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海相依共锦绣

——协作帮扶奔共富的镇海实践

镇海赴金阳专技人才党员小分队医教联手开展科普。
龙游县实验小学孩子们正在表演蹦床。(沈孙晖 摄)
“龙游飞鸡”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鸡。(沈孙晖 摄)

    

    

    

    

    

    撰文 沈孙晖 房晓暾 徐幼蕾  图片除署名外由镇海区发改局提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与衢州市龙游县、凉山州金阳县分别开展山海协作、东西部协作以来,镇海区不断把握新形势、谋划新举措、展现新作为,按照“争先进位”和“打造对口协作支援工作升级版”的要求,推动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山海知遇缘更深,共富相牵情更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协作帮扶工作指明了方向。”镇海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倾情投入“真金白银”“真心实意”,在协作中挖掘发展潜能,在破题中找到增量机遇,以镇海实践打造协作帮扶新样板,谱写共同富裕“山海情”。

    山海协作 “镇”情十载,海阔龙游

    日前,落户龙游经济开发区的新航特材新材料项目,在衢州市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签约。该项目总投资额7亿元,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产400万米高洁净度及超高洁净度不锈钢管的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11亿元。

    新航特材新材料项目的落地,是镇海龙游两地念好“山海经”、同走“共富路”结出的又一硕果。“镇”情十载,海阔龙游。两地开展山海协作10年来,实施“工业强县、富民强村、教育强基”三大工程建设,走出了一条造血帮扶、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

    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工业。早在2013年1月,龙游与镇海正式签约,共建山海协作产业园。多年来,在镇海资金和人才的双重帮扶下,产业园现已初具规模,并形成碳基纸基新材料、精密数控和轨道交通装备两大主导产业。

    镇海先后派出四批挂职干部,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产业服务,吸引大企业、好企业落户山海协作产业园。随着云墨碳谷新材料产业园、喜尔康智能家居制造基地、浙建机生产基地等优质大项目的落地、开工,龙游的新兴产业正集聚发展。

    山海协作镇海挂职干部赖建爱介绍,龙游-镇海山海协作产业园累计入园项目数69个,协议总投资额超400亿元,今年新引进项目7个、总投资额30.28亿元。

    借力“双城记”,做强“双飞地”。在镇海澥浦镇庙戴工业区,9幢高标准厂房拔地而起,这是龙游在镇海的“消薄飞地”——浦成小微企业科创产业园。该项目正在进行综合验收准备,并已完成园区运营、招商方案(初稿)的拟定。根据协议,浦城小微企业科创产业园每年返利给龙游,帮助当地111个薄弱村壮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已累计返利3002.4万元。同时,两地合作共建的位于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科创飞地”,已入驻企业4家。“我们将继续联合招引科创型企业、研发团队,发挥好‘科创飞地’作用。”赖建爱说。

    工业发展蹄疾步稳,乡村振兴步履铿锵。在山海协作赋能下,龙游的绿水青山间不断绘出一幅幅“富民图”。

    小南海镇龙西村村民吴金松今年认养的500只“龙游飞鸡”成功卖到镇海,增收7万元左右。这是镇海龙游两地组团帮扶当地农特产品的新模式:村里联络“飞鸡公司”打造共富基地,负责孵化小鸡、提供鸡苗、搭建鸡棚、安装监控,解决农户成本、技术等问题;销路方面,建立“认养单位+公司+村集体+农户”的销售模式,与镇海企业、公益组织共建,搭建“从农户到商户”一站式直通车。“龙游的‘飞鸡’宁波吃,通过‘共富飞鸡’模式,一方面推动衢货入甬,另一方面也助力强村富民,镇海爱心企业认养年均价值100万元的‘龙游飞鸡’产品,将带动全村低收入农户总增收近30万元、村集体增收10万元。”挂职该镇的镇海干部齐宏彪说。

    罗家乡席家村则探索“我有一方黄茶,长在龙游罗家”共富认养模式。村里将茶园分成多个认养区域,由企业出资认养,茶园收益10%返还给村集体、10%返给种茶农户。目前已有20余家镇海企业达成三年认养协议,带动罗家黄茶产值年均增加100余万元、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村集体年均增收10万元。

    借助山海协作,镇海、龙游教育联姻已走过七载光阴。2015年11月,镇海中学与龙游中学共建“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并打造“山海班”。镇中每年选派名师团队到龙中讲学,开展讲座和示范课,并与该校老师进行“师徒结对”,实现课堂教学两地同步;龙中“山海班”每年选送优秀学子赴镇中游学交流,与镇中学子同班共师、同堂共学、同考共析。

    “镇海教育资源的融入、教学学风的影响,让我们学校管理更加科学、教师教学更讲方法、学生学习更有质量。”龙游中学校长邱建军说,该校四届“山海班”毕业生已连创高考佳绩。

    体教协作,更让蹦床运动从“蹦床之乡”镇海“远嫁”龙游,并在当地“开枝散叶”。去年,两地在龙游县实验小学试点蹦床运动,并将全省首个山海协作大众蹦床体教融合共建项目落户该校。短短一年,蹦床运动已在龙游县实验小学开展得如火如荼,深受孩子们喜爱。“蹦床运动让我长高,教会我吃苦耐劳。我现在已经学会了跳高、跪弹等很多动作。”该校二年级学生向紫棽眼中满是对蹦床的热爱之情。

    挂职龙游县教育局的镇海干部徐鹏介绍,今年镇海投入援建资金近100万元,将蹦床运动共建点覆盖龙游所有可以承接的学校,并建成衢州首个蹦床馆,通过蹦床校际联盟、线上线下课堂交流、裁判员异地培训等保障,推动蹦床运动在龙游普及壮大,助力“双减”精准落地实施。

