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华 12月1日,《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第一批药品禁售清单也同时生效。网络售药迎来强监管时代。记者暗访发现,目前电商平台已经严格执行处方药网络销售实名制、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区分展示等新规,被列入网络禁售清单的相关药品也“一夜下架”。不过,部分药店仍暗“踩”红线,在处方药销售页面直接公开展示药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等信息,“走过场式开方”现象依然存在(12月6日《南京日报》)。 网络售药“走过场式开方”在一些电商平台仍以多种形式出现。比如,在一家药店,记者随意选择已确诊的疾病为“骨关节炎”,让人意外的是,后续“补充处方、病历、检查报告”流程为“选填”。直接略过,就能正常购买药品、毫无障碍。再如,某互联网医院的医生为记者进行一对一问诊,但记者无需上传病历资料,只需点击“无补充”,医生便于一分钟内开出“电子处方单”,没有任何审核。说穿了,“开处方”只是一种可以忽略的形式,目的就是为了顺利卖出药品。 这些做法,在《办法》出台之前比较常见,也是网络售药的安全性引发广泛担心的重要原因。药品尤其是处方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均须严格遵守,否则不仅不能治病,反而可能致病,甚至置患者于危险境地。多年来,网售处方药解禁之所以十分谨慎,正是基于对处方药滥用的担心。 过去出现大量“走过场式开方”,主要因为相关规则还不够明确,《办法》正式施行后,网络售药变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一目了然,如何自律、怎么监管,也不存在模糊空间,按说,这类违规行为理应销声匿迹才对,但事实上,网售药品的处方乱象仍未绝迹。倘若在新规之下,此类行为仍潜滋暗长,就容易形成破窗效应,导致新规被架空。 网络售药渠道的疏通,会大幅提升看病的便捷性,也让互联网诊疗告别“有医无药”的窘境。但毋庸讳言,安全是网络售药的前提。对于《办法》实施后的苗头性违规做法,必须冒头就打,将之扼杀在萌芽状态,以展现监管的震慑力,确保《办法》不折不扣地得到执行,从而护航网络售药模式安全稳健发展,使之成为患者求医问药的理想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