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党史·方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烈火中永生

——纪念蒋子瑛100周年诞辰

蒋子瑛

蒋子瑛、朱洪山、陈爱中烈士塑像

蒋子瑛烈士牺牲处

    

    

    

    

    

    

    撰文 胡国民 徐翎

    本版照片由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2022年12月25日,是蒋子瑛烈士100周年诞辰。为了更好弘扬革命烈士的精神品质,我们重新挖掘、整理了蒋子瑛从参加革命到壮烈牺牲的相关材料,以此纪念并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

    

    出身贫寒 孕育志向

    

    

    蒋子瑛出身于雇工家庭,家境贫寒。努力学习的他,在接受进步思想教育后,萌发出为劳苦大众呐喊的意识,树立起刚正不阿、改革时弊的雄心壮志。

    蒋子瑛(1922-1945),祖籍浙江温岭,1922年生于宁波慈溪县庄桥镇(现江北区庄桥街道)。

    蒋子瑛的父亲是一家豆腐作坊的雇工,家中仅靠其微薄的收入,在母亲的勤俭操持下过着贫苦生活。在苦难的童年,蒋子瑛目睹了社会不公、世态炎凉,从小就养成了坚韧不拔、勤奋好学的习惯。

    因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父亲省吃俭用送蒋子瑛去镇上的集成小学读书。这所学校是慈溪县第一个共产党支部成立处,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老师很多是党的地下工作者。蒋子瑛在这里接受知识的启蒙,在进步教师的影响下接受新思想,心里埋下了“刚正不阿、改革时弊”的种子。

    1936年夏,蒋子瑛高小毕业。此时,家中已无力再供他升学读书。经人介绍,15岁的蒋子瑛只身赴上海当学徒。彼时的上海,虽是“冒险者”和富人的天堂,但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生活依旧艰难。蒋子瑛到上海闸北的一家中药店做学徒,一面忍受着压迫和剥削,过着艰苦的学徒生活,一面对旧社会的种种积习深感愤忿却又无从宣泄。

    国难当头 投身革命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军侵占上海。蒋子瑛所在的药店被迫停业,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回到家乡,蒋子瑛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接触到许多共产党人,受到了马列主义思想的启迪。

    蒋子瑛和许多因战争失学、失业的青年人一样,从上海等城市回到了家乡庄桥。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规模侵略,当时的江北,从城区到乡村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蒋子瑛和这些回乡青年们一道,纷纷投入这场运动之中。

    1938年春,宁绍特委派人到慈溪建立党组织。同年5月,中共慈溪县工委在慈东洋墅(今江北庄桥)成立(翌年1月改为中共慈溪县委)。县工委建立后,积极在基层开展党的组织建设。1938年秋,县工委所在地慈东(庄桥)地区洋墅、上宅、旧宅等村首先建立起党支部,领导当地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蒋子瑛很快成长起来,一面投身革命工作,一面加强理论学习。这年冬,他由县工委组织委员金如山、党员邵立之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2月,中共庄桥支部建立,年仅18虚岁的蒋子瑛任党支部书记,在支委屠祖全、杨照诚等的密切配合下,领导了庄桥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开展了打击贪官、奸商的具体工作,尽力保护底层劳苦大众的利益。他们还以进步的失学失业青年为骨干,组成“庄桥战时青年服务团”(简称“战服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尽管面对复杂的斗争形势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但蒋子瑛始终把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知识素养放在重要位置,也使他在革命大潮中得以快速成长。写文章、谈问题精辟深刻,能文能武的他成为当时庄桥地区的骨干力量之一。

    为民保粮 舌战敌顽

    1939年,庄桥地区闹起粮荒。经过细致调查,蒋子瑛发现有官商勾结、哄抬粮价现象,及时采取正确的斗争方式,赢得粮价平稳,安抚了民心,也树立了共产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为更有力地开展庄桥地区革命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1939年宁波地区大旱,农作物严重减产,发生大饥荒。庄桥地区虽素有“粮仓”美誉,却也不能幸免闹起粮荒。一边,群众少粮缺粮,一边,奸商囤粮居奇、运粮资敌,全镇粮荒日益严重,人心惶惶。

    因无法在境内高价牟利,庄桥米商李涌丰依仗有警察所的庇护,企图把600余石(每石150斤)大米连夜偷运出庄桥,被党支部组织力量查扣。有了人证、物证,蒋子瑛连夜找到副镇长、共产党员邵慕云等人,周密商讨斗争策略。

