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拥有健全的身心,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

全城守护学生心灵“绿码”


奉化区锦屏中心小学学生展示自画像。(蒋炜宁 乌雯雯 摄)
海曙区协作片区的心理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蒋炜宁 叶维肖 摄)



海曙区古林镇布政小学的心理健康周体验活动大受学生欢迎。
(蒋炜宁 叶维肖 摄)

奉化二中高三学生通过雨伞彩绘活动来解压。
(蒋炜宁 乌雯雯 摄)

    

    

    

    

    

    

    记者 蒋炜宁 通讯员 叶维肖 

    

    不久前,一个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明显增加的话题,登上了某个知名平台的热搜榜。缺少同伴交流、没有户外活动、居家后返校不适应,这些都成为部分家长担忧的事。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去年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

    拥有健全的身心,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身体是否健康容易觉察,心理健康与否则常常被忽略。那么,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其中应该如何各司其职?怎样从根源上培植孩子的健康心理?记者就此走访了甬城多所学校,探寻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共同守护学生的心灵“绿码”。

    

    

    让心理课更有“心理味”

    

    

    不同于常规学科,心理课程以学生体验和分享为主。游戏玩乐是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参与活动体验并不难,但游戏后的分享环节却是一片寂静。怎样才能打开孩子的心扉?甬城各中小学不断探索创新,让心理课更有“心理味”。

    作为浙江省首批心理示范点学校之一,海曙区田莘耕中学除了开设常规心育课程外,重点经营好一年一度的校园心理剧大赛,此项赛事已经举办了6年。该校的资深心理教师告诉记者,心理剧选材基本来自学生的身边事,有家里添了弟弟妹妹的,也有竞选班长失利的……每年有近300名学生参与心理剧大赛,一部作品完成的同时,也是一个团体疗愈的过程。据介绍,该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剧本编导课,每班选出三四名学生学习编剧知识,从主题选定、剧本撰写、演员选择到导演编排,都由师生共同参与。该校开发的心理拓展性课程《青春剧变——走近校园心理剧》,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从起点出发,同一支队伍站在大圆环上,边走边滚动圆环向前进……海曙区古林镇布政小学心理健康周上的这一幕,让孩子们“嗨翻”了。今年的心理健康周,该校开设了合作品质训练营,三至五年级的学生集中开展团体类趣味运动大比拼。孩子们很期待这样的活动,训练营内个个精神抖擞、活力四射。在举办趣味活动的同时,该校心理教师也向学生普及心理学知识及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校方表示,希望心理健康周体验活动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升心理调适技能,缓解学业压力。

    在北仑区顾国和中学,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贯穿了学生们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每个学期。“新时代的生命教育,不再是狭义的生死维度,而是对生命健康、生命安全、生命责任、生命美感等提出新要求。它是一种以延展自然生命之长、拓展社会生命之宽、伸展精神生命之高为育人目标的教育。”该校党支部书记张林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强调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

    每逢开学季,各中学的心理教师都忙着给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及时关注学生心理测评信息,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干预,将可能因心理问题引发的风险降至最低。

    如果把心理档案比作学生心理健康的‘追踪器’,那么心理课程就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针”。记者了解到,心理课项目化教学的全面推广,让学生从一堆零散的心理知识中跳脱出来,在活动情境中深入探究,有体验亦有收获。

    

    配足高质量的心理教师

    

    

    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市学生成长指导中心主任杨娜接受采访时介绍,去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来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中小学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心理教师,同时加大心理教师培训力度。杨娜告诉记者,近5年来,我市引进心理相关专职教师100余名。所有学校至少配备了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目前全市有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219人。同时,督促各地各校按照1:1000(不足千人按千人计)的师生比来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全市教育系统已经建立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基础、兼职教师和班主任为辅助的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实现教师心理培训全覆盖,每个区(县、市)配备了专职心理教育教研员,各区域建立了“片区教研组”。

    由于每所学校的心理教师只有一两名,在现实中以“孤军奋战”的状态居多,他们无法像其他学科教师那样经常参与教研活动,很多工作得靠自己摸索前行。一名教龄7年的心理专职教师告诉记者,育心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期内看到具体成效。心理教师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陪学生玩游戏、找学生谈话这么简单。

    海曙区作出有益尝试,将辖区内所有学校划分为5个心理协作组,搭建心理互助驿站,形成辐射全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网络,开展教研交流、专业研讨、个案督导,各校心理教师在协作共同体模式中抱团成长。

    “自协作片心理工作实施以来,心理教师有了更多的归属感,朝同一个目标合力创新,使学校心育工作更扎实、更有效。”集士港镇中学的张老师告诉记者,成员们在研讨中发现,如今中小学生接纳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十分有限,开展受挫后自我调节、处理竞争压力下的焦虑相关教育大有必要。

    北仑区的心理教师编制了防疫、应考、复学、寒暑假收心等多个主题的心理调适指南,并推出家长成长学院系列微课百余节。与此同时,北仑区逐步完善心理教师师徒结对阶梯式培养机制。该区在心理健康教师技能大赛中增加了咨询模拟实践环节,旨在提升心理教师的实战能力。

    据悉,我市成立了“甬老师”团队,每个周末开展面询服务、个体辅导,以服务为基础,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同时,组织了面向小学、初中、高中的公益团辅课,聚焦亲子沟通、网络成瘾、手机依赖等家长和孩子相处中的难题开展讨论。

    

    

    多方合力协作“心育”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多方通力协作。

    去年8月,宁波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成立,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今年4月,宁波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生成长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将成长指导贯穿于青少年生命成长的全过程。该中心集结了全市的专家团队,通过一站式“团体服务”,聚焦青少年各学段成长的关键节点,在理想指引、学业指导、心理教育、生涯引导等方面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支持。

    另外,我市还成立了学生心理诊疗与研究中心,加强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医教协作,搭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专门开设中小学生心理诊疗“绿色通道”,确保有效干预。

    本月12日,奉化借助宁波市第一医院心理咨询力量,启动学生心理健康医教结合护航模式,先在锦溪书院、奉港中学试点,由一院每月选派医生到这两所学校提供师生心理咨询和科普。当天,奉化50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参加了首次集训。

    如何对超出学校辅导范围的学生进行转介和干预?我市开设的学生心理诊疗“绿色通道”,紧急情况下可安排当天接诊,其他情况保证两天内安排接诊。此外,相关医院积极指导学校规范开展学生心理危机筛查与干预,如突发中小学生校园心理危机时,专家开展现场评估,提供快速处置与善后处理建议。

    去年,海曙区与宁波市康宁医院联合成立了海曙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医教协作基地,为学校转介心理高危学生提供便利和保障。海曙区海创会、海曙区教育局、宁波市康宁医院还成立了该区青少年“心动力”援助基金,为学校需转介专业心理医疗机构且家庭困难的心理高危学生提供救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高发,很多来源于家庭教育的失衡。

    北仑区顾国和中学推出了生命教育家长课程,课程分为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大板块,从生命健康、生命安全、社会责任、社会情感力、积极心理、生命美感等方面入手,帮助家长提升家庭生命教育素养。该校还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家长个性化服务,家长可通过电话、钉钉、微信公众号后台等进行线上预约,校方提供“一对一”线下咨询服务或团体辅导。在该校,每名学生都会有一份包括身体和心理两大方面的个性化报告,为保证这份个性化报告的专业性,团队中配备了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还有来自家委会的一批医生家长。

    海曙区建立起区域特色家庭教育品牌“海贝计划”,面向不同群体,推出线上心理健康讲座,每场讲座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回放”,可以让近30万人次受益。其中线下回放点击率最高达77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