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①:极氪未来工厂生产车间。 图②:拓普集团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线。 图③:宁波前湾沪甬人才合作先锋区。 |
|
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波前湾新区管委会办公室供图) |
记 者 黄程 通讯员 赵春阳 卓松磊 虞昌胜 杭州湾南岸,又一次见证历史! 昨天上午,通苏嘉甬高铁正式开工建设。世界最长跨海铁路桥将带领前湾新区进入“双桥时代”。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对于跨海大桥带来的红利,作为“近水楼台”的前湾新区,最有发言权—— 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大桥通车之后,位于南岸“桥头堡”的杭州湾新区应运而生。伴随着车辆穿梭,项目、资金、人才、信息等源源不断地涌向新生的希望之地,一座大桥撬动了一个经济圈。 从2010年挂牌成立至今,12年砥砺奋进,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3.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9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134.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71.2亿元。与12年前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增加了12倍,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6倍,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了8倍,财政总收入增加了17倍,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 如今,伴随着通苏嘉甬高铁开工建设,前湾新区上下对未来发展的憧憬有了更具体的指引。 “跨海大桥就像一根杠杆,将撬动新区再次腾飞,迈向更高质量发展!”宁波前湾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新区发展的三大‘聚焦’分别是聚焦高质量发展构建世界级先进产业体系、聚焦新动能培育打造大湾区创新创业高地、聚焦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沪浙合作发展,通苏嘉甬高铁开建,将从交通、产业、人才等方面给新区带来全方位赋能,推动前湾为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最长跨海铁路桥入列, “海陆空”交通体系日趋完善 依托独特区位和跨海大桥带来的交通便利,前湾新区雄心显露,能量场辐射整个长三角。 坐拥优势,还要做足优势。在交通这块“长板”之上,前湾新区还在继续奋力攀高。眼下,除通苏嘉甬高铁外,十一塘高速公路、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前湾新区通航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新区“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正在不断完善,长三角南翼黄金节点城市呼之欲出。 十一塘高速公路路线规划全长约24.297公里,起点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服务区向北约4.13公里,设新区北枢纽互通与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向东于十一塘海堤外侧约200米布线,与正在谋划的沪甬跨海大通道设置互通连接。 十一塘高速公路项目负责人表示,该高速公路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新区路网,充分发挥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功能,优化杭州湾南岸区域路网结构,对带动宁波北部区域交通统筹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在新区境内,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除利用原有的新区西互通外,还将在路湾村的梁周线北延段上新建庵东西互通。届时,新区前往杭州,可实现全程高速。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作为唱响杭甬“双城记”的重要标志性工程,预计于明年底建成。 杭甬复线是国家公路网规划的重要内容,其中宁波一期项目是宁波舟山港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疏港线,便捷连通港口之后,新区作为中国(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首批园区,将大大降低跨境电商和汽车零部件出口的物流费用。 通航方面,新区通航机场为A1类通用机场,去年获得宁波市发改委项目核准及初步设计批复。根据《浙江省通用航空布局规划2020—2035》,新区通航机场为省区域型通用机场,承担区域通用航空运营的综合服务保障。机场定位为国内一流通航高端智造基地、沪杭甬公务机核心保障基地、大湾区通用航空运营保障基地、通航全产业链创新示范基地。目前,场道工程施工已进场开工建设,地基基础处理工程的清表、场地平整等工作已完成。 全面拥抱新能源, 世界级先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2年初,上汽大众项目落户宁波,与吉利汽车携手圆了浙江“造汽车、造好车”的梦。大众、吉利两大整车龙头联袂带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序幕由此拉开。 如今,从整车生产、零部件配套、研发、销售、检测到人才培养,前湾新区已成为长三角汽车板块中产业链最长、涉及领域最全的地区之一。 目前,新区拥有上汽大众和吉利汽车两大整车龙头,涵盖大众、奥迪、斯柯达、吉利、极氪、领克、smart等7大品牌,同时集聚发动机、电池包、变速箱等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150余家,基本培育形成集整车生产、零部件配套、研发、销售、检测及人才培养等于一体的汽车智造全产业链。去年,汽车产业实现规上产值1014.4亿元,占到宁波汽车产业产值的36%、全省的18%。 这样的成绩足够耀眼,但对于致力于构建世界级先进产业体系的前湾新区来说,并不能就此止步。随时代之变、顺产业方向、应企业之呼,聚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着力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一直是前湾新区引进和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梦想。 新能源风口未来已来,前湾新区如何抢抓宝贵的“窗口期”,助力宁波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之城?前湾新区的蓝图已经擘画。 