    第二天上午,镇政府召开紧急镇务会议。下午,在庄桥薛将军庙召开镇民大会,当众处理奸商偷运大米资敌一事,到场群众5000余人。支部委员杨照诚现场揭露官商勾结、运米资敌、坑害人民、大发国难财的汉奸行为,提出扣下大米、没收济贫的主张。国民党慈溪县政府派来处理的民政科长褚保鑫却竭力为李涌丰开脱,会场内群情激愤,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为免遭不测,蒋子瑛同意让褚离开会场,继续考虑。此后,蒋子瑛一面派代表向当局请愿,一面继续拦阻偷运大米,并通过“战服团”在壁报上揭露国民党庄桥警察所长朱启桢勾结奸商、用过期护照放行大米走私的真相。

    要求惩办贪官的斗争持续了近一月。最后,当局慑于群众的强大舆论,被迫将朱启桢记大过,调离庄桥。走私米商被罚了款,拦下的大米全部平价卖给群众。粮荒暂时缓和后,蒋子瑛通过党支部发动党员和进步人士支持钟一棠(爱国名医)当选庄桥镇镇长,成立平粜委员会,向外筹募部分资金,使庄桥粮食平粜维持数年之久。

    武装斗争 勇敢沉着

    1942年7月,中共浙东区委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蒋子瑛领导慈东地区武装力量,与敌、伪、顽展开武装斗争,面对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勇敢沉着,该斗争坚决斗争,该利用就大胆利用,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局面。

    1941年4月19日,日本侵略军在镇海登陆,宁波、庄桥相继沦陷。庄桥一带先后撤走了一批身份暴露的干部,蒋子瑛的工作环境更加艰苦复杂。他改变工作方法,将庄桥一带党组织转入地下,采取单线联系。

    同月,中共宁属特派员王文祥指示蒋子瑛在慈东组建抗日武装,明确提出必须采取灰色隐蔽方式发展抗日武装。蒋子瑛和几个骨干商议后,决定请国民党慈溪县政工指导室干事、在慈东有一定声望的胡家骥出面,向慈溪县政府要求建立抗日武装,由胡家骥任大队长。此举很快得到了县政府的批准。蒋子瑛陆续把一些党员输送到游击队。短短时间内,慈东游击队(为不暴露部队面目,后又定名为慈溪县庄桥区战时工作大队)成为一支比较有纪律、有战斗力的部队。

    他的发展壮大也引起国民党地方部队的恐慌与不安。7月初,国民党镇海县警察大队第三中队姚华康部来偷袭,被击溃。不久,国民党庄桥区长、慈溪国民兵团第十三中队长杨峰部队窜入慈东,妄图并吞工作大队,又遭有力反击。9月,日军和国民党地方部队加紧了对庄桥战时工作大队的进攻,大队处境十分艰难。为保存这支新生的武装力量,在王文祥的领导下,蒋子瑛与部队骨干一起,把武器集中装入棺材,用伪装运柩出丧的办法,从水路运往镇海江南王贺乡。

    1942年7月,中共浙东区委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将镇海县的甬江以北、慈溪县的姚江以北地区组成慈镇县,建立县工委。慈镇县工委派蒋子瑛负责通讯联络和敌情工作。他利用父亲生前的社会关系,在庄桥镇成新桥下开了一爿烟纸杂货店,作为党的联络点。以经营烟纸店为掩护,蒋子瑛踏遍慈镇的山南山北,往返于宁波、镇北之间,为上级党组织提供敌情,传递指示。

    同年9月,浙东区党委和三北地委作出开辟慈东、慈西新区的指示。同月,慈东办事处、慈东区委先后成立,蒋子瑛任慈东区委书记。同年11月,驻慈东的国民党慈溪县特务大队大队长宋清云乘三北游击司令部集结主力于姚北准备自卫反击战之机,率部对慈东办事处进行突袭,抓走税务、民运工作干部多人,并杀害税卡副主任张宝善。办事处被迫撤出慈东,慈东区委也停止活动。

    慈东区位于宁波、慈城之间,是三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43年3月,浙东抗日武装力量重新开辟了慈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中共慈东(庄桥)区委,蒋子瑛任区委宣传委员,后任区委书记兼区常备队指导员。他经常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组织农会、妇女会、雇工会、自卫队(民兵),实行减租减息、保障雇工实际工资不下降(工资由纸币改为稻谷折实)。这些工作,为巩固、发展慈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奉命留守 坚持斗争