    截至目前,两地协作项目遍布龙游,累计到位资金超80亿元,投入援建资金3500多万元。去年,龙游入选我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缩小地区差距”首批试点和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生态工业样本县。

    

    

    东西部协作

    “金沙瑶池 阳光花城”跃然而出

    走进金阳县青花椒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精油提取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将新鲜采摘的青花椒分批投入生产线。经过初榨、初筛、水油残渣三相分离等工序,这些青花椒将变为浓稠的精油。

    金阳有“中国青花椒第一县”之称,青花椒种植面积超100万亩,但经济价值一直无法充分释放。与金阳结对开展东西部协作后,镇海已累计投入近1700万元用于当地青花椒产业帮扶。

    今年7月中旬,青花椒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其中,青花椒生产加工车间建起了干果精分选线、鲜果保鲜线、精油提取线等三条生产线。光精油提取线每年可加工青花椒原料约100万公斤,出产青花椒精油3.3万多升,而一桶5升装的精油市值就有3000元左右。“通过精深加工,进一步挖掘青花椒的附加值,提升产品的丰富性和多元化,让青花椒产业可持续发展。”镇海驻金阳帮扶工作队队长胡宗玮说。

    自去年与金阳开展协作帮扶以来,镇海坚持高位引领,凝聚对口协作支援合力,全力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为打造“金沙瑶池 阳光花城”的新金阳贡献雄镇力量。

    千里携手兴产业,变输血帮扶为造血发展,这是重中之重。但金阳“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除了帮助当地提升青花椒产业外,还有何潜力可挖掘?镇海给出了解法:因地制宜,立体化推进产业帮扶。

    在百草坡镇洛古村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草场上,一座现代畜牧示范产业园正如火如荼建设中。这是两地东西部协作的一个重点产业帮扶项目,也是金阳首个种牛智能化示范培育基地。据悉,畜牧养殖是金阳群众一项主要收入来源,但散养模式存在出栏率低、生长周期长、流通交易少等问题,而产业园建设正是对症下药之举。

    产业园将建3个现代化牛舍、1个隔离牛舍、2个有机肥处理存放棚、1个饲料贮藏搅拌加工房、1个配种产房及其他配套附属设施。金阳农投公司副总经理薛文彬介绍,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后可存栏500头牛,随着后几年扩建推进,预计可存栏2500头牛,形成智能化、规范化、规模化养殖,实现富民增收。

    在低海拔的对坪镇九道拐村,两地正合力打造热带精品水果示范产业园,扩种千亩脐橙,配套相关产业设施,为促进当地增收奠定产业基础,目前产业路已经开挖。

    去年,镇海共安排资金项目14个,已全部完工;今年,安排协作项目12个,目前已开工12个,其中完工11个,支付资金5600万元。

    扶志与扶智,教育当先行。镇海区技工学校、金阳县教体科局和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在该区技工学校组建“石化建安金阳班”,面向金阳县脱贫户、监测对象家庭的初三应届毕业生招生,专业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今年9月1日,首批23名金阳学子跨越2000公里,来到镇海开启全新的学习生活。

    据悉,金阳学子在校三年的学费、食宿费等基本生活费用全免,按照每个学生每学年2.5万元左右的标准,由镇海区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和学校、企业共同承担。学生完成学业后,经考评合格即可无缝衔接进入石化建安公司工作,实现“入校即入企、毕业即就业”。该培训项目被编入2022年全国东西部协作示范培训班的典型案例集。

    镇海还依托教育强区优势,全力打造教育帮扶“金名片”。该区先后援派10名教师至金阳各中小学校,参与教学和管理工作。截至目前,金阳也有59名学生通过东西部协作搭建的平台,来到镇海中学、镇海职教中心等学校就读。

    “我们在课程改革、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希望对金阳中学的教育改革之路提供有力的帮助。”与金阳中学开展深度协作的镇海中学副校长邬小波表示,希望通过团队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学校管理团队和教师力量,形成金阳中学新的办学特色,助力民族教育发展。

    劳务输出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最直接有效的举措之一。开展东西部协作以来,镇海在该区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多方位的保障服务,尽显人文关怀,打造“双语”特色车间就是其中之一。

    走进位于镇海的家联科技公司,生产厂区和职工生活区贴了彝语版规章制度和警示标语。处处可见的彝族文字和图案,透着企业对金阳彝族同胞的关心。为吸纳更多金阳劳动者来镇海就业,该区选择家联科技作为试点企业,建设彝汉文化共融的“双语”特色车间。目前,该企业员工中,彝族员工约占十分之一。

    为让金阳籍务工人员在镇海找到心仪岗位,该区人社部门累计开发爱心岗位逾9000个,根据务工人员学历和技能情况,进行人岗精准匹配,并对招用金阳籍务工人员的单位给予每人每年最高1万元的爱心岗位补贴;对于已招录的金阳员工,通过师徒结对、技能考级等让职工长足发展。两地结对一年多来,累计有502名金阳籍务工人员在镇海实现稳定就业,月薪普遍超过5000元。

    同时,镇海在全省率先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数字化改革,创新搭建“镇E惠”数字化平台,逐步实现招聘、面试、签约、政策兑现等业务线上通办,实时掌控企业用工动态,打造高层次劳务经济,争创省级标杆。

    在协作工作全面推进下,“金沙瑶池 阳光花城”正跃然而出。去年,镇金东西部协作年度考核为“好”,金阳被评为四川省十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市、区)。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