,影响周边环境。 收到问题线索后,余姚市治水办会同凤山街道、华润五彩城物业,对问题点位进行核查。最终,经整改,污水外溢问题得到解决,路面重新恢复整洁。为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凤山街道督促华润五彩城物业加强沿街店铺管理,及时处置并上报管理范围内的问题;建立管理制度,加强管道运维,定期清掏清理。 水是生命之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新征程上,因水而兴的宁波,如何下好“治水”这盘棋? 今年以来,市治水办结合“五水共治”“找寻查挖”专项行动和市委“甬有碧水”攻坚行动,以限时闭环全程督促突发问题“即时改”,以难点问题“闭环解”促常态工作“长效管”,确保全市水环境质量稳定并持续向好,以实际行动全力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生态“金名片”。 前不久,江北孔浦街道在“找寻查挖”自查过程中发现,张桂家河怡江幼儿园侧排口、怡江小区怡南街8号一侧排口、怡江小区怡南街8号对岸排口,共三个雨水入河排口附近水体存在污染,河道淤泥堆积。 发现问题后,孔浦街道、江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系小区业委会、物业进行现场踏勘和沟通交流,确认截污纳管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随后立即对该问题排口进行整改。整改后,排口不再晴天排水。在对排口上游对应管道破损处进行修复后,张桂家河三处雨水入河排口目前均已杜绝晴天排水现象。为落实入河排口长效管理机制,孔浦街道加强河道巡查工作,努力提升辖区水生态环境。 从发现问题到问题整改完成,只用了5个工作日。这是全市开展水环境“找寻查挖”问题“提速清零”行动以来处置的案例之一。 结合“找寻查挖”专项行动,市治水办严格实行“一案一策”“一案一档”,在问题“发现—流转—反馈—督查”闭环机制的基础上,按照问题轻重程度,对一般问题、重点问题进行分类梳理,提高流转处置的时限要求。 “接到问题线索后,我们一般要求相关人员2小时内到达现场查看,并对现场情况进行反馈,初步拟定处置方案。”市治水办督查一组负责人介绍,根据问题类型,要求在5个至7个工作日内对处置情况进行反馈,同时,处置结果由属地进行反馈,典型问题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开“晾晒”,使“‘碧’有回响”的全流程反应机制高效运转。 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找寻查挖”专项行动已进入冲刺扫尾阶段,各区(县、市)、园区要对一般问题、重点问题和市级互查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做到“一案一策”“一案一档”,加快整改销号清零。 水环境治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宁波将坚持部门协作,共同发力促进涉水问题排查整治,包括加大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餐饮)等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继续强化对河(溪)边、海(水库)边、路边、厂(餐饮店)边、村(小区)边的巡查检查等,全力打造水清岸绿生态美景。 护水行动,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发力,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齐心守护。随着涉水问题投诉热线多渠道陆续公布,“官方+民间”联动“找寻查挖”,进一步织密了涉水问题发现处置网络和水生态环境防护网络。 在多方共同守护下,宁波已连续5年获得省治水最高奖“大禹鼎”。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11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修复河湖生态缓冲带30.66公里;全市13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100%;2个省级工业园区和24个市级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累计完成投资分别为3900万元、2亿元。 (冯瑄 王璐 舒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