    1945年9月,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蒋子瑛受命于危难之时,奉命坚持隐蔽斗争。面对恶劣的环境与白色恐怖,他积极开展革命工作。

    1944年夏,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失利。为挽救失败的命运,日军在中国占领区加紧各项工事。敌伪活动非常猖獗,党员、基层干部和群众接连遭到摧残,慈东地区又处于白色恐怖之中。

    1945年春节刚过,冒着刺骨寒风,蒋子瑛带领区武工队,穿插于各乡镇,指导乡镇党支部和武工小组活动,同时做好上层人士统战工作,向各乡保长开展“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的形势教育,及“中国人民大团结”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要求他们在经济上对敌伪实行封锁,保证完成抗日军民的财粮供应任务。

    庄桥镇据点的伪军,平时横行乡里,搜刮民脂,无恶不作,庄桥人民恨之入骨。2月的一天凌晨,蒋子瑛率领武工队向第一个打击目标——驻有伪军的庄桥镇敌堡发起突击。在当地党支部的配合下,人枪全部收缴。撤离时,武工队一把火烧毁了敌人碉堡。周围其他据点的敌人,一时情况不明,吓得丧魂落魄。区武工队首战告捷后,各乡镇武工小组四面开花。经过蒋子瑛和同志们半年时间的艰苦奋斗,慈东(庄桥)地区的抗日活动出现了新的转机。

    1945年夏,党组织决定送蒋子瑛去四明山梁弄浙东区党委党校学习。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参加党校学习的同志,在区党委的直接领导下,组成临时工作队,跟主力部队赴四明山、三北等地的敌伪据点受降。蒋子瑛被分配在鄞西、鄞姚等地执行这项任务。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9月底至10月初,浙东游击纵队和地方党政干部奉命北撤,仅留下极少数同志坚持斗争。蒋子瑛服从党的决定,留下来担任中共慈镇县特派员。

    身陷火海 壮烈牺牲

    1945年10月22日,由于叛徒告密,蒋子瑛与其他武工队队员在洋墅大袁陈被包围,身陷火海,壮烈牺牲。

    主力部队北撤后,浙东地区形势剧变,留下来坚持斗争的任务非常艰巨。蒋子瑛秘密上四明山,找到四明山地区特派员刘清扬,接上了组织关系,并按上级党组织指示,带着精悍的武工队于10月20日从四明山秘密渡过姚江,返回慈东(庄桥)地区开展活动。

    22日深夜,蒋子瑛等行至洋墅大袁陈村宿营。因敌保长王兴宝告密,第二天上午,国民党顽军何九峰部队的一个大队兵力包围了宿营大屋。面对重重围困,蒋子瑛毫无惧色,沉着机智地命令大家迅速做好战斗准备,并立即将党内文件全部烧毁。

    蒋子瑛率领武工队奋勇反击,准备突围。敌人疯狂地用手榴弹、步枪、机关枪齐攻大屋,战斗十分激烈。敌人不知蒋子瑛究竟带了多少兵力和武器,打了数小时,不敢冲进大门。顽军头目何九峰恶念横生,命令匪军将房子周围堆拢稻草,浇上火油焚屋。蒋子瑛等奋勇抗击,誓死不降,最后,除陆林法突出重围、裘维新因事外出未归外,蒋子瑛和范祥飞、袁均法、林舜琴全部壮烈牺牲。

    树碑立传 缅怀英雄

    1951年春节,宁波行政专署敬授“中华好儿女”光荣匾,在蒋子瑛的家乡庄桥兴建烈士纪念碑。

    蒋子瑛牺牲时年仅23岁,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

    全国解放后,为表达对烈士的崇敬和怀念,宁波专员公署派慰问队慰问烈士亲属,并敬送了写着“中华好儿女”的光荣匾。当地政府在蒋子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镇海河头乡修建了烈士墓,在他的故乡庄桥镇兴建了烈士纪念碑。

    朱虎是蒋子瑛在抗战期间参加庄桥常备队时出生入死的战友。他离休回到家乡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蒋子瑛位于河头乡的坟墓前祭扫。同为常备队战友、现居沈阳第十六干休所的离休干部王皆康,看到《浩气长存》一书中关于蒋子瑛烈士的名字与事迹时,感动万分,对其子女说,“我们一起战斗过,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蒋子瑛祖籍温岭的乡亲也为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解放后,温岭地区专门派人到江北收集整理他的英雄事迹。

    牺牲有时,怀念无限。蒋子瑛烈士的革命精神永远被后人所敬仰。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