2019年,前湾新区就布局落户全市首个新能源整车工厂——吉利极氪工厂,并协同引进威睿、拓普等一系列重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全力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方向转型。 “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前湾新区将全力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方向转型。”宁波前湾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拥抱新能源是前湾新区汽车产业转型迭代、结构优化的目标。力争2025年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突破1000亿元,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成为宁波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的头部阵地。 今年以来,新区累计签约落户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重大项目8个,合计总投资141亿元,其中投资30亿元的浙江省绿色智能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创新中心,是浙江省首批建设的6家省技术创新中心之一,也是全省唯一围绕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省级平台。拓普集团在往年合作的基础上,今年又分别建设智能驾驶系统项目和热管理总成及空气悬架总成项目,目前,拓普已有7个项目落地新区,计划投资超180亿元,今年产值预计超过60亿元。 与此同时,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子元器件企业也在前湾新区快速崛起,这将加快提升国产车规级芯片自主供给能力,加速前湾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迭代升级。 “通苏嘉甬高铁的建设,无疑将为我们引进人才、资金、技术带来更大的吸引力,为前湾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添砖加瓦。”宁波前湾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高质量发展要素加速集聚 作为宁波全面接轨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主战场,宁波前湾新区是吸引和承载长三角区域特别是上海先进生产要素、优质产业资源和高端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 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是沪浙合作的一个典型案例。复旦杭州湾科创园作为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创新大生态下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打造具有完整创新创业生态的产业孵化和加速平台。截至目前,累计招引100多位高层次人才,其中国家级重点人才9位,引进优秀创新创业项目150多个,创新创业总投资达15亿元。 未来,得益于通苏嘉甬高铁的建成,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将立足宁波,面向长三角,甚至全国,争取在“十四五”时期将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家级创新平台。 健世科技是宁波第一家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是前湾新区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中的重点企业之一。公司人事部门负责人表示,公司有一大批管理、研发人才是从上海引进的,公司在上海也设有分支机构,“通苏嘉甬高铁的建设,将为公司员工提供极大便利,也将为我们引进新人才增加筹码。” 去年4月,沪甬人才合作先锋区正式开园。作为宁波市引才大平台,园区将承接“高铁红利”,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促进人才、信息、资金流动。今年以来,园区对接人才项目23次,引进沪上人才项目4个。“通苏嘉甬高铁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沪上人才的通勤效率,便于区内企业引进沪上科研人员和高层次人才,同时把上海都市圈的外溢人才项目资源引流到先锋区,新区发展的人才支撑将更加坚实有力。”宁波前湾新区人才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更多的人才正在抢滩登陆前湾热土。根据宁波市最新公布的人才分类认定数据,截至目前,前湾新区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数量593人;今年以来完成认定145人,同比增长20.8%。数据显示,高层次人才高度集中在吉利汽车研究院、康龙化成、吉利罗佑等高精尖产业领域。 杭州湾畔崛起人才高地,新区企业收获满满。今年1-9月,新区有效发明专利3968件,同比增长59.23%,增速位于全市第一,主要集中在智能家电、汽车及配件领域。 11月11日,202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颁奖仪式举行,方太与极氪分别斩获金、银两项大奖,这是宁波企业首次拿下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方太集团有关负责人说,通苏嘉甬高铁的开建使得新区占据了区域格局中的“黄金区位”,便利的交通物流不仅改变了交通格局,更是撬动了苏浙沪经济圈的发展,为方太的高速发展带来充分的便利条件,还从更高层面指导了方太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 “双桥时代”来临,源源不断的客流,也将为前湾新区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提供人气。宁波方特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随着通苏嘉甬高铁的建成,宁波至上海、苏州的距离拉近,将为宁波方特开发上海、苏南等地市场给予更便利的助力,宁波方特也将乘着优化长三角高铁路网布局的东风,加快成为集食、住、游、购于一体的华东首选旅游目的地,为宁波文旅行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前湾新区紧盯建设全国一流开发区目标不动摇,力争到2027年前后,进入全国开发区30强,成为浙江省大湾区建设标杆;力争到2035年前后,进入全国开发区15强,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指标居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以上。”宁波前湾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