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迎娉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新论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从理论逻辑上,我们要辩证地把握“能”“行”“好”的关系,既看到“能”和“行”是因为“好”,还要看到“两个行”要具备主体力量。这里面有三个辩证关系值得思考。 第一个辩证关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是因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两个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这个掌握理论的主体力量“能”。在百年党史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两个结合”中使精神上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学习到主动探索创新的历史转变。正是因为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运用和发展,科学理论才能变为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个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是因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两个行”是因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变革作为现实场域。“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好不好,主要看能不能契合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能不能解决这个国家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百年奋斗,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因此,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同时,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整个中国的伟大变革、中华民族呈现出的新面貌,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提供了现实场域,让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第三个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行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之间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关规律等,为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是改革开放、全面脱贫等一个个中国奇迹的理论底色。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能为我们怎样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现成答案。这要求我们要有超越“本本”的自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越发认识到,只有坚持两个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作者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