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1月27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疫情防控下,外籍志愿者的温暖坚守

    

    

    记者 蒋炜宁

    

    到食堂打包早餐,然后骑上电动自行车,送到一幢幢宿舍楼下,交给楼下等候的“大白”,再由“大白”上楼交给隔离中的师生。普拉蒂夫·霍利亚一天的志愿服务开启了。

    早餐后送中餐,再送晚餐,对有特殊餐饮需求的外籍学生,普拉蒂夫·霍利亚还得上楼逐一敲开房门精准投放,从凌晨4点半一直忙到晚上9点半……在宁波诺丁汉大学校园里,他穿梭不停,微信运动的步数超过了2万。

    3天前,宁波诺丁汉大学疫情防控拉响警报,普拉蒂夫报名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白色防护服、轻便的跑鞋、蓝色绒线帽、N95口罩成了他的着装标配。

    今年33岁的普拉蒂夫是一名印度裔英国人,来宁波诺丁汉大学任教5年了,是该校体育部主任。他从16岁就开始做志愿服务工作了。“这不仅是一种体验,还能帮到他人,更能从中获得多种能力。”他说,在宁波的这5年里,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这里的人们非常友好。虽然做一名抗疫志愿者会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但跟不同类型的人接触,协助处理各项事务,从他们身上感受齐心协力抗疫的力量,满满的正能量。

    普拉蒂夫的同事告诉记者,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做抗疫志愿者了。今年9月刚开学时,普拉蒂夫就承担了给静默中的学生送餐的工作。

    焦虑、担心、不安……面临转移隔离,学生难免会有这些情绪。普拉蒂夫在送餐时,会附上贴心的宽慰,鼓励他们:“只要我们有信心,一切都会好起来!”

    昨天中午,送学生去隔离酒店的大巴要出发了。这时,一个崴了脚的学生正一瘸一拐地赶过来。普拉蒂夫看到后,立马把电动自行车开到他身边,接上他送到大巴前。

    送餐、送水,普拉蒂夫有时候更像一个管家。有的学生对某些食物过敏,有的外籍学生是素食主义者,各种个性化的需求,他都会仔细记录、协调对接,尽力满足他们。

    普拉蒂夫说,在这次志愿服务中,他与学生、老师、工勤人员,还有大量的社工打交道,深切感受到大家拧成一股绳的劲儿。他为自己也是其中一员而自豪。

    疫情防控期间,普拉蒂夫一直是一张行军床、一个睡袋,睡在学校的体育馆里。采访中,他还跟记者聊起了最近火爆的世界杯赛事,忙里偷闲瞄几眼足球赛是他放松的法宝。

    宁波诺丁汉大学商务拓展中心主任大卫·福斯特也是一名志愿者,来宁波12年了。这个爱尔兰人中文说得很溜。他已经连续做了3天“大白”,敲门送餐,联络隔离转运,主动承担与外籍师生的沟通联络任务。昨天仅沟通联络的通话时长就达5个小时。

    “昨天对接了30多个外籍人士,每个人都有很多细节要敲定,基本上得四五通电话才能搞定。”已经3个晚上睡在办公室的他乐呵呵地说,疫情防控让同事间联系更紧密,全天候在一起做协调工作,就像在一个大家庭里,人与人的关系很亲近。

    据了解,针对校外隔离师生,学校也建立了与隔离点的协调机制,通过辅导员、网格员,专属邮箱、电话热线等线上线下方式与他们沟通,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同时线上教学也在积极地准备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