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1月07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驰于空想 不骛于虚声

听,这些大学生投身实践的青春之声——

大学生和社区志愿者面对面交流。

实践团队成员采访社区居民。

团队口述史成果汇编。

    

    

    

    

    

    

    记者 黄合 通讯员 卢腾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面对殷殷期待,广大青年如何才能加快成长、不负时代重托?本期我们邀请了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宁波团市委推出“2022我最喜爱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点赞活动的参与方,通过这些“00后”“05后”大学生的视角,讲讲他们走出“象牙塔”投身火热实践的所思所感。

    

    走到一线,收获“成长课”

    

    

    “这次的调研实践是我参加的第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刚开始时我的内心有些许惶恐不安,因为毫无经验,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压力还是非常大的。然而,在听到这些温暖人心的抗疫故事之后,我只剩下一个念头,就是尽我所能把这件事做好。”这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贸学院学生、19岁的徐一平写的一段话。

    今年7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时光记“疫”口述史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同学们走进北仑区大碶街道各个社区,深入基层一线,以口述史的形式采访战“疫”骨干,记述战“疫”经历,留存战“疫”温度,还原战“疫”故事——徐一平正是其中一名成员。

    她所采访的社区是高田王社区,位于大碶街道,逾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下辖四季华庭、灵峰公寓、清水丽庭等10多个居民住宅小区,人口上万人。

    面对面和社区干部、社工、志愿者对话交流,是暑期实践的第一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徐一平开始了解到年初北仑疫情那些奋战在一线的社工、志愿者们在高压状态下的付出和汗水——

    社区干部王琼芳不顾女儿的高烧坚守一线,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她说:我不仅是一位母亲,我更是一名社区干部;

    年逾古稀的顾国安会长以及他所组织的老年协会成员挺身而出,在社区轮流站岗执勤。他说:虽然组织上也很照顾我们,一线都让年轻人上,但是我们还是闲不住,都想要为社区的防疫尽一份绵薄之力;

    青年志愿者明星刘开信第一时间返回社区担任志愿者维持核酸检测秩序,他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总能拨云见日,迎来黎明……

    “通过这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我在基层体味到不一样的人生,收获不一样的成长,真切感受到北仑特色微网格在基层发挥的重要作用,也真切感受到了关键时期大家同心同向、群策群力所迸发的强大合力。”徐一平说。

    不仅仅“被感动”,徐一平还在发放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学到了一门名叫“成长”的宝贵课程。

    有些居民以为他们是骗子,还没等志愿者开口就直接拒绝,有些居民听不懂普通话需要讲方言……一开始遇到的不理解不配合以及遭到质疑时感到的委屈,并没有打倒这些年轻人。在摸爬滚打中成长,在与人沟通中成熟,自身的抗压能力、情绪自控能力也都有了明显提升。

    “感谢有这个暑假,正是因为有这个实践,我们才真正去基层,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奋斗诠释青春,让我真正懂得怎么做一名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青年。”徐一平深有感触地说。

    

    入脑入心,学好“思政课”

    

    

    秋季学期开始后,一份近2万字的社区战“疫”口述史材料送到北仑区大碶街道学苑社区党委书记胡碧慧的手中。

    翻开材料,战“疫”情景重现眼前:2022年1月1日,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北仑区,大碶街道学苑社区中河丽园小区38号楼发现确诊病例,1月2日封闭管理,1月8日解封,本文真实记录战胜疫情背后的动人故事……

    “这次口述史采访,无论是社区干部,还是社工、志愿者,都用最朴实的语言和最真挚的情感,还原了伴随着新年钟声一同到来的战‘疫’过程中难忘的人和事,充分体现了大碶街道‘微网格’疫情防控社会治理创新汇聚起的强大动能,对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来说是见证浙江省‘坚持人民至上、抓实疫情防控,在大战大考中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生动一课。”团队指导教师如是说。

    同样是19岁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叶锡豪,曾经还不是特别理解,什么是“将青春的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广大青年应该如何“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直到这次实践,当他走入人群、走入社区、走到一线,他才深刻体会到,作为青年,要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奋勇前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走入基层,深度挖掘社会需求,探索社会缺什么样的青年,缺什么样的人才,结合理论知识,根据实际出发,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扎出进步,扎出效果,扎出人心向背,交出无愧于群众的满意答卷。”叶锡豪说。

    “通过本次口述史调研,我深刻感受到了宁波基层社会治理的速度和温度,感受到了危急时刻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的责任担当,感受到了疫情面前群策群力的小城大爱,以后我也想留在宁波工作。”来自湖南的实践团队成员徐子晴说。

    21天的暑期实践中,每一次聆听,每一次记录,都是对大学生们的教育洗礼。鲜活的人物,典型的事迹,深深感染着实践团队的每一个学生,帮助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更加深刻地理解党员干部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社会基层治理的艰辛和不易。

    与此同时,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青马工程——“博笃”人才学院团支部与北仑区大碶街道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红色理想讲堂”,目前已将暑期实践成果形成了6册近15万字的口述史成果集。下一步团队将把这些成果精心打磨成理论宣讲内容,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走街串巷走村入户,真正做到“声”入人心。

    

    不负韶华,上好“人生课”

    

    

    青春,百年大党与生俱来的鲜明基因;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高度,对做好青年工作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不断推动青年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如何更好地激励广大青年在火热实践中贡献光与热?1997年以来,依托宁波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载体,一批又一批的甬城学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摸爬滚打,向实践学习、向人民学习,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中增本领、长才干,实现了人生价值,以实际行动证明了甬城学子大有希望、大有可为。

    今年,宁波市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为“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聚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党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历史意义,学习党领导下中国青年运动的百年历程,团结引领青年学生深入学习感悟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信心、奋发作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青春力量。

    其中,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确定了10个重点方向,分别是理论普及宣讲团、党史学习教育团、乡村振兴促进团、发展成就观察团、民族团结实践团、共同富裕实践团、数字化改革实践团、文明新风实践团、美丽宁波实践团、反邪教宣传实践团;针对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确定了5个重点方向,分别是“人生三部曲”实践团、“我与宁波共成长”实践团、“我为数字化改革献一计”实践团、“践行我们的价值观”实践团、“文明宁波我先行”实践团。

    在突出主题主线的同时,主办方还立足构建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将暑期实践活动开展与“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返家乡”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引导青年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提高社会化能力,注重将社会观察、知识积累、实践思考等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建设性意见和举措,引导青年学生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

    “我们希望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进程中努力绽放夺目的青春之光。”主办方相关工作人员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