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01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世纪50年代初, 我在日湖边工作生活”

年届九旬的老先生发帖回忆“古日湖”


张老先生手绘的日湖位置草图。(引自网友帖文)

    

    

    

    

    

    

    

    编者按

    

    

    宁波日报报网端《众筹新闻》栏目“寻访古日湖”系列报道推出后,引发大家关注。部分文化界人士还热心撰文钩沉,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加立体和鲜活的古日湖。近日,一位年届九十高龄的老网友在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发帖,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的日湖风貌,为我们奉上了一份珍贵的记忆。

    

    记者 张弛 

    

    亲历者发帖:1953年的日湖是这样的

    我是1934年生人,曾长期在宁波市财税系统工作,1953年1月1日至1954年12月31日,我作为一名税务派出机构工作人员,在日湖边的原日湖小学空校舍(单位办公借用的场地)工作、住宿、生活,足足730天。

    工作中,我的联系对象是当时的饴糖厂、五和布厂和排席工场等,手绘地图中所标“日湖”应该是当时日湖的中心,在采莲桥的北面。我曾居住的日湖小学专用埠头就靠近日湖的中心。湖面的占地面积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当时从采莲桥向湖面望去,可以看得出湖泊是椭圆形状。

    对此日湖位置的回忆,有两个我亲眼见到的事例——

    第一件事是在1953年夏天,有人游泳不慎溺水,经多人用船(人不敢下水)打捞无果,附近居民说不要捞了,这里没有河底,说明水非常深。

    第二件事发生在1954年夏天。当时因天旱,许多河见底,日湖小学专用埠头也见底了,我们担心有小偷从干涸的埠头进入,所以十分留心埠头门的关闭。当时的日湖周边也都见底,而中间一大块的水面还是非常青(水很深显得水色青)。

    同时,工作期间,我在位于开明街的“三法卿”总机构吃饭,每天走开明街、三角里(三角地)、南大路(解放南路),对这一带地理位置比较熟悉,所以回忆的草图基本准确。

    记者登门,听张老先生讲述记忆中的古日湖

    在看到张老先生发布的回忆文章后,《众筹新闻》栏目组立即与张老先生取得联系,并于前天下午登门采访。

    张金根老先生家住卖鱼路附近。尽管已年届九旬,但他精神饱满,并将我们迎进家门。

    他告诉记者,退休前后,他曾任宁波市财政税务局稽征管理处处长、浙江省税务学会理事等职务。11月19日的《宁波日报》报道,勾起了他在古日湖边生活工作的回忆。为此,他还饶有兴致地画了一幅当时古日湖的地图。最后,他在11月27日下午,将上述文字和图片上传到了宁波民生e点通平台。

    让记者惊讶的是,他告诉记者,这篇帖子是他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我退休后一直在协会工作到75岁,所以经常会用到电脑。”张老先生向记者解开了这个秘密。

    “上世纪50年代日湖的中心水域位于采莲桥北面,而至于往南的解放南路这一段是一条河,水不深。和现在的卖鱼河差不多。”他说。

    将他描述的方位与《宁郡地舆图》上的古日湖位置进行对比可发现,以采莲桥为参考坐标,张老先生所述的上世纪50年代的日湖方位,就是《宁郡地舆图》中记载的日湖北侧水域。

    对此,宁波文化旅游研究院文史专家周东旭认为,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采莲桥北侧到三角地,即现宁波广电集团(开明街)、屠呦呦故居一带,确实有一片比较大的水域,是日湖的一部分。同时他指出,过去的地图“比较写意”,并非按照准确的比例绘制,因此在1914年发行的《最新宁波城厢图》上看起来,这里只是一片类似河流的水域。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日湖的回忆,欢迎您继续参与我们的讨论。

    众筹新闻,我们一起完成的新闻!请大家将身边的温暖、感动或遭遇的困境,通过以下方式告诉我们,线索一经录用还可获得一定的报料费:

    1.通过甬派报料通道;2.拨打宁波民生e点通热线81850000;3.微信搜索“nb81850”,关注后留言;4.登录宁波民生e点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