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晓峰 通讯员葛思彤)“当时,我们就想着要赶紧补救,不能让问题扩大,否则对企业来说,必然是沉重打击。感谢公安机关充分取证,并作出了不处罚决定!”说起之前厂里出的那个“漏子”,海曙区一家工艺品厂相关负责人仍心有余悸。 今年7月,这家企业在清洗水性油漆原料时,因工人疏忽导致少量污水直接进入雨水管道、排入河道。“事发突然,我们立即关闭阀门、抽离河道污水,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该负责人说。 环保部门介入后,线索移交至海曙公安分局。经过充分调查取证,公安机关认为该企业不具有“逃避监管”的故意行为,且补救及时,危害后果轻微,不构成“通过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行政违法,因此开具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 “如果企业的负责人被行政拘留处罚,对于企业来说,这可能成为一个‘信用污点’。”海曙公安分局法制大队相关负责人说,不予行政处罚并指导当事人积极改正,这种“有温度的执法”更有助于促进企业守法经营。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减轻小微企业负担,避免因无心之失引发连锁负面效应。 以法为据,在严格规范执法的基础上,优先运用提醒、责令改正等手段,引导企业自觉守法,避免“办理一个案子,垮掉一个企业”。这是海曙公安分局创新执法理念和执法方式的一个缩影。 记者获悉,近年来,海曙公安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广实行“首违不罚”“轻微不罚”机制,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 “执法的最好效果就是让人心服口服。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执法,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海曙公安分局法制大队相关负责人说,将“柔性执法”贯穿于执法全过程,能更好地发挥法律指引、教育、规范的作用。今年以来,他们共对36名首次违法且违法情节轻微的当事人不予处罚,每起案件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刑事案件办理中,我们积极与检察机关对接,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今年以来,依法对近1200名犯罪嫌疑人采取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尽可能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和个人正常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海曙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将全方位、全领域铺开柔性执法,在尊重规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执法效率和效果,提升群众对执法的认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