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畅 据昨天《宁波日报》民生版报道,镇海区在调查中发现,一些老底子的劳作正在慢慢淡化。孩子们对制“风糕”、腌咸蛋,做笋干咸齑、灰汁团、冻米糖,包粽子等富有地域特色的劳动基本没有印象。为此,该区将老底子的劳作融入当下学校劳动课程,在劳作中潜移默化地完成文化的传承。 在我看来,开设“宁波老底子劳作课”好处多多: 一是富有亲近感,引导“好学”。上述宁波老底子的劳动活计,学生虽然“基本没有印象”,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享用,因而一旦被纳入劳动课程体系,则必然因富有亲近感而激发他们“好学”的兴趣。 二是体现联动性,易于“衔接”。这些老底子的劳动活计,既是一些生产厂家的独门绝技,也是散落在学生家庭里老人们的手艺。这必将有利于激发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 三是了解过往史,感受“发展”。学生通过老底子的劳作,了解宁波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感受社会发展带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从而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四是铺设传承桥,擦亮“品牌”。学生对富有地域特色的劳动“基本没有印象”,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传统劳动技艺面临失传的问题,而今将此列入课程体系,则必将让学生在劳作中潜移默化地完成文化的传承,并在平添浓浓乡愁的同时,擦亮其金字招牌。 当然,建起宁波老底子劳动课程体系,并非意味着万事大吉、大功告成,还要充分挖掘“师资”,坚持开门办学,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领悟独特的文化价值。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民生邮箱187